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1.长征的开始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 1934.10 出发地点: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人数: 八万人
005
遵义会议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党 中央中央红军
开始长征
2、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时间: 1935.1
内容:
(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 组织上“左”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 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李德是奥托·布劳恩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 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 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和 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没能打破 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 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 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 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 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 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教学目标
• 1、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大致的经过、历史意 义、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 2、通过学生讲述长征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概括、口头表达及展示自我的能力。
• 3、通过学生讲述长征故事,感悟长征精神,培 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起学生珍惜今天 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担负起中华民族振兴的 历史责任。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意义:打乱了敌 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皎手渡 (意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 的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 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夹金山山顶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 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周恩来 集中优势
朱德
各个击破
(第四次)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至 1934年
博古 50万 8万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胜利 失利
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农
村
革 命 川陕
根
湘鄂赣
据
地 图
左 湘赣 右
星星之火
江
鄂豫皖 闽浙赣 中央
海陆丰
可以燎原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敌我
第 一 至 四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避诱敌敌主深力入
探究三: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 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 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 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 革命的新局面。
探究四: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长征精神的?
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
6.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D )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
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 组的同学计划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红军的革命足
迹。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路线是( B )
•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 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 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
会宁会师楼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 向全中国人民宣传了红军的主张;长 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火种撒遍了 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革 命形势就开始了。
(A )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
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
探究二:遵义会议的意义
意义:
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 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雪 山 忠 魂 红军过草地
红军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
央的领导地位( C)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5.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
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B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吴起镇 过草地
005 1935年10月中
央红军到达陕 北
爬雪山
飞夺泸定 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 河
巧渡金沙 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 经艰难险阻遵义会议 探究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 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B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