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查报告【10篇】调查报告是对特定问题、现象或群体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数据收集的结果的书面呈现,旨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分析,以供决策者、研究人员或利益相关者参考。
现在随着一起往下看看价格调查报告10篇,希望你喜欢。
价格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目的、意义(一)调查背景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形势下,物价上涨对居民家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损害了农民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对部队的伙食保障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价格波动给消费者和销售者,乃至于生产者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基于这些需求,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北京香山周边市场及超市蔬菜价格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1)调查哪几种蔬菜的价格波动最大或最频繁(2)调查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三)调查意义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获取最真实、最前言的市场信息,了解蔬菜的价格波动给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方法(1)时间:20__年寒假期间任意抽取十天(2)地点:北京香山红旗村菜市场(3)方法:主要采用采访式调查及抽样调查三、调查结果(一)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是当下消费者的首选蔬菜,此次调查重点对茄果类蔬菜价格进行了调查,下表为10天菜市场对茄果类蔬菜价格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报告中所列均为每500克由图可以看出茄果类蔬菜(茄子、青椒、番茄)价格波动趋势大致相同,总体来看青椒价格略高于茄子和番茄,在春节前后达到一个峰值,但总体价格基本稳定。
根据大家的反应价格偏高。
(二)瓜果类蔬菜主要调查了以下三类其结果与茄果类相似,说明节日对市场的需求比较旺盛。
(三)绿叶菜类绿叶菜主要对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绿叶菜类蔬菜中芹菜(此处指水芹)价格基本稳定在2.5元/500g,主要由于芹菜在市场上占有量少,消费量少,且在调查期间其市场占有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莴苣的变化不大,且受节日影响大;菠菜价格相对低廉,但市场需求大。
另外我还对蒜薹、土豆、大白菜等易储存的蔬菜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价格变化不大。
说明了市场对这类蔬菜的一个价格规律。
但据大家反映,这类蔬菜一年一个样。
四、结论和建议(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水蔬菜的产销1.各级蔬菜有关主管部门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把防止价格大涨大落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映菜农在生产、销售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支持蔬菜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和蔬菜直供社区活动,努力帮助菜农打通各种“关节”,让菜农生产收益有保障,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2.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实行订单生产。
把当前紧急缓解措施与长远规划结合起来,针对天气长期严重干旱的情况,指导蔬菜主产区衔接春夏果菜生产茬口,科学安排全年种植计划,保障市场蔬菜均衡供应。
加强对当前市场销路好、需求量大的番茄、辣椒、茄子、苦瓜等棚室蔬菜管理,调整白菜、包菜、莴笋、西葫芦、芹菜、大葱等品种错峰上市时间,缓解集中上市卖难压力。
帮助菜农调整产品结构,扩大订单生产,腾出茬口抓紧培植早熟大白菜、香菜、菠菜等蔬菜品种。
(二)组织龙头企业扩大蔬菜收购、存贮和加工规模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保鲜技术和销售成本是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然后很多农超对接存在缺陷,加之交通不便利,导致蔬菜不能及时运送到各大销售点,同时由于销售点较少,很多居民要远行去购买,这样导致购买量降低或一次性购买较多,最终导致浪费现象严重和市场供求不合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此,我们建议:(1)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蔬菜的收购和加工规模,重点对滞销的蔬菜多收购、多贮存、多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分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让菜农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最大限度地保障菜农利益;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社会资源,强化与超市、批发市场等的对接,拓宽销售渠道,重点针对当前一些地方蔬菜滞销卖难的菜农,开展不同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指导龙头企业以实现保障市场蔬菜平稳供应菜农增收为目标,引导农户调整产品结构,实行订单生产,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增加销售网点,缓解部分蔬菜的滞销。
积极配合商务、工商等部门拓展销售渠道,分散集中上市压力,化解卖菜难、买菜贵的矛盾,促进“菜园子”、与“菜篮子”对接。
支持大中城市在确保不影响交通、市容,方便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路旁闲Z空地、停工工地、停车场或适宜市场长期经营的场所,作为过渡性临时市场或指定摆卖区。
鼓励各地根据城市不同地段不同区域居民密集度,适当加快超市、农贸市场、临时市场、小区便民店、早市、夜市等公益性市场的建设和改造。
(三)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消费者在调节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消费中,每逢重大节日,城乡居民购买力集中释放,导致部分蔬菜的价格大幅上涨,这样会进一步导致蔬菜市场的销售失调。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建议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并且倡导“节日效应”,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从而保障蔬菜价格波动的相对稳定。
总之,蔬菜的价格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价格调查报告【篇2】针对液化气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且一直居高不下的问题,根据国家、省发改委、市物价局《关于立即开展液化气价格检查切实稳定液化气价格文件的通知》和__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吉府办(__)231号文件要求,去年年底以来,__市__区物价部门为稳定市场价格,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对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稳定。
