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期末复习1、资料收集以后,还必须将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和归类。
以下哪项不属于资料整理范围B.缩小范围2、观察法的使用应符合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A.灵活性3、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中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客观论的知识观4、微观上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应该是C.问题的产生-主题的确定-小组的组建-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开展-成果的总结-展示与交流-评价与反思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D.以上说法都不对我的答案:D6、()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性课程资源A.图书资料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D.学科能力8、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通过操纵一中变量(之一种可变的情况或因素),观察另一种变量的变化,从而发现或验证变量间( )的一种研究方法。
B.因果关系9、下列哪项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C.自主性10、教师在评价的管理中要注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评价态度的客观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不具有哪个特点A.学生自主性12、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D.系统性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不是()C.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量评价方法不包括()A.访谈法15、以下哪项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目标取向A.综合性目标取向16、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包括()A.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17、从宏观上来讲,完整的研究性学习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D.成果展示阶段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不包括()C.学校资源19、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特点不包括()D.安全性20、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这两种课程有相同的开发途径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17、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时,应坚持公平性、激励性和()的原则。
发展性1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评价、()和学校评价。
教师评价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取向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并重,()四个基本特点。
三维目标的整合个性与团队意识的兼容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应突出服务性、()和制度化的原则。
激励性23、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2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包括资源的调查与统计、资源的分析和()。
资源的规划与建设3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管理指的是学校对()的教师进行的管理以及教师的()。
承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任务自我管理3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以()为中心,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基础,实现学生的()。
学生的探究活动主动和全面发展17、学生层面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等。
学生课题规划与管理制度18、对学校评价的要求有注重评价的整体性、(),注重对学校领导在课程认识上的考察关注课程实施的常态化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特点有全面性,(),多元性和多样化。
过程性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两种类型。
定量评价17、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档案()制度、学校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建设与管理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管理指的是,()如何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进行管理以及学生的()学校和教师自我管理1.访谈法标准答案:访谈法就是通过研究者(访谈者)与研究对象(被访谈者)的直接交流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2.表现性评价标准答案: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对学生进行的评价。
3.观察法标准答案: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或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教育现象或行为等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4.档案袋评价标准答案: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5.实物资料标准答案:指与研究活动主体相关的具体物品,如古字画作品、工艺品、建筑等等。
6.文本参照模式标准答案:即师生参照市面上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文本”(各种资源包及活动指南、手册)加以实施。
7.综合实践活动文本标准答案: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设计开发的直接用于辅助活动完成的图文资料。
8.过程性评价标准答案:是指在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进行的评价9.问卷调查标准答案:问卷调查--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10.课程资源标准答案: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1.自主开发模式标准答案:即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12.课程目标标准答案:简单地说,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做出的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3.标准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3年级至高中)的必修课程。
14.协商式评价标准答案:指围绕目标,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与不同的活动主题的特点,由教师、家长、学生、学校及社会人士等共同协商进行的评价。
15.调查法标准答案:调查研究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不加干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
16.结果性评价标准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自发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标准答案:02.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
标准答案:13.社会调查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调查研究。
标准答案:0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只具有服务性的特点。
标准答案:0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为社区成员进行的生活、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集体参加社区和地方的各种公益劳动、义务活动等等。
标准答案:16.组织学生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是以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
标准答案:07.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18.与学科课的评价相比,活动课的评价具有主体多样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18.组织学生开办学生用品商店可以成为社会实践的主题。
标准答案:19.人与自我的关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领域,包括学生对自我个性特点、个人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的认识和理解,不包括对自我权利义务的认识。
标准答案:010.教师业绩评定就是对其课程指导成效的评价。
标准答案:011.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大体分为四种类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类类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及社会参与性的学习活动。
标准答案:1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设限。
标准答案:01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
标准答案:114.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标准答案:115.从宏观上讲,完整的研究性学习分为实施阶段及总结阶段。
标准答案:016.师生参照市面上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文本”(各种资源包及活动指南、手册)加以实施的文本开发模式称为文本参照模式。
标准答案:117.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
标准答案:018.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围绕身边的各种活动展开。
标准答案:019.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只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不关注书本知识。
标准答案:020.专兼职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置方式最好。
标准答案:021.学段目标就是教学目标。
标准答案:0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校本课程。
标准答案:12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设限。
标准答案:024.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标准答案:12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辅助。
标准答案:0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不需要教师指导。
标准答案:027.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128.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
标准答案:129.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而不关注结果。
标准答案:0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标准答案:教师2.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
标准答案:自我与他人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指,学生在()的带领下为社区成员进行的生活、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集体参加社区和地方的各种公益劳动、义务活动等等。
标准答案:教师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具有服务性和()的特点。
标准答案:体验性5.与学科课的评价相比,活动课的评价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标准答案:评价主体6.人与自我的关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领域,包括学生对()、个人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权利义务等的认识和理解。
标准答案:自我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权利与义务7.()是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核心。
标准答案:环境问题8.教师业绩评定包括对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的考察,和对其()成效的评价。
答案:指导9.教师业绩评定包括对其()、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的考察,和对其指导成效的评价。
答案:知识水平10.教师业绩评定包括对其知识水平、()和工作态度的考察,和对其指导成效的评价。
答案:能力水平11.教师业绩评定包括对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的考察,和对其指导成效的评价。
答案:工作态度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评价包括校际互评、校内自评和()标准答案:跨校评价13.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各地普遍采用了“文本参照”及()操作模式。
答案:自主开发14.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各地普遍采用了()及自主开发操作模式。
标准答案:“文本参照”15.主客统一的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主观经验的生产和个人的建构过程,知识是()的结合,知识的理解和获取打上了学习者个人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