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工程基础1
9
1.生物技术的第一阶段--从艺术到科学
o
16世纪中, Robert Hooke发明显微镜。 17世纪末, Antoine van Leeuwenhoek 对于 fungi, bacteria and protozoa 等进行了最 早的纪录和描述。 微生物真正的突破在19世纪: Louis Pasteur 纯种发酵
青霉素生产规模从1升到100M3以上,发酵液的浓度从 0.001g/L(1941)提高到50g/L以上,生产成本降低到 约100元/公斤。 带动了一大批通气发酵的产品生产,如抗生素、维 生素、酶制剂、有机酸等。
13
3. 生物技术的第三阶段--三个浪潮
医药生物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
70-120 高
>98% 副产物极少(少量 丙烯酸和丙烯醛)
99.9% 低 20-24 低(比铜催化节约 50%)
30
生物技术含盖的行业和产品
产 业 产 品 医药生物技术 重组蛋白,抗体、基因药物、疫苗(包括 基因疫苗)、生化药物、多肽药物、血液 类药物 农业生物技术
制品、诊断试剂、微生物药物、天然药物、 保健食品和抗生素。基因治疗、组织工程 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生物微肥
利用微生物脱氢酶的作用,去除氢化可的松的 1,2位C上的氢,可得氢化泼尼松,反应式如 下,转化率90%以上: 经过改造,药效提高数倍,毒副作用降低
CH2OH C HO O OH
HO
1 2 1 2
CH2OH C O OH
O
O
氢化可的松
氢化泼尼松
28
丙烯酰胺生产化学法与生物法比较
铜系催化水合法 丙烯腈单耗 产品纯度 副产物、杂质 及废物 丙烯腈转化率 0.8 95% 产品中有较多催化 剂铜离子,基本无 三废 83-87% 生物催化法 0.75 >98% 副产物极少(少量 丙烯酸和丙烯醛) 99.9%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材料(聚乳酸、蜘蛛丝蛋白“生物
钢”)、生物能源(生物柴油)、环境生 物技术(降低处理成本20%-50%)、提 升传统产业(生物催化)如化工,制药, 采矿、造纸、发酵。可使单耗、水耗、能 耗、污染排放下降30%
31
生物反应工程具体内容
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 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典型的生物反应过程: 包括四个部分: 原材料的预处理; 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生化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 ; 产物的分离纯化
6
生物技术产业简介
纯种发酵:溶剂、有机酸、酵母 深层发酵:抗生素、维生素、酶制剂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医药生物技术 单克隆抗体生产
生物(蛋白质)药物
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
7
生物加工制造技术产业的主要产品
C1 C2 C3 C4 C5
C6
甲烷、甲醇等
乙醇、乙酸、乙烯、乙二醇等
21
工业生物技术的依托
生物技术 (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22
目前面临的三大危机
基础物质加工业
(含化工、医药、石化、
食品、材料和能源等) 化 学 化 学 催 化 剂 化石原料 不可再生 加 工 过 程 三废排放 污染环境 能源危机! 环境危机!
化石燃料 不可再生
资源危机!
生存危机!!! 社会危机!!!!
14
医药生物技术发展
•特点: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 物、动物生产医药品。
•涉及的相关学科: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
15
•1982年基因重组胰岛素批准上市,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标志, •医药技术产业占生物技术市场的70%,占药物市场的9%, •100多种重组蛋白药物批准上市,
一批纯种(厌氧)发酵的产品的生产开始: 乙醇, 乳酸, 丙酮,...
