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拼音识字:7种汉字结构
从结构上说,汉字可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合体字可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等7种汉字的结构
的标准是什么……
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以下一些问题,不知该对学生怎样解释。
1.左中右结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雄”“准”是左右结构,“谁”是左中右结构,它们之间区分的标准是什么?
2.半包围结构的划分标准是什么?“皮”算不算半包围结构?
3.什么样的字的结构才是独体字?或者说,独体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如果按所有能作部首的字都是独体字的说法,那么如何解释“羽”“比”等一些典型的左右结构的字?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叫合体字。
部件如同机器上的零件,
2.一个部件被另一个部件两面或三面包围的字,属于半包围结构。
如:庆、病、旬、匡、闻、函。
“皮”是独体结构,其中的“又”是部件,但剩下的部分不是部件(不好称说或变通称说,也不能另外构字)。
其他如“发”“斤”“氏”等也都不是半包围结构,而是独体结构。
3.独体字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1)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
的。
如:“一、乙”(1画),“人、几”(2画),“口,山”(3画),“手、车”(4画)。
(2)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
如:“玉、刃、太、龙、匆”等。
(3)虽有几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贯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
如:“出、串、果、里、肃”等。
“能作部首的字都是独体字”的说法是不对的。
部首中的字大多数是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