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的舞弊与防范措施
作者:陈学铭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5期
企业会计徇私舞弊现象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要求企业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来牟取利益,一般来说,会计人员都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效益,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的违反了法律,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同时败坏了社会的风气。
对于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严厉的手段打击。
为了从源头上制止这种行为,首先需要了解徇私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这能才能对症下药,彻底根除这种不良行为。
一、企业会计徇私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
1. 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了许多会计人员有空可钻。
目前,我国企业产权的划分不够明确。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依然有许多企业没有将这项规定落实,加之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导致这项规定形同虚设。
国家的财政部门有维护国家资产的义务,但是缺乏专业的人员执行,责任的虚置导致了管理层面出现了空缺,从而造成了管理模式无法执行下去。
这样的问题存在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徇私舞弊的现象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在企业内部,对会计的职责限定以及行为准则也没有清晰的划分。
会计行为规定中仅仅针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易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会计处理的经济事项没有明确的规定。
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对于内部会计的职责规定往往留有余地,为会计人员造假等违法行为创造了机会。
2. 内部管控措施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针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的管控措施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会计人员失职行为的存在。
如果企业重视内部管制措施的存在,对会计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能够制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企业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且安排专门的机构对各项措施的实行进行监督管理,使企业内部的制度能够切实实施。
制度的严格执行就使得会计人员发生徇私舞弊的就会大大减少,除此以外,也能规避更多的错误以及问题。
3. 经济利益的诱惑
发生徇私舞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股权变更、操纵股价以及融资等经济利益的引诱。
某些企业在上市之后为了炒作本企业的股价就会借着虚假的财务信息达到自身的目的。
公司内部的财务人员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掩盖公司的财务状况,例如通过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手段违规占用企业内部资源。
为了掩盖事实,某些上市企业还会用更加虚假的信息掩盖。
二、防治企业会计徇私舞弊行为的措施
1.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监督
首先,国家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惩罚措施,借用法律的约束力形成震慑效应。
我国目前针对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国家应当对这两部法律中的空隙进行填补,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避免出现会计人员利用法律漏洞胡作非为。
同时,建立起惩罚措施,明确规定各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一方面使得会计人员明确徇私舞弊行为引发的民事责任,徇私舞弊行为一经查出要进行民事赔偿,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行政监管,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树立会
计人员公平作业的意识。
除此以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发现徇私舞弊行为
立即上报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防止出现群体徇私舞弊的现象。
2. 完善企业内部的管控制度
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的建立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石。
企业制度对保持企业的正常管理工
作的顺利开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对内部管控制度的需要做到三个层面的控制,首先,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要达到相互制约的模式,各个部门之间不仅要相互协调,还要相互制约,避免一个部门权力过大,除此以外,还要建立举报制度,对于发现疑似出现徇私舞弊行为
的人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将该会计人员停职核实。
其次,需要做好检查工作,按照企业
内部的规定进行会计工作的检查,做好工作流程的审核。
最后,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这是保
障会计工作顺利实施。
做好三个层次的管控工作对于杜绝徇私舞弊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强化内部的审计与监督工作
改变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也是解决徇私舞弊现象的有效措施。
建立起对会计的监督职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以及会计委派制能够有效的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企业内部的审计部
门要规划好监督工作的实行,做好监督以及评价。
同时,还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发
扬部门权威,使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4. 加强外部审计与监督工作
外部审计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外部监督职能对预防造假现象
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由于会计监督职能能力范围的限制,所以需要外部部门,例如政
府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单位的协助监督。
这些单位需要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对会计行为
进行真实的评价,对会计审计结果给予公正的评判。
政府监督主要是指政府的财政部门或者审
计部门等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对企业内部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这样内部监督与外部审计
双管齐下,有效地杜绝了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徇私舞弊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提高企
业内部的防范意识,还需要内部以及外部的审计与监督。
同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机制,建立起严厉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徇私舞弊行为,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徇私
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维护人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