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小樱愿大家逢考必过!第一节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对文字、数值、图像、视频、声频及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技术。
1)按是否可物化为实物分:硬信息技术、软信息技术。
转化为信息设备的信息技术,各种具体的实物形态的产品。
有关信息获取和处理的经验、知识、方法、技能。
如:信息浓缩技术、信息组织技术、信息统计技术等。
5) 对应人的信息器官分:感测技术 感觉器官通信技术 神经器官计算机技术 思维器官控制技术 效应器官2、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纵向——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基于广域网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公司,开发并完善了最早也是至今最成功的计算机预定应用系统(CRS)——全美航班机票预订系统(SABRE)。
络的飞机订票系统(二)基于主机系统的企业应用系统1963年美国希尔顿饭店引入IBM小型计算机处理饭店客房数据,自此,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旅游企业中。
(三)基于微机网络的企业应用系统80年代微机(微型个人计算机)被发明并使用,微机网络从此走入企业的数据处理领域。
(四)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应用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型信息处理技术有:1、多媒体技术2、视频点播技术3、IC卡/磁卡锁技术4、智能化楼宇技术(2)横向——在各个旅游企业中应用如下1、在饭店中:应用于总服务台的业务管理(记录客人信息、分析客房使用情况、客人消费信息的记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计算客人在房间内打电话的费用);应用于客房房间状态的控制(客房消费记录、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应用于餐饮和其他娱乐性营业部门的营业管理(客人帐务分析);应用于后台业务的财务数据记录与分析、人力资源的档案/培勋/考核等管理、设备的运行管理和自动化控制;向住店客人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2 在旅行社中信息技术可以辅助进行组团、接团和导游服务业务的数据处理,用于处理各类客户信息的维护、饭店和旅游汽车公司信息的记录和维护、财务结算数据的记录和维护、票务服务业务的信息联络。
3、在旅游汽车公司信息技术帮助建立各种车辆、司乘人员、旅游线路和价格等档案记录,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车辆和人员的调度、燃料与配件的消耗管理、车辆保养记录、用车情况统计、用车消耗情况统计。
4、电子商务活动一些信息服务提供商建立大型的旅游资源地、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等的数据库系统,并将这些数据通过INTERNET向全世界开放,供各地旅游者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提供中介性的服务,使旅游者可以通过网络预订和销售客房、景点门票、飞机航班机票等。
第二节1、数据:是为了描述客观事物而运用的物理符号。
数值型:虽属无进行定量的描述。
字符型:对事物进行定性的描述。
特殊型:可以被感受的图像和声音。
2、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等的描述、反应。
是有一定意义(/对决策有价值/经过加工)的数据;是对数据进行解释所得到的某种意义。
注: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不会虽载荷他的物理设备的改变而改变; 而数据在不同的计算装置中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信息”可以告诉我们有用的事实和知识,“数据”可以更有效地表示、存储和抽取信息。
3、信息的属性:等级性管理系统是分级的。
不同级的决策者对解决同一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
一般分:战略级、战术级、执行级。
越是高级的信息,其内容越抽象、精度和使用频率越低、寿命越长、保密程度越高、和外界的联系越大。
4、(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要素:不论怎样的现实问题,要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系统科学是20世纪科学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科学部门,他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去研究宏观世界,探求宏观世界种系统、控制、信息的规律性。
(3)系统的分类按照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或系统的形成过程)来划分,现实世界中的系统可分为三个:自然系统: 指由自然力而非人力所形成的系统,如天体系统、气象系统、海洋系统、神经系统等。
人工系统: 指经过人的劳动而建立起来的系统。
一般的人工系统包括三种类型:1)由一定的制度、组织、程序、手续所构成的管理系统;2)由人们从加工自然物获得的人造物质系统,如工具、设施、建筑等;3)人造概念系统,即由主观概念和逻辑关系等非物质组成的系统,如学科体系系统、伦理道德系统、法律、政策等系统。
复合系统: 指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如农业系统、环境系统、水利工程等。
(5) 系统的特性边界性 系统的组成确定了系统的边界。
边界之内称为系统,边界之外称为环境。
环境是与系统紧密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
环境不受系统控制,环境对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层次性 系统可分为一系列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可划分为耕地以及的子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分为好几个层次。
这种分层实质上是系统目标的分层、是系统功能和任务的分层。
系统的层次性提供了将子系统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节狭义上讲(即从技术上定义)信息系统:是一组由收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信息组成的相互关联的部件,用以在组织中支持决策和控制;同时还帮助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产品。
第四节(1)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为一个组织的各级领导提供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
他由三种互不相同的系统构成,即管理系统、处理系统、传输系统。
(2)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3)数据处理1、信息的收集定义收集时的要求是原始信息指在信息发生的当时当地再心细描述的实体上直接取得的信息。
全面完整、及时准确、科学地把所有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
