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中文摘要:水对中国园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的一些自然属性在园林中能呈现一种独特之美。

自然之水形态万千,园林对于自然水体的模仿与穿引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水是园林流动的血液,因为有水,园林便有了生命。

正因为如此,园林的理水艺术比起叠山置石艺术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文摘要:Water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Chinese garden part of a garde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Some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 in water garden can present a kind of unique beauty. Natural water form diversity, landscape for natural water imitation and wear lead also has this all kind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ter is the flow of blood garden, because there is water, garden will have a life. Because of this, the water than Daniel garden art of placing stone mountain art is more so.主题词: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自然水体穿池引水正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何以乐水呢?就因为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

洁净明亮之水,能让人“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流动奔涌之水,能使整个园林充满生气;虚汗映照之水,能够反映万物,使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涟漪之水,泛起阵阵波纹,则勾起人的无限情思。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皇家的大型苑囿,还是江南小巧而精致的私家园林。

只要条件具备都必引水入园。

水,对环境究竟有什么影响呢?它是大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它就以它的妩媚是人深深陶醉,成为诗人画家永久不厌的题材。

宋代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说到:“水,活物也。

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迥环,欲肥腻,欲喷薄……”。

极为详尽的描写了水多种多样的情态。

1水的作用:水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点:1·1导向作用。

又叫引导作用,一个景区内各个景点以水面、水系相连接,游人顺着水的方向欣赏美丽的景色。

1·2分隔作用。

为避免单调,不使游客产生平淡的感觉,常用水体分隔成不同情趣的观赏空间,拉长观赏路线,丰富观赏层次和内容。

1·3点缀作用。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点缀使景色更加迷人和多姿多彩。

1·4倒影作用。

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底及壁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倒影。

当水面波动时,会出现扭曲的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倒影,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和景物构图完美性。

1·5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可作为池岸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从而产生天空及远景的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

1·6连接作用。

水面可以连接众多景点,产生整体感,使散落的景点统一起来。

1·7综合作用。

利用整体的小环境设计手法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水与山石水与山石相结合在园林设计中创造的景观,宁静、朴素、简洁,自成一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与山石相映成趣,成为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

"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

"人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更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水面依山而建,水根据山石的变化而变化,山水相依,水石交融,形成了动人的水景。

如苏州的网师园按不同的景观,建筑、假山有的贴水,有的依水,形成了贴水、依水的格局;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的山湖景观,景色多变,山石森严,令人流连忘返。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的利用自然山石理水,有的在水旁散置自然山石,多以平静的水面,变化的山石,创造出曲径通幽、曲折多变、浓郁恬静、景色深远的空间。

2六朝园林的理水艺术:六朝园林的理水艺术的一个特点就是江河湖海,池沼,溪涧,沟渎,泉潭,瀑布等多种水体形态都已经出现,而且相互之间还呈现一种襟带知趣。

2·1江河湖海这种水体应属园林中最大的水体类型,以自然的形态居多,一般作为园林中的借景而存在,但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也存在着一些人工开凿的江河湖海。

谢灵运的《山居赋》中说到:“众流溉灌以环近,诸堤拥抑以接远。

远堤兼陌,近流开湍。

凌埠泛波,水往步还。

还回往匝,枉诸员峦。

呈美表趣,胡可胜单。

”人工挖掘的最为有名的要属北魏华林园里的大海和南朝的玄武湖了。

华林园里的海实际上应称为湖,由于其内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故称为海。

玄武湖最早叫桑泊,本来是一个自然小湖泊,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造华林园,玄武湖,并使张永监统”,遂形成现在的玄武湖的初貌。

这些人工的,自然的巨大水面给六朝园林提供了一个视野开阔气度恢弘的审美空间。

2·2池沼池沼往往比江河湖海要小,正因为其小,也就显得灵活多变。

因此成为六朝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水体形态,几乎每个园林都建有池沼。

六朝园林对池沼又有“池”,“园池”,“山池”,“台池”等多种称谓。

池沼大小不拘,形状各异,既可以与其他景观相映成趣,也能够作为连通各种景观之用。

桥梁,水榭,池亭,长廊,假山等都能依水而筑,形成一种“气韵生动”的园林意境。

六朝士人常以穿池为乐。

如徐勉《戒子松书》云“正欲穿池种树,少寄情赏”,阮孝绪“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等。

