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学_中央财经大学_8 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8.7.1) 7.7PPT

国际金融学_中央财经大学_8 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8.7.1) 7.7PPT

国际金融学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果非常好。

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一旦汇率浮动,货币政策就具备了完全的独立性,国际收支均衡总是可以通过汇率变化来实现。

货币政策效果与资本流动程度有关。

⏹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OYISBPii*Y E0 E 0图7-18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LM 0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货币供给上升使得货币供大于求,利率水平下降到A 点水平;利率下降提高消费和投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上升到A 点水平。

因此经济沿着IS 曲线从E 0上升到AA 点国际收支存在逆差,特别是利率低于i*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利率弹性无限大)→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本币贬值,使得IS 曲线右移, IS → IS’LM 1AIS’Y E1E 1☐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上述IS 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本国利率再次与国外利率相等,资本不再继续流出,国际收支恢复均衡为止。

经济达到新的均衡E 1 :利率不变,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资本完全流动引起了本币贬值,由此带来的支出转换效应带来更多需求,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利率比A 高,投资更低,但消费更高(收入效应)、出口更高(收入和汇率支出转换效应)OYISBPii*Y E0 E 0图7-18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LM 0LM 1AIS’Y E1E 1☐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小结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完全有效,且比封闭条件更好。

原因在于:货币供给完全变成了外生变量,受货币政策控制。

开放条件下,资本完全流动引起了本币贬值,由此带来的支出转换效应带来更多需求,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不过,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利率比A高,投资更低,但消费更高(收入效应)、出口更高(收入和汇率支出转换效应)O YE YISiE0图7-19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不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向右移动: LM→ LM1货币供给上升使得货币供大于求,利率水平下降到A点水平;利率下降提高消费和投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上升到A点水平。

因此经济沿着IS曲线从E0上升到ABPLM0LM1A 短期:由于资本完全不流动,利率下降不会产生本国资本外流。

A点国际收支逆差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无需被动的紧缩货币政策。

均衡点为A点: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利率下降,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相同)☐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OYISiY E0 E 0图7-19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不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BP LM 0LM 1AIS’BP’Y E1E 1长期:收入上升和利率下降,使得进口需求上升,从而经常账户出现逆差,产生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本币贬值。

本币贬值使得出口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减少,国内收入提高,推动IS 曲线向右移(IS 1→IS’1);同时,BP 曲线右移(BP → BP’)。

上述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经济重新实现均衡。

E 1为扩张政策实施后的新均衡点:利率更高,产出更高.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扩张财政政策在长期更有效!因为,开放条件下,本币贬值促进了净出口,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小结需要说明的是:资本完全不流动时,国际收支的变动相对比较缓慢,长期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效。

短期内,扩张货币政策带来的收入上升和利率下降,不会立即增加进口,因为存在各种进口黏性,因此短期内国际收支不会立即出现赤字,汇率贬值不会立即实现。

长期中,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带来本币贬值,增加出口需求,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所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更有效。

OYISiY E0E 0BPLM 0LM 1A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利率下降,收入增加,组合移动到A 点由于资本存在较高流动性,利率下降短期内本国资本大规模流出,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IS 曲线和BP 曲线右移,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经济达到新均衡E 1 :利率变化,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本币贬值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流动程度越高,BP 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图7-20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流动程度较高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IS’BP’Y E1E 1☐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上述IS和BP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经济达到新均衡E1:利率变化,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A点)相比,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较高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资本流动带来本币贬值,通过支出转换效应扩大了货币政策效应与资本完全流动情况相比(7-18),扩张货币政策效果低一些。

因为货币政策带来的相同的利率下降,资本流出规模小于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资本流出规模,因而本币贬值幅度更小。

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本币贬值幅度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OYISiY E0E 0BP LM 0LM 1A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利率下降,收入增加,组合移动到A 点由于资本流动性低,利率下降短期内本国资本流出规模小,收入上升提高进口,产生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IS 曲线和BP 曲线右移,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经济达到新均衡E 1 :利率变化,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本币贬值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流动程度越低,BP 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差。

图7-21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流动程度较低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IS’Y E1E 1BP ☐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上述LM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经济达到新均衡E1:利率变化,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A点)相比,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较低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收入提高引起贸易逆差,本币贬值产生支出转换效应,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与资本完全流动情况相比(7-18),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小。

因为货币政策带来的相同的利率下降,资本流出规模小于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资本流出规模,因而本币贬值幅度更小。

资本流动程度越低,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本币贬值幅度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度下,不同资本流动程度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均有效,效果大小与资本流动程度有关。

资本完全流动:效果最明显资本不完全流动:货币政策效果随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而提高资本完全流动程度越高(对利率敏感程度越高),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资本完全流动程度越低(对利率敏感程度越低):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的根源●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降低,国内需求上升,产出和收入上升。

●利率下降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在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存在差异,国际收支失衡状况不同,进而影响汇率变化(本币贬值程度)。

●收入上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均在长期发挥作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国际收支均衡●①收入上升导致进口增加,CA减少(长期效果,因贸易调整速度慢)●②利率下降,资本流出,KA减少(短期即可发挥影响)●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②的效果大小不同,进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国际收支的净影响程度不同资本流动扩张货币对国际收支影响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进出口变化刺激效应1资本完全流动②充分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完全被扩大2资本流动程度高②较好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较大程度被扩大3资本流动程度低②部分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较小程度被扩大4资本完全不流动②=0,仅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更小程度被扩大⏹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的根源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货币政策带来本币贬值幅度不同,从而对消费出口投资的刺激程度不同,最终影响扩张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果。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利率产出效果1资本完全流动浮动不变增加完全有效,比封闭条件好2资本流动程度高浮动提高增加有效,比封闭条件好,比1差3资本流动程度低浮动提高增加有效比封闭条件好,比1和2差4资本完全不流动浮动提高增加有效比封闭条件好,比1、2、3差⏹资本完全流动情形⏹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差异原因:不可能三角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独立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差异原因:是否引起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不变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汇率制度 宏观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无效 有效 财政政策有效无效⏹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形⏹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差异原因:是否引起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无法产生支出转换效应,国际收支均衡引起被动的货币政策调整,抵消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改变贸易头寸,同时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及产出提高。

固定汇率制度下,在短期,因为贸易调整较慢,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均有一定效果,可以刺激经济,但国际收支无法维持均衡,出现贸易逆差。

长期逆差会被被动的货币政策消除,国际收支实现均衡,宏观政策效果被抵消。

汇率制度 宏观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无效 有效 财政政策无效有效☐案例分析泰国在1990年代初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完全放开。

当其面临国内经济紧缩,国际收支逆差,汇率存在贬值压力时,当局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冲泰铢贬值压力。

试应用IS-LM-BP曲线分析框架分析其政策效果。

如果当时泰铢汇率是浮动的,又会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