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破坏痕迹

玻璃破坏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放 射状裂纹端部没有裂透 的那一面是受力面。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当打击力集中,有时使该点非 受力面玻璃碎屑剥离,形成凹贝 纹状痕迹的一面为非受力面









火灾前被打破的玻璃,其 断面上往往有烟熏; 火灾后打破的玻璃,其断 面往往比较清洁或烟尘少。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玻璃破坏时两块落地碎片 叠压在一起, 如果下面一块玻璃重叠部 分的上面没有烟熏,其它 部分有烟熏,说明是火灾 前被打破的; 如果下面一块上面重叠和 非重叠部分都有烟熏,则 是起火后打破的。

2.根据玻璃受热后遇水产生的裂纹判断



3.根据玻璃的硬度变化判断

玻璃受热到某一温度后,经冷却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其维氏硬度发现:根据玻 璃的硬度变化判断玻璃受热到某一温度后,经冷却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其维氏 硬度发现:各种玻璃的硬度都随所受温度升高而增大 ;玻璃受热时间越长, 硬度越大;经受同一温度时,玻璃越厚,其硬度值越高。
1.脆性破坏 2.热破坏 3.玻璃的熔 融变形
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表面 上的微裂纹急剧扩展,其强度极限 (σ m )下降,微裂纹容易扩裂。 同时在裂纹前沿产生应力集中,微 裂纹扩展成裂纹,最终导致破裂。
二、玻璃破坏机理
1.脆性破坏 2.热破坏 3.玻璃的熔 融变形
当室内发生火 灾温度急变时,引起 玻璃内部胀缩不一致, 受到的热应力超过玻 璃承受的强度极限, 一般当温差达60 ℃ ~70℃时,玻璃 便会破裂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4.证明火势猛烈强度



玻璃炸裂细碎、飞散,说明燃烧速度大,火势猛烈; 玻璃出现裂纹,还留在框架上,说明燃烧速度和火势 为中等程度; 玻璃出现裂纹,还留在框架上,说明燃烧速度和火势 为中等程度; 玻璃仅是软化,说明燃烧速度小,火势发展慢。
5.证明火场温度

1.根据玻璃受热变性程度判断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 凹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火灾前被打破的玻璃,其碎片大部 分紧贴地面,上面是杂物、余烬和 灰尘; 起火后被打破的玻璃一般在杂物余 烬的上面。

