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紧急医学救援操作题

突发紧急医学救援操作题

4.止血效果以足背皮肤苍白发凉,摸不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可靠。
(二)单人心肺复苏(野外)
项目
内容
分值
得分
评估10分
环境
1、周围环境无高空坠物、高压电线和毒气泄漏等,空气流通1(口述)
2、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时间1
2
患者
1、判断意识:先到达患者自体右侧0..25双膝跪地0.25重复拍击患者双肩0.5同时凑近患者耳旁(约5~10公分)分别对着双耳呼喊1:“你怎么啦?你怎么啦?”确定意识丧失,立即呼救1
3.踝关节处固定时要求用8字固定法。
4.两膝、两踝关节处要求加垫。
5.固定松紧适宜,活动度不超过1cm,动作轻柔。
操作步骤
顺序是止血→包扎→固定。
时间
全过程3分10秒
注:1.物品准备:三角巾7条,止血带1条,敷料3块(2大1小),记录卡片1张,笔1只。
2.操作顺序是止血→包扎→固定。
3.操作完毕后立即向裁判报告,裁判员终止计时。
3、开放气道:双手托起头部偏向一侧1清理异物1口述“口腔无异物,无义齿1”用
压额抬颌法:一手的手掌的小鱼际肌按压患者头部前额、拇指和食指捏紧鼻翼1,另一手抬颌保持患者头部后仰气道开放2疑颈椎损伤,只取双下颌上提法2
4、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2嘴唇须完全包住患者口部2观察胸廓有无起伏2如吹气不成功,重新吹气2(必需要吹起成功方能进行下一步)
4.高声呼救:伤员大腿出血,快来人啊!


1.迅速用双拇指或双手掌根重叠压迫止血部位(腹股沟韧带中点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评委检查止血效果。
2.在拟上止血带部位加垫。
3.上止血带(具体部位在大腿中上部或伤口上方10-15cm左右,止血带头回插结扣内。),检查止血效果、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口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大腿喷射状出血停止!
三、突发紧急医学救援操作题
(一)大腿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流程
项目
标准
选手素质
参赛态度认真,着工作装,仪表端庄
1.物品准备经评委认定合格后,向裁判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2.评估环境:操作者环视周围环境,确定安全。口述:“现场环境安全”。
3.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抚慰伤员。口述:别紧张,我来帮你!
2、无并发症2
4
准备
1、护士:敏捷、沉着4
2、用物:纱布数块4、
3、环境:四周环境安全4空气流通,疏散人群2
4
4
6
实施
50分
1、取复苏体位:去枕仰卧1置于硬、平、直地上1解开上衣0.5暴露胸部0.5
同时呼叫助手启动EMSS1
2、胸外心脏按压3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反应1①按压部位2:胸骨下半部分、乳头连线中点。②手势1:双手掌重叠,十指交叉,相互紧扣,掌根部与患者胸骨接触,其余五指头全部翘指起来;③按压姿势1: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力度平稳,有节律,用力均匀;④按压深度2:胸骨下陷5-6cm,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要松开,保证压力释放,让胸部完全回弹;⑤按压频率2:100-120次/分(18秒内完成30次),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要保持相等,通过双音节报数掌握节奏1(01、02、03、04…)
5、操作要求1: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婴儿、儿童单人复苏时比例为30:2,双人复苏为15:2
6、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呼吸、颈动脉搏动5-10秒钟2(口述):(1)复苏有效指征:①颈动脉出现搏动1②自主呼吸恢复1③双侧瞳孔由大缩小1④面色红润1⑤口唇、甲床紫绀减退1⑥收缩压在60mmHg以上1(2)如呼吸、颈动脉搏动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1
2、判断呼吸脉搏:判断呼吸脉搏应同时进行,5~10秒钟完成0.5,观察患者有无胸阔起伏0.5触摸同侧颈动脉有无搏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中部的同侧下方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1,口述患者无呼吸、脉搏1
3
3
自身
护士仪表端庄,态度严肃22Biblioteka 计划20分预期目标
1、患者迅速恢复呼吸,循环和脑功能2
4.评委检查止血效果。
5.记录扎止血带时间。


1.确定伤口部位。
2.加敷料(手接触敷料面不能接触伤口)。
3.用三角巾包扎,要求工整、美观。包扎后三角巾上下移动不超过1cm。


将肢体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1.将健肢移向患肢。
2.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髋关节处、小腿中段处、踝关节处。所有结不许打在患肢侧。
4
4
4
8
注:抢救时间设置为2分10秒
7、整理患者衣物1头部复原1安置患者于右侧卧位1
8、口述:准备转送1继续救治1
4
15
8
8
1
9
3
2
评价
20分
1、患者出现有效的复苏征象4
2、患者无并发症发生4
3、操作熟练1手法正确1程序规范1动作迅速1
4、口述注意事项:(1)心脏按压部位要正确,用力要均匀,不宜过轻或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无效按压发生肋骨骨折、气胸、内脏损伤、胃内容物返流等2(2)心脏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的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婴幼儿、儿童为胸廓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2(3)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婴儿、儿童单人复苏时比例为30:2双人复苏为15:23(4)注意充分开放气道,吹气时口对口接触应严密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