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常用的问卷分发方式
(完整)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常用的问卷分发方式
• 敢于承认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有可能影响调查结 果。
• 同时,要准确地指出误差是如何出现的,这是真实 评价研究,诚实判断其价值所必要的。
• 对于回收的问卷进行认真的审核,对问卷的数据处 理,必须建立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上。
问卷调查实施 注意事项
1 .调查对象数量的控制 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 .空白答案的处理 4 .问卷调查的常见问题
1. 调查对象数量的控制
对于问卷调查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1) 问卷的回收率,即发出问卷后,经被调查者填答 并能被研究者收回的问卷比率,回收率的大小与问 卷的发放方式与问卷设计质量有关。
可控制选择更加集 中
较窄
无控制选择、分散 很宽
易受研究者影响 难以控制和判断
100% 很高 很短 高
不确定 一般 较短 很低
3. 空白问卷的处理
若大量的题项未回答(如占总题项的25%),这样 的问卷只能作为废卷处理。
若只有少部分题项是空白(如10%以内),研究者 就必须决定如何处理这些问卷。
处理空白问卷的最好方法是将该份问卷剔除,这样 可以增加效度,尤其当样本规模很大时。
问卷回收率(R) = 实际回收的问卷数/发出的问卷 总数
(2) 问卷的有效率,凡未作回答或不按照要求填答, 都属于无效回答。
问卷有效率(K)= (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无效回答 数)/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
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一般都不可能达到100%, 因此选择调查对象时,其数目应多于根据抽样要求的研究 对象,即:
房地产调查问卷设计注意的问题
•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问题:
– 消费者对户型、面积的要求 – 项目价格策略 – 产品属性 – 物业管理 – 媒体组合策略、广告宣传的诉求点
房地产调查问卷设计注意的问题
• 注意价格调研的有效性:
–问卷中,关于房价的调查很多是无效的
• 选最便宜的价格 • 出于保护自己隐私的目的 • 消费者购买贵重品和消耗品的心理差异
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常用的问卷分发方式
(1)专门递送式
研究者派专人将问卷送到选定的调查对象,待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专 人收回问卷。
(2)集中填答式
研究者亲自到被调查对象的单位,将调查对象集中起来,由研究者向被调 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填答问卷的方法,被调查者即时填答,然后由研 究者把问卷收集起来。
(3)网络投递式
研究者把调查问卷发布到网站上。
3种方法各有利弊,为了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一项研究中可以结合多种 方法。
3种问卷分发方式的比较
特点 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 影响回答因素
回收率 有效率 回收时间
费用
专门投递
有控制选择 但过于集中
较窄
易受相互询问 的影响 90%
较高
较短
较低
集中填答
网络投递
1
……
5
“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
• 在设计等级选项时,应在每页的第一行明 确每个选项的含义
• 用打底色的方式作为提示,如奇数项目用 白底,而偶数项目用浅灰为底色,这样也 能有效地防止填答错行
以人为本的问卷设计和呈现方式
• (三)在调查实施过程中控制无关变量
– 实施程序要进行标准化。 – 营造良好的氛围。
4. 问卷调查的常见问题:
被调查者仔细考虑后对问题的回答,有可能并不是 他的真实想法;
被调查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对研究的结果有一 定的影响;
被调查者不愿意透露某些敏感问题的真实想法;
回收率太低,以至于影响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
志愿接受调查的人不同于一般随机抽样中的被调查 者,他们有表达和影响别人的欲望,故其会对结构造 成一定的偏差或误差。
• 为避免问卷调查常见的问题,常采取的措施:
1.尽量争取回答者的支持与协助,并降低心中的顾虑; 2.向回答者确保其回答将被保密,不会泄漏给外人; 3.避免以欺骗的方式获得信息,以免造成回答者的不信任。
• Leedy和Ormrod提出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发放时间,使回答者有时间填答;问卷简洁、清 晰,用词礼貌,给回答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随问卷送上一份小礼品; 3.考虑回答者的需要,反馈调查结论的摘要。
以人为本的问卷设计和呈现方式
• (一)应使人愿意参加调查 • 1.使被研究者感到有所收益。 • 2.消除被研究者的顾虑。 • 3.减少被调查者付出的代价。 • 4.要使人愿意参加调查。 • 5.选择适当的调查时间、场合和实施方式。 • 6.提高被调查者的参与感。
以人为本的问卷设计和呈现方式
• (二)问卷应使人便于回答
n=n0/(R×K)
其中,n0 为通过抽样确定的研究对象数,R为预测问卷回 收率,K为预测问卷有效率。
例如:假定通过抽样确定研究对象有n0 = 100人,邮递问 卷回收率一般在30%-60%,取R=50%,预计问卷有效率可 达K = 85%,则应发出问卷数
n=100÷(50%×85%)≈23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