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未分化关节炎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未分化关节炎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未分化关节炎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风湿病科、免疫科、感染疾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适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
未分化关节炎是指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无其他已知疾病诊断,不考虑病程长短的一类疾病。

中医无未分化关节炎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痹证”范畴。

3 临床诊断
3.1 西医诊断
参照2007 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关于未分化关节炎诊治的12项建议。

3.1.1 病史
本病患者大都有关节炎,同时除外类风湿关节炎等诊断明确的风湿类疾病。

3.1.2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关节炎的特点是一定存在关节肿胀,伴疼痛或晨僵。

3.1.3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指标: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急性期可有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或正常;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一般为阴性。

3.1.4 放射学检查
本病患者关节炎发作时可作关节超声或核磁检查,以明确其关节滑膜的变化情况。

3.2 中医诊断
3.2.1 中医病名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数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等疼痛、重浊、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以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3.2.2 中医证候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中医证候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得到的临床信息进行辨证,并将中医辨证体系中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8]、《中医内科学》[6]、《中西医结合内科学》[7]、《实用中医风湿病学》[9],最后通过专家共识法制订,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风湿痹阻证:关节肿胀、疼痛,痛处游走不定,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或口渴不欲饮,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晨僵,屈伸不利,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或面色晦暗,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气血两虚证:关节肿痛,或肢体麻木,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肝肾不足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腰膝酸软,或潮热、盗汗,或关节发凉,或畏寒喜暖,舌淡红,苔白薄,脉沉弱或细弱。

3.3 鉴别诊断
未分化关节炎需同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和结缔组织病等疾病的关节炎相鉴别。

4 临床治疗与推荐建议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本指南的辨证论治是指对未分化关节炎患者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病史、症状、舌脉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并根据证候拟定治疗方法。

本病辨证准确,治法对证,选方切合病机,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1 辨证论治
4.1.1风湿痹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方剂:羌活胜湿汤加减。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防风、桑枝、川芎、秦艽、威灵仙、青风藤等。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2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方剂:宣痹汤(出自《温病条辨》)合三妙散(出自《医学正传》)加减。

药物组成:防己,生薏苡仁,萆薢,桑枝,防风,秦艽,牛膝,羌活,忍冬藤,黄柏,甘草。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3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合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加减。

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白芍,麻黄、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苡仁,羌活,防己,生甘草。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4 痰瘀痹阻证
治法:活血行瘀,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双合汤(出自《万病回春》)加减。

桃仁、红花、生地、川芎、当归、鸡血藤、陈皮、半夏、防风、白芥子、僵蚕。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5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祛邪。

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桂枝、熟地黄、当归、白术、羌活、独活、秦艽、鸡血藤、生姜、大枣、炙甘草等。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1.6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舒筋止痛。

方剂: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药物组成:独活、防风、秦艽、茯苓、当归、熟地黄、白芍、杜仲、牛膝、桑寄生等。

偏阳虚者,加肉桂、党参、菟丝子、肉苁蓉等;偏阴虚者,加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等。

(推荐强度:弱推荐,证据级别:V级)
4.2 对症治疗
4.2.1中药静脉输液
根据病情选择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调节免疫作用等(如血必净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氯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