马王堆艺术欣赏
马王堆出土丝织物与衣物
•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 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 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 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 纱襌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 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 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 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 •
发现和发掘马王堆汉墓的过程 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 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 焰…… 湖南省会长沙市的东郊有两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马王堆 汉墓出土文物图集(19张)做“马鞍堆”,后来讹传为“马王堆”。据一本地方志记载, 马王堆是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家族墓地。 被点燃的那神秘的蓝色火焰让人感到恐惧 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人们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 在湖南土话里把这样的墓叫火坑墓。 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神秘的墓葬进行了 科学挖掘,显示出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属于大型的古代墓葬。 正 当人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工作时,发现了一个圆形的盗洞,笔直地朝着墓葬的下方插去, 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盗洞终于消失了。就在这时,人们挖到了一种粘糊糊的泥土,它 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来保护墓葬,据说具有很好的封闭性。这时,在发掘工地上, 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绿色的树叶,周围的人不敢相信这是古时候的树叶。在随 后的发掘中,人们又在填土中陆续发现了翠绿的树枝和黄绿色的竹筐,一切都那么不可 思议。 这是一个方形的墓,深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像漏斗的模样,墓坑的 底部摆放着4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如此罕见的巨大椁室让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感到 惊讶。
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千年女尸复原 图片
(利苍的妻子辛 追),尸体长154 厘米,外形完整, 全身润泽柔软,部 分毛发尚存,部分 关节可以弯动,许 多软组织比较丰满, 柔润而有弹性。古 尸内脏器官保持了 完整的外形,相对 位置基本正常。这
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 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 尸!
• 二号墓发掘现场
马王堆艺术欣赏
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 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 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 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 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 神奇与辉煌。
目录
• • • • 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 墓主人的历史背景 发现和发掘马王堆汉墓的过程 (一 二 三号墓介绍) 出土文物 漆器 气功图 帛画 马王堆出土丝织物与衣物 帛书和医简 女仕俑及彩绘木俑
• 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 号。发掘了二号墓。由于该墓历史 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 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 百余件文物。但该墓葬中出土的 “利苍”、“长沙丞相”、“軑侯 之印”三颗印章,使墓主人身份, 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 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 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 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时间早于 一号墓。
•
•
马王堆汉墓外景照
• 墓主人的历史背景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 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 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 唐二姬的“双女”。 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 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973年出版 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 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 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 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 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 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 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
当 年 马 王 堆 汉 墓 发 掘 现 场
一号墓发掘现场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 西宽17.8,从封土算有20.5米 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 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 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 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 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 十分完整的女尸.后来由二号 墓被证实一号墓的女尸身份为 軑侯利苍之妻辛追。 一号墓发掘现场同时出土漆木 器、纺织品、帛画、竹简等珍 贵文物1000多件
• 古墓中还发掘出了一座“地下图书馆”——总计28种,共20余 万字的帛书、竹简。 这座“地下图书馆”,内容涉及战国 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 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 “地下图书馆” 中发现的甲、乙本《老子》,为我们现在所见最古的版本;发 现的《五星占》,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书;发现的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医书。这些内容, 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文本形态也为研究汉代书法 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 这个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文化宝藏,一经面世,就在国际学术 领域引起轰动。时至今日,35年过去,围绕其中内容,学术界 共发表著作264部、论文近4000篇。
《轪侯妻墓T形帛画》
• 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为西汉长沙相 第一代轪侯利巷妻之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绢类画 迹。作品以祈颂墓主人飞升为主题。这件帛画也叫非 衣,或“T”字型,画面内容依T字型的横幅和竖幅 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作品以写实的技 艺表现出当时的生活,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瑰丽的 想象。 这幅“T形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 下宽47、7厘米。主要色彩为朱、黄、黑、白等色, 人物、景物用墨线细描,并加上彩色 • 帛画内容丰富复杂,构图繁复巧妙,线条健挺流畅, 形象刻画细腻,表现技法纯熟,代表了世界帛画艺术 高峰时期的最高水平。
帛画属于古代丧葬礼俗中的 铭旌,用以“引魂升天”。一九 七二年,在举世瞩目的马王堆汉 墓发掘中,一号墓和三号墓分别 出土了两幅珍贵帛画。其中,一 号墓出土帛画长二点零五米、 上端宽零点九二米;三号墓出土 帛画长二点三三米、上端宽一 点四三米,为中国最大的出土 古帛画。这两件文物不仅制作 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 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话与现实、 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 烂场景为构图,极具文化内涵,
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 丝履,面盖酱色锦帕,并且用丝带将两臂 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 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 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 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变成棕黄色)。关 于这种液体到底是不是防腐剂,由何而来 有不同的说明。考古学家发现其中有乙醇 等酸性液体,怀疑用了酒精,可能当时确 实有防腐剂,也可能是在尸体出殡时盛放 冰块,或用香汤沐浴,擦拭身体,而留下 的。尸体重量却比原先轻了一半,于是有 人认为这是尸体自身的水分。但此种发现 经过考证并不可能,因为那些棺液总共 80斤,而尸体也只有80斤。不可能释放 等同身体重量的尸水。 关于这些液 体的真实来源,仍旧是未解之谜。
•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 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 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 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 袍及裙、袜、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 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 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 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 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 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 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 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 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 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 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 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 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 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 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 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 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
漆器之美
• 这里展出着墓中出土的 许多光亮如新的漆器 现代科技条件下制作的 一样精美 此可见汉代漆器业的制 造水平之高。
• •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 新, 马王堆汉墓的彩绘漆棺 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 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 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号墓出土 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 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 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 多方面。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 12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 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 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 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 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 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
三号墓发掘现场:
•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 19日——12月13日发掘 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 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 帛书帛画、简牍、漆木 器、纺织品等一千多件 文物。遗憾的是,该墓 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 一具骨架。经鉴定,墓 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 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 男性。
(文物)铁刃木锸 •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 如此完整的铁口木臿是 十分少见的。木臿全长 139.5厘米,重1400克。 铁口呈凹字形,经鉴定 为人工铸铁。臿柄和臿 面是用一整块化香树料 制成。木柄是选用木材 的中心部分加工成圆柱 形,很显然心材比边材 更结实耐用。臿面窄长, 十分适合切挖膏泥、河 泥等板实的粘土
云纹漆鼎
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模仿动物进行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器械运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