10
2. 生物技术的第二阶段--工程化的过程
Alexander Fleming(1928)发现Staphylococcus培养 受到Penicillium notatum的抑制
Florey and Chain(1939)发现青霉素在对付感染是 有效的。
25
工业生物技术的关键
-催化剂
以催化作用为基础的化学合成品占今天化工产品的60%, 其技术渗入量占目前化工生产技术的90%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能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催 化生化反应
生物技术与医药、农业结合充分带动了这两个学科的发展, 也为生物技术与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杜邦公司、道化学公司、BASF公司、孟山都等世界著名的 化学化工公司等都在积极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 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证明选择工业生物催化剂是有 前途的选择
化学合成证明是困难的。
表面培养技术和高产菌株使得青霉素开始生产 (1941-43)
青霉素的价格比黄金高。
11Leabharlann 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12
工程化过程的发展
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突破:深层培养、通气、放大技 术、过程的优化控制、培养基的优化和菌种的选育 和优化等。
23
发展生物技术是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绿 色 工 艺 生 物 催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经济效益 无污染工 艺生产
科技贡献
化 剂 生物可再生资源
生 物 能 源
资源和能源,关 系到国家战略安 全问题。 农产品深加工,关 系到三农问题(小 康的关键)
社会效益
24
化学工业面临的挑战
石油资源枯竭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 我国石油每年1/3~1/2依赖进口 污染问题严重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是长远 之计(绿色GDP) 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
产物的分离纯化: 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将一定含量的目的 产物从反应液中提取出来并加以精制以达到 规定的质量要求。 生物反应过程的分类
根据所采用生物催化剂的不同特性,生物反 应过程可分为:
33
整个生物反应过程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 而分别把反应前与后称为上游加工和下游 加工。
生物反应工程是生物反应过程的一个部分, 主要围绕生物反应器进行研究,研究生物 反应过程中有关反应器设计放大等具有共 性的工程技术问题,以达到在工业规模的 反应器中给生物反应提供一个最佳的反应 环境。
•500多种处于临床阶段,
•2010年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市场从2000年的600亿美元增长到 1500亿美元,占药物市场的25%。 •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基因诊断都将形成产业。
16
生物技术类药物种类
1)免疫性蛋白,如各种抗原和单克隆抗体; 2)细胞因子,如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 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凝血因子;
4
5
生物技术作为解决当今人类健康、能源、环境和 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已是人们的共识。而从生 物技术理论到有价值的生物技术产品离不开工程 技术。 • 在传统的经验性酿造过程进入到对生物反应过程 进行定量解析或理论分析时代,离不开生物反应 工程方面的理论作为支撑。 • 并且,在分子生物学飞跃发展的今天,也越来越 显得重要。
九十年代病虫害造成棉花减产17-30%, 最严重的地区减产50% 长江和黄河流域造成的减产分别达到10 万吨和152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19
抗 病 毒 转 基 因 青 椒
CMV
抗 病 毒 转 基 因 番 茄
CMV
20
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继医药和农业之后,工业生物催化已 经被广泛看作是“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 潮”。
原材料的预处理 : 包括原料的选择 ,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加 工,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包括菌种的选择、扩大培养和接种,酶催化 反应中酶的纯化、酶的固定等。 生物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 生物反应器是进行生物反应的核心设备,它 应为细胞或酶提供适宜的反应环境以达到反应较 好进行的目的。因此,反应器的确结构、操作方 式和条件对反应原料的转化率、产品的质量和成 本检测和控制对反应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3)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心素纳;
4)酶类,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组织型纤维
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超氧化物歧化酶。
17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 ,1986年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 ,根据美 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 (APHIS)的数据 ,1997年 1月 31日 , 美国已批准的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达 2500多例。 转基因植物进入市场:如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菜, 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
生产成本
反应温度(℃)
高
70-120
低
20-24
能耗
高
低(比铜催化节约 50%)
29
丙烯酰胺生产化学法与生物法比较
铜系催化水合法 丙烯腈单耗 0.8 生物催化法 0.75
产品纯度
副产物、杂质 及废物 丙烯腈转化率 生产成本 反应温度(℃) 能耗
95% 产品中有较多催化 剂铜离子,基本无 三废 83-87% 高
生 物 质
乳酸、丙烯酸、丙二醇等
糖
丁二酸、富马酸、丁二醇等 衣康酸、木糖醇等
柠檬酸、山梨醇等 苯、苯酚等
能 源 、 高 分 子 材 料 产 品 和 化 学 品 8
生物加工制造技术产业的主要产品
分 类 典 型 产 品 ----------------------------------- 溶 剂 酒类 啤酒、白酒、葡萄酒 溶剂 乙醇、丙醇、丁酮 --------------------------------- 有机酸 氨基酸 赖氨酸、谷氨酸 有机酸 柠檬酸、L-乳酸、长链二元酸 --------------------------------- 酶制剂 糖化酶、-淀粉酶、碱性蛋白酶 --------------------------------- 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医药中间体 ---------------------------------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蛋白质 -乳蛋白、-乳球蛋白、单细胞蛋白 功能性糖类 有保健功能的多种低聚糖、多糖等 功能性脂类 -亚麻酸、卵磷脂 其它复合物质 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 --------------------------------- 生物材料 PHAs、聚L-乳酸、壳聚糖 --------------------------------- 生物化学品 丙烯酰胺、手性药物前体、1,3-丙二醇 --------------------------------- 能源类 乙醇、甲醇、丁醇、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甲烷、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