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每题2分,共50分)1、2019年老英雄张富清进入人们的视野。
他,战争年代不畏艰难。
立下赫赫战功;他,转业后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甘于清贫,一生奉献。
其所言所行、所作所为令人慨叹,让人佩服。
由此可见,张富清老人()①坚持奋斗创造,弘扬民族精神②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自身人格③坚持价值取向,坚定文化自信④传承传统美德,示范作用深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有识之士认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违法行走的路人,不应在“礼让斑马线”的范围。
这一观点强调了公民()①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④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4、我国的养老社会服务,亟待来一场供给改革。
这体现了我国()的特点。
A.人口基数大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男女性别比失衡D.人口素质偏低5、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我国实行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法在于它()①规定了国家的所有制度和任务②集中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④是由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制定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某法院对被告人陆某故意杀人一案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陆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说明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7、“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
”这句谚语启发我们()A.集体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B.集体的力量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C.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可产生强大的合力D.集体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8、微信朋友圈曾被这样一段话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军列、军车、军机、战舰等军事设备,请不要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
你的好奇和无意可能会泄露军事机密。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部分公民缺乏国家安全意识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政府的事④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2018年9月15日和16日,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国家安全问题,披露了近一个时期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
间课情报机关通过金钱收买、网络勾联等方式,瞄准青年学生群体,从事间谍活动。
此类案件警示中学生应()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政治安全为宗旨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C.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D.健全国家安全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10、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我国每年减贫超千万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材料体现了我国()①促进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②坚持共享理念,全面实现了现代化③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尊重人权,保障公民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C.犯罪和刑罚问题D.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12、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
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A.在穿着上要赶潮流,展现青春风采B.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D.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13、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一倍。
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这告诉我们()A.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B.中国形成了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C.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D.中学生应该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代替课堂学习14、傍晚时分,小女孩因父母还没回家进不了家门,便站在工厂窗外,借着从窗内透出的一束灯光,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
小女孩的行为启示我们应该()A.克服厌学情绪和学习压力B.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念D.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15、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
生活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报警信号”。
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
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性格……这说明()A.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B.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C.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D.要完全消除负面的情绪16、《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告诉我们()A.鹦鹉和猩猩都有它们的语言B.每一种生命都有自身独特性C.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之本D.“礼”的主要表现是语言文明17、高铁霸座、拒绝查票、公交车乘客殴打司机导致公交车坠落长江等事件一再冲击人性底线。
这警示我们()A.自由是不受约束的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规则来自秩序D.做人做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18、2019年3月20日,网民魏某在网络上恶意辱骂因抢救落水女子不幸牺牲的苏州消防员刘磊,引起网友强烈愤概。
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依法对魏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经典,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④要在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摒弃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
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1、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A.人民民主专政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2、在我区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是()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③关心社会的表现,参与精神文明活动的行为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受制于人,我们要改变科技落后的状况,必须要()A.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C.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D.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4、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A.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B.它是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C.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不需要调控D.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25、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
这一做法()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③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
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从中医典籍中焕发新生的青蒿素,到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药不断老树发新枝。
但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当年屠呦呦面临研究困境时,重新温习中医古籍,传统的中医药给了她灵感。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材料二:近年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成为讲好中医药故事、展示中医药魅力的窗口,中医药这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已走向世界,“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提炼中医药不断老树发新枝的条件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请你推断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然结果。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带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迪?2、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这节课结束前,加油男孩组合三人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诵《少年自强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学习英雄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
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作自己的梦想。
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据此,某班决定举行一次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2)请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意义。
(3)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要求当代青少年怎样做?(列出两点)3、(感受社会生活明确责任担当)假期,小安一家人自驾游。
在旅途中发生的几件事给小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沙河村的一个小渡口,小安见到了“百年义渡”的传人77岁的万其珍。
老人说:“只要有一户人,我都要信守承诺,为他们摆渡.”小安深深为之感动。
旅途中,多年不见的老乡招待了这一家人,小安的爸爸要开车:坚持不喝酒。
回酒店的路上遇到某个醉驾司机被交警查获带走.小安对着爸爸连连点赞!参观港珠粤大桥是此行的重要行程,看着壮观的大桥,耳边响起当地导游的声音:“他们(大桥建设者们)不追求为个人留下什么.但追求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时代留下彰显自豪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