2·3溪涧如果说池沼是一种平面之美,那么溪涧就是一种线性的流动之美了。

溪水蜿蜒曲折,具有纡萦盘带之美;山涧深壑急湍,具有幽深奔涌之美。

溪涧都能给人一种置身山林郊外的野趣。

六朝最为有名的溪水当属清溪了。

清溪迂回曲折,绵延十几里,素有“九曲清溪”之称。

涧水一般自上而下,能产生一种湍急之感。

六朝的山林园往往利用自然的山涧,依涧而营造园林。

如著名的金谷园就因金谷涧而得名。

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金水发源于铁门县,自东南流经此谷,故名金谷涧。

石崇筑园于此,故名金谷园。

除了用自然山涧之外,园林中还有人工开凿的山涧。

如《宋书·隐逸传》记载:“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

”2·4沟渎渎,即沟渠,是人工开凿的引水通道。

六朝时水利兴建中,曾开有很多用来运输物资或引水的运渎之类的大水渠,如潮沟。

六朝的建康城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最重要的皇家仓库,里面储藏着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为了运送这些大量物资,当时就在仓城与玄武湖之间开辟了一条潮沟。

由于当年玄武湖的湖面很大,而且有宽广的水道直通长江,江潮可以直抵湖内,所以得潮沟之名。

但是六朝园林中的沟渠规模与之相比则要小得多,其功能既能用做引水入园,又能用做连接园中各种水系。

2·5泉潭泉潭相比池沼来说,其水面紧缩,具有一种“深感”。

泉水清澈而不竭,渊潭平静而深邃,二者都受到了崇尚“清远”审美风格的士人们的青睐。

在他们眼中,林泉是缩小了的山水,而林泉之致即是山林之致。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几处江潭,岩石,泉渊,溪涧,绿竹一起呈现一种交相辉映的美景:“石旁林而插云,泉协涧而下谷。

渊转渚而散芳,岸靡沙而映竹。

”2·6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诗中之景可说是对瀑布飞流奔泻之感的生动写照。

瀑布在山间以自然落差从高处往低处倾泻而下,能给人一种巨大的力量之感。

因而也受到六朝士人的喜爱。

六朝园林中的水体形态万千,以上只是列出了其中一部分。

这些水体形态相互交织,形成了多种水体之间的禁带之趣。

六朝园林中的水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园林景观,而士人们对水体的处理之法更使得这些水体流动起来,使整个园林充满生动之气。

六朝园林理水艺术主要包括引水和激水两种。

一是引水即把水体引至园林各处,使之与其他园林景观相融合。

前面所列的溪涧,沟渎都是为了引水之用而开凿的。

这种手法,就能使得“流水周于舍下”。

它不但能使园中花木得到水的滋养而“佳木秀而繁阴”“嘉木绕通川”,而且能形成一种“小桥流水”的审美意境。

晋代巧匠马钧曾设计过水车用于引水入园之用。

《傅云集·赠扶风马钧序》云:“马先生为天下之名巧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于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

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二是激水之法。

据汉书颜师古注有云:“激者,置石于堤旁冲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水也。

”激水之法即是通过放置石头在水流湍急之处,让水流激在石头上达到水花四溅的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

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

一般构成安静的风景区,形成"青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由于建筑、山石、树木的点缀和组合,象一件件艺术品,极富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水体的设计上接近自然,突出意境,以曲径通幽为胜,有不尽深远之意。

特别是"小中见大"造园手法的运用,更让人有一种景点丰富,愈达愈深的感觉。

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则偏重布局和气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

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表现比较直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觉。

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以块石铺面、块石驳岸,和平静的池水、喷涌的泉水、流动的溪水相结合,创造出活泼多变的空间。

有的是在一块假山石上,泉水喷涌而出;有的是在阶梯形的石阶上,水泻流而下;有的是在一定高度的山石上,水似珠帘、瀑布而落。

山水相依,水石相映有独特的创新,出现了别样的美景,颇具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如香港高山剧场的一个花束喷泉,就是在一堆石块的上方,有一柱喷泉似花束一样喷出,形态多样,给人们创造出了朝气蓬勃的生活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