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试题姓名:工作单位:得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务院和(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
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D、增加二倍5、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艾滋病属于(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2月2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 )卫生标准。
A、国际B、国家C、地方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霍乱B、艾滋病、炭疽C、肺结核、麻风病D、包虫病、丝虫病1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艾滋病B、狂犬病C、炭疽中的肺炭疽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13、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14、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
A.保证食品安全B.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C.保护食品正常出口D.严惩违法行为15、《食品安全法》规定,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的包装材料、餐具应( )。
A、干净、卫生B、完好、有用C、无毒、清洁16、《食品安全法》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且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 )罚款。
A、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B、二千元以上五万以下元C、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17、《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 )负责制。
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18、《食品安全法》规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是( )。
A、技术监督部门B、食品安全委员会C、卫生行政部门D、质量监督部门19、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 )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2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21、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时,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 )内向卫生部报告。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2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报告后,应当在( )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23、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 )级。
A、3B、4C、5D、62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卫生应急队伍以( )为主要任务,其工作内容包括核实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与采样医疗救援等。
A、院内救治B、现场应急处置C、伤病员转运D、疫情控制25、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 )倍的赔偿金。
A、1倍B、5倍C、10倍D、20倍26、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 )表示。
A、红色、蓝色、黄色、橙色B、橙色、红色、蓝色、黄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红色、橙色、黄色2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上,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职责的是( )。
A、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B、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C、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D、发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2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死亡5人以上的,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29、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下列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的是( )。
A、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B、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C、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D、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30、《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含义是( )。
A、在商店里出售的,可供吸食的物品B、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C、历史上,人类曾经食用过的所有动物或植物种类D、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31、根据《卫生部核事故和核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此时应启动( )。
A、应急待命B、厂房应急C、场区应急D、场外应急32、根据《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规定,下列情形不属于较大突发中毒事件(IV级)的是( )。
A、一起突发中毒事件暴露人数在1000-1999人B、一起突发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人;或死亡3-9人C、全市(地)2个及以上县(市)、区发生同类一般突发中毒事件(IV级),并有证据表明这些事件原因存在明确联系D、在一个县(市)级行政区域24小时内出现2起及以上可能存在联系的同类中毒事件时,累计死亡1-2人33、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 )人进行。
A、1B、2C、3D、434、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期( )年,每( )年复核一次。
A、4,1B、3,1C、5,2D、6,335、化学物泄露和化学中毒事件将现场分区不包括:( )。
A、热区B、温区C、冷区D、极低区36、二级安全生物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
A、生物安全柜、培养箱B、生物安全柜、水浴箱C、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高压灭菌器37、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下列不属于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事发地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的是( )。
A、迅速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致病致残人员救治、传染病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医学观察、环境生物样品采集检验和消毒、杀虫、灭鼠等紧急处理措施B、按照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调查处理情况C、向省卫生厅报告调查处理情况D、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38、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某医院发现某工厂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时,该医院应当在(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B、2C、6D、2439、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规定,一次事件伤亡35人,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4例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
A、特别重大事件B、重大事件C、较大事件D、一般事件40、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 )批准,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
A、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上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D、以上任意一项均可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流动人口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 )负责。
A、户口所在地B、长居住地C、暂居住地D、诊治地42、传染病报告卡由( )填写。
A、检验医师B、首诊医师C、疫情收集员D、卫生执法人员43、某市人民医院报告1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该患者为外地病例,病例审核的单位应该为:( )。
A、患者现住址县区疾控中心;B、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区)级疾控中心;C、A或B;D、A和B。
44、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需要报告突发信息。
A、5例B、10例C、15例D、20例45、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需要报告突发信息。
A、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B、2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C、1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D、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4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不应当( )。
A、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判定性质B、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C、及时报告调查情况D、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7、《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规定,( )应当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D、各级人民政府4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
A、具有较强的传染性;B、具有流行病学关联性;C、具有健康损害严重性;D、发病人群聚集性;49、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 )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A、一周B、两周C、三周D、四周50、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将病人( )。
A、收治入院B、转至县级疾控机构C、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D、送回家51、县级疾控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 )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