轻微变形, 受热温度为300 ℃ ~600 ℃。 中等变形, 受热温度为600 ℃ ~700 ℃。 严重变形, 受热温度一般为 700 ℃~ 850 ℃。 熔融流淌, 受热温度在 850 各种厚度的玻璃受热的温度越高,遇水后产生的裂纹数目越多,玻璃片越发 白;同一温度下,受热的时间越长,遇水后产生裂纹的数目越多。各种厚度 的玻璃受热的温度越高,遇水后产生的裂纹数目越多,玻璃片越发白;同一 温度下,受热的时间越长,遇水后产生裂纹的数目越多。 200 ℃左右玻璃片仍是透明的; 300 ℃~400 ℃玻璃片为 青白色 ; 500 ℃~600 ℃玻璃片 呈白色 。
二、玻璃破坏机理
若将玻璃慢慢 升温 ,一般玻璃在 470 ℃左右开始变 2.热破坏 形; 740 ℃左右软化, 3.玻璃的熔 但不流淌; 随着温度升高, 融变形 粘度降低,开始出 现流淌迹象,大约 在1100 ℃ ~1300 ℃
1.脆性破坏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昨晚6时许,市区蒲鞋市华纳大厦2幢5楼某室发生一起离奇爆炸,房内窗户、卫生间玻璃门等全部被震碎,户主称发 生爆炸的是厨房里的燃气罐,但奇怪的是,当时在厨房里烧菜的户主妻子却没被烧伤,燃气罐也没有破裂,更诡异的是,现场没有过火痕 迹。 昨晚7时许,记者赶到爆炸现场,在华纳大厦2幢1楼开店的张老板称,当时一阵巨响过后,有很多碎玻璃从天上落下,好像下雪一样, 所幸店门口当时没有路人只有一辆电瓶车。 记者来到5楼的爆炸现场,只见里面一片狼藉,整个套间面积约有80平方米,厨房不到10平方米,厨房内柜台彻底塌陷,金属窗框被 震裂,厨房、客厅、卫生间满是碎玻璃。 据户主杨先生介绍,他的妻子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他和父亲以及两个在读幼儿园的双胞胎女儿在房间等待,突然,橱柜里的燃气罐 发生爆炸,房间里好像地震了一样,所有玻璃都碎了,他的妻子受了伤,他的一个女儿也被碎玻璃割伤,母女俩均被送医治疗。 杨先生回忆,三天前他们就闻到厨房里有股燃气味,他们认为应该是燃气皮管老化有漏洞,所以他们前天请了师傅换了根新皮管,不 知道是不是皮管没接好。 事件发生后,鹿城公安分局南门派出所、鹿城消防大队黎明路中队等纷纷赶往现场救援。 据参与救援的民警和消防队员表示,现场没有燃烧痕迹,燃气罐也完好无损。周边邻居也在猜测,如果真是燃气爆炸,这么大的动静 房子怎么没有烧起来,站在燃气罐旁烧菜的人怎么没被烧伤? 鹿城消防大队黎明路中队陈指导员介绍,爆炸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据现场情况分析,他认为有一种情况可能性很大。 他分析道,煤气爆炸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如封闭空间、煤气浓度超过爆炸临界值、充足氧气和火源(包括电火花),杨先生家里的燃气 罐放在封闭的橱柜里,燃气经皮管泄漏后慢慢达到爆炸临界值,在杨太太烧饭引起的火花的作用下,爆炸就发生了,但由于爆炸和燃烧都 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在消耗完橱柜里有限的氧气后,爆炸也就结束了,而爆炸产生的能量随即向四周扩散造成破环。 烧 他介绍,消防队员有种“爆炸灭火法”,原理就是通过引爆炸药等方式造成剧烈爆炸,消耗目标区域 枝或龟背纹状; 机械力冲击破坏的,裂纹一般呈放射状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形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烟熏火烤炸裂的玻璃,散落在玻璃框 架两边的碎片数量相近; 冲击破坏的玻璃碎片,往往向一面散 落偏多,有些碎片落地距离较远.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1.证明破坏原因
形状不同 形 落地点不同
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牢固度不同
热炸裂后残留在框架上的玻 璃附着不牢固,在冷却后一 般会自动脱落 冲击破坏后残留在框架上的 玻璃若没经过火焰作用, 一 般附着比较牢固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放射状方向破裂的玻璃断面 上相邻的弓形线汇集的一面 是受力面。
玻璃破坏痕迹
胡占尧 贾晨喜
一、玻璃的基本特性

组成:主要由SiO2及少量氧化钙、氧化钠、氧化
铝等物质组成,为非晶态物质。

主要特性:
1.耐腐蚀性:对水蒸气、水和弱酸等具有稳 定性,不溶解也不生锈 2.绝缘性:常温下电导率很小,是绝缘体 3.脆性:硬且脆,机械强度低,受力易破碎

二、玻璃破坏机理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烟熏情况不同 碎片重叠部分烟 尘不同
起火前被打破的玻璃,其所 有碎片贴地的一面均没有烟 熏; 只要有一块碎片贴地一面有 烟熏,就说明它是起火后被 打碎的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3.证明打破时间
堆积层不同
底面烟熏痕迹不同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
三、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

2.证明受力方向
放射状裂纹断面 没有齿状碎 痕的一面是受力面
断面上有弓形线
断面的一个棱边上 有细小的齿状碎痕
裂纹端部有未裂透 玻璃厚度的痕迹 打击点背面有凹 背纹状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