1、加强液化气价格监测,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落。
定时、定点、专人对液化气等重点商品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异动成因,判断价格趋势,采取相关措施。
2、密切配合,联合监管。
开展对瓶装液化气供应及价格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哄抬价格、短斤缺两、变相提高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价格违法行为。
在发现企业在明码标价等问题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后,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统一了瓶装液化气经销明码标价公示牌内容。
经过整顿,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均已做好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
3、将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检查与帮助整改相结合,加大对价格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
针对违规经营者,区物价局采取提醒、告诫、限期整改、规劝警示等方式方法,督促和引导其加强价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4、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公示价格动态、信息、政策,提供市场走势预测,让群众了解能源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消除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稳定群众消费心理,确保人民生活安定和价格稳定。
5、通过市、区物价部门多方努力,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13.5公斤/瓶),从价的118元/瓶装降至78元/瓶。
春节前后中心城区液化气销售价格处全省设区市中下水平,并低于新余、宜春、赣州,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1、目前,__市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居全省设区市。
联合体吉丰站、长岗路经销点自提价为78元/瓶,新深港河东自提为70元/瓶,滨江配气公司送到家82元/瓶。
因此又引起市民不满,领导关注。
当前,国际原油价由147元/桶迭至40多元一桶,欧佩克3月19日价为44.71元/桶,液化气作为副产品也由去年7000多元/吨跌至3000多元/吨。
3月19日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液化气平均价格为69.28元/瓶(13.5公斤),最低为55元/瓶。
以九江炼油厂3月13日液化气出厂价为例,出厂每吨3480元,加充装费28元吨,运费450-500元/吨,按每瓶135.公斤充装可装74瓶,每瓶成本54元,若按全省平均价格销售(69.28元瓶),应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2、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经销形成垄断经营态势。
城区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经营液化气的'公司,气站有8家,实际经营的只有2家,一是新深港,二是以吉丰气站为首(俗称联合体)的7家气站。
城区时期每天充装400余瓶,新深入港100多瓶,联合体200-300多瓶。
个体经营气站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大都是二道三道贩子手中进货,进行现金交易,没有进货发票,更没有建立进销货台帐,内部管理混乱。
3、城区液化气经销点,大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送气员的注册培训,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不同程度上给有关部门监管带来困难。
4、经销商普遍反映税负过重,质监部门收取的检测费过高,经营企业难以承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1、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
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合理设置、市场调节、服务便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液化气经营企业,使中心城区液化气经销商不少于3家,允许其跨区经销经营,合理在城区设立规范的经销网点,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局面,打破垄断,把城区液化气价格降至在合理空间,以保持价格稳定。
2、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
石油液化气属于特殊商品,又牵涉国际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群众关心、领导关注。
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站在“三保一弘扬”的高度,履行各自职责,着力加强对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单位,能减的减一点,能免的免一点,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对不能正常经营的气站,允许企业报停。
3、建章立制,规范经销行为。
为准确了解经销商场流通领域的价格情况,城区液化气各个经销网点必须建立价格报告制定,除了设立进货及销售台帐外,还必须设立物价员2-3名,每月定期向物价部门报告价格情况。
4、通力合作,加大对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的监管力度。
一营造高压政策态势为目标,建议政府牵头,在近期组织建设、工商、物价、质监、城管等部门对城区经销充装销售的液化气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违反瓶装液化气质量、重量、价格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
对基本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企业,要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要求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对向无证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使用过期钢瓶、减量充装、违规存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屡教不改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液化气充装、经营、存储的,一律依法取缔。
5、着力规范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
各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液化气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严禁短斤少两和掺杂使假,不得变相涨价和提价。
必须建立财务台帐,规范经营行为。
着力加强价格自律建设,自觉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着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调整液化气价格时,要自觉及时地做好液化气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共同维护城区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