二次信息指已经被别人加工处理后记录在某种机制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空间上分离了的信息。
有目的地选取所需要的信息,并正确的解释所取得的信息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指标的含义等。
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二次信息。
2、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广义含义:信息媒介体之间的转移。
所以可以说,所有信息处理都是信息在组织内部的传递,也就是信息在物理位置上的移动。
信息传递的渠道:文字、语言、电码、图像、色彩、光、气味等。
(4)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管理科学(现代化管理对信息的客观要求是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直接原因。
管理科学为其研究提供明确的目标、评价的基本原则。
)现代化管理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管理企业,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实现预测、决策等功能。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其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手段。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是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
第2章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若干台具有自主功能独立运行而又通过通信手段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所构成的系统。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作用范围分:广域网 、 局域网、 城域网局域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 : 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网状网络2、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信子网(核心对象?)资源子网3、 硬件组成:(1)端节点主计算机(host):网络中承担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终端(terminal):直接面对用户的设备,并与网络联系。
(2)、 转接点接口信息处理机(IMP):为主机入网提供接口的计算机,所有来自主机或朝向主机的通信都经过他。
(3)、传输线路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
有线的(电缆、光缆、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无线的(微波、红外线、无线电、卫通等电磁波)4、 OSI参考模型——世界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提出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附图)上三层:提供与网络应用相关的功能 承上启下层 下三层:都是与数据传输相关的功能第二节1、按传输介质分类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
某个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比如目前较流行双绞线,而城域网和广域网则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光缆/光导纤维)、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使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3、(1)空间数据(图形数据) 可分为:几何数据、关系数据几何数据:是描述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大小的量度信息。
其表达方式是:坐标串。
从几何的角度上,可以把空间目标划分为:点、线、多边形三种基本类型关系数据:是描述各个不同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邻接、关联、包含、连通等)的信息。
其表达方式是:建立实体间的连接信息。
关系数据有助于各种空间分析和应用。
(2)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实体的社会、经济或其他专题数据。
其表达方式:字符串、各种代码、统计数值等。
是对地理实体的详细描述,在GIS中占有很大比重,是GIS处理的主要对象,他为管理、规划与决策提供充足的参考信息。
第三节1、数据的4个特征:1) 数据有“型”和“值”之分。
2) 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3) 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4) 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2、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信息的三种世界及其描述1.信息的现实世界——我们要管理的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物的发生、变化过程。
(1)实体(Entity):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或概念称为实体。
(2) 实体的特征(Entity Characteristic):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利用实体的特征可以区别不同的实体。
(3) 实体集及实体集间的联系(Relation): 具有相同特征或能用同样特征描述的实体的集合。
2. 信息世界在信息世界中:实体的特征在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称为属性;实体通过其属性表示称为实例;同类实例的集合称为对象,对象即实体集中的实体用属性表示得出的信息集合;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用对象联系表示。
信息世界通过概念模型、过程模型和状态模型反映现实世界,它要求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变化情况准确、如实、全面地表示。
3.信息的计算机世界1) 数据项(Item):对象属性的数据表示。
2) 记录(Record):实例的数据表示。
记录有型和值之分:记录的型是结构,由数据项的型构成;记录的值表示对象中的一个实例,它的分量是数据项值。
3)文件(File):对象的数据表示,同类记录的集合。
4) 数据模型(Data Model):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相互联系数据化的结果就是数据模型。
4. 关系现实世界 系统分析 信息世界 数据库设计 计算机世界事物及联 信息化 信息模型 数据化 数据模型信息的三种世界术语的对应关系表4、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