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气预报【优秀3篇】收听天气预报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电视台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2.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3.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学媒体录像机、投影仪,卫星云图(挂图或放大的照片),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图(可制成板图、挂图或投影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制成投影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习过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况。
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降低。
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启发引导】由于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对天气进行预报。
你能说说天气预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由于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所以,天气预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板书】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录像】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教师总结】卫星云图是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
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
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在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三、天气预报图【展示图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投影片)。
【指图讲述】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
只要认识了这些天气符号,同学们就能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从而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
【练习】教师在图上任意指出某个城市的天气符号,请学生说出它的天气。
因此,认识天气符号,是读天气预报图的关键。
【板书】 1.天气符号【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4)雾、霜冻符号;(5)冷锋、暖锋、台风的符号;(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评练习情况】【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
由教师和同学们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做本节末的第1~3题。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二、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云层愈厚三、天气预报图1.天气符号2.城市天气预报图《多变的天气》教案篇二[目标预设]1、认识晴、雨、雪、雾等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引发对天气的关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气需要做合适的事情,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Ppt课件小组操作板(含晴雨雪雾符号、√×?符号、图片插槽设置等)每组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引出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以晴天为例,结合幼儿回答,ppt 出示晴天图片假如请你用一个符号来记录晴天的话,你会怎么记录?我们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记录的——出示晴天天气符号(评析:从今天的天气导入,自然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利用幼儿已有的记录经验,建立起天气与天气符号之间的联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从天气转换到符号)二、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1)认识雨天符号(如当天为雨天,与步骤一中内容互换)出示雨天符号——看到这个符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吗?(评析:利用ppt链接,设计可随机调换的符号,可结合当天的天气与步骤一中的图片内容灵活调换)(2)认识多种天气符号出示多种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雾、雪、沙尘)除了晴天、雨天,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气?从符号中你也能找到吗?有没有你看不懂的?(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图片)(评析:当幼儿对符号有了概念之后,又从符号转换到天气,从众多的符号中找出相应的天气,初步感受天气的多样)2、了解同种天气不同程度的符号(1)出示三种雨天符号为什么同样是雨天,要出现三种不同的符号?(2)除了雨天,有没有其它天气也会用不同程度的符号表示?(结合幼儿回答,ppt 展示雪、风等天气不同程度符号,拓展经验)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级的风(评析:从单一的符号到三种不同程度的符号,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递进,上一环节是不同天气的变化,这一环节是相同天气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符号→天气的转换,再次感受天气的多变。
)3、小结原来,天气的变化有这么多,有晴天、阴天、雨天,还会刮风、下雨、下雪起沙尘,同一种天气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评析:小结,将经验进行适时的提升与总结)三、合作配对图片,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1、为四种典型的天气进行生活图片配对,知道不同天气下做哪些合适的事情(1)讨论配对方法,了解合作要求①Ppt展示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这些图片表示生活中我们会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吗?②出示操作板(以晴天为例)怎样才能从8幅图中选出所有适合晴天的图片?三个人一组,该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师结合幼儿回答,梳理配对方法与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张张图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讨论,一起看;合作时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对,再检查,也可以有人负责配对,有人负责介绍;遇到有疑议的,可以讨论或者放在操作板?区)(2)幼儿三人一组,合作配对图片(评析:图片配对,截取了幼儿生活中典型的情境,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巧妙的用游戏配对的形式呈现,使幼儿在自我分析、配对的过程中获得发现,而不是机械的学习)2、交流讨论,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1)分享合作经验哪一组完成最快,你们是怎么合作的?(2)交流操作结果你们选了哪些适合X天的图?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这么选,说说你们的想法?结合幼儿回答,进行经验拓展或提升①例:晴天除了晒被子,还可以晒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都适合在晴天做?②例:雾天为什么乘船、做飞机都不适合在雾天进行?雾天为什么适合戴口罩?(3)提出疑议问题,引发幼儿思考①例:雨伞为什么晴天、雨天、雪天都适合用伞?这8幅图中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适合?(评析:交流体现了幼儿思维过程的碰撞,因为配对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所以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幼儿的不同想法,进行同伴间的经验分享。
这一过程是开放式的,对幼儿具有思考、分析、表述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3、小结原来变化的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选择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评析:适时小结,再次归纳提升。
)四、介绍极端天气,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1、介绍极端天气出示极端天气图片或播放视频剪辑——沙尘暴、台风、干旱、暴雨、暴雪、雾霾除了我们了解的天气,还有很多极端天气,你知道它们吗?2、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极端的天气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灾害,你知道会有些什么灾害吗?这么多极端天气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在极端天气里人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应对呢?变化多端的天气留给我们很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家寻找答案,明天继续交流。
(评析:从常见的天气转换到极端的天气,这是“多变”的再次递进,既链接前面的经验认知,又为后续的关注提供铺垫。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天气预报篇三一、活动目标: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