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

推荐关于经典的洛阳景区导游词五篇洛阳景区导游词(一)各位旅客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白云山。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以二绝四奇而著称,一绝为绝妙的地理位置,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域,集白河、伊河、汝河三源,二绝为奇特的地形,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中间形成较开阔的山中盆地,由此二绝而派生出四大奇观,一是价值连城的动植物资源,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

二是适中宜人的气候,这里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空气清新,较大的昼夜温差,使白云山在盛夏时节形成“早穿夹袄午穿纱,展如初秋夜如冬”的避暑奇观。

三是公园景色齐全,有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万亩原始林、唐代银杏林、野生牡丹园、高山杜鹃园、红桦林、白桦林、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白云洞、青蛇洞、锣鼓洞、洞天栈道、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

四是中国独特的地质公园。

白云山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白云山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2000年被评为“洛阳市十佳景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2004年又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之一。

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公园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筹建10大宾馆,完善道路及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

目前已成为中原地区旅游新热点和洛阳南线重点旅游区。

白云峰观光区有七个奇峰,常年白云缭绕,颇有仙山灵气。

主峰玉皇顶,海拔2212米,为河南最高峰之一,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是中原地区观赏云海日出的最佳去处。

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顶,可谓是“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其自然景观神秘莫测而又奇幻多变。

“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玉皇顶有1000多亩高山杜鹃林,最大的一棵杜鹃王,树围1.64米,覆盖面积25平方米,为中原罕见。

杜鹃花5—6月份开放,呈红、白、紫等7种颜色。

花开时,花香弥漫,满山遍野,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峰顶有一白蛇洞,相传为白蛇修炼之地。

山上还有一线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桥、白云洞、千年银杏、乌曼寺塔等景点。

这里峰峦叠嶂,河谷纵横、奇峰林立、悬崖峭壁、异洞幽谷、飞瀑深潭,整个地貌独特壮观,加之花草虫鸟,珍禽异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观。

这里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漫步林中,犹如碧海荡舟,驻足林中,清香沁人心脾,云动涛声起,风定鸟自鸣,配合着山泉,给人以幽深、幽静、幽暗、幽香的幽幽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洛阳景区导游词(二)今天我们云拜谒一位圣人参人,参观一处圣地,那是令世界华人崇敬向往的地方,它就是武圣人关羽的葬首处关林。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市)人。

关羽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骁勇善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五十九岁,生前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溢他为壮缪侯。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

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何其多,关羽之所以脱颖而出扬名天下,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儒学立国的国度,几千年的道德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关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撼天地泣鬼神的忠义仁勇壮歌,他的品德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契合,所以受到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的无比敬仰,成为封建社会的人伦楷模,以至于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根据礼制,皇帝的墓称陵,王侯的墓称冢,百姓的墓称坟,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

清雍正八年(1730年),关羽被封为武圣,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就有了埋葬文圣孔子的孔林和这处埋葬武圣关羽的关林了。

关林始建何时已无从稽考,现存的关林位于洛阳市南7.5公里的地方,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乾隆年间加以扩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

关林的建筑很有特色,它是按帝王宫殿式样建造的,它以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牌坊、墓家到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严谨有序,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院内800余株古柏遮天蔽日,蓊郁苍翠,掩映殿字楼阁,使关林别具林园特色。

历代碑刻100多通,成排成行,记载有关关林的沧桑岁月。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气魄宏大的关林广场。

广场中央的舞楼,是祭祀关羽时献戏的舞台。

舞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突出的部分为前台,不设山墙,从建筑形式看,它把前台的歇山式顶和后台的硬山式顶组合在一起,又在上面巧妙地加似歇山式顶,使整个建筑的外观宛如一座重榴楼阁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如此巧思设计,精妙构筑的舞楼,殊为罕见,是中国早期舞台的精华之作。

关林大门建于清代,两边的八字墙上篆书忠义仁勇4个大字,昭示着关羽精神不朽。

朱漆大门镶嵌九排九行八十一颗金黄色乳钉,标志关羽的至崇地位。

门外这对白色大理石石狮,雄健威武,是洛阳地区现存明代石狮中最大的一对。

请再往大门东西两侧60米处看,高高耸立的是对称的三门道石牌坊坊额上都是颂扬关羽的题字。

仪门为关林第二道门,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原为关林大门。

清代扩修大门后,改此门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

正门额上悬有慈禧太后所题威扬6合匾,意思是关羽的英各威震天下。

仪门檐后檐下访上绘有大幅反映关羽生平事迹的故事图等,再现了关羽当年激战沙场的生动场面。

大家注意看仪门上的乳钉只有49枚,为什么和大门不;样呢?噢,有些朋友已经猜对了,这是因明代修此门时关羽的封号还是侯爵的缘故。

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

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相传是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

西侧为关帝诗竹,宽54、高120.5厘米。

画面上有两竿竹子,一竿枝叶飘飞,宛如狂风袭竹,一竿枝叶低垂,又似骤雨落叶,所以又叫风雨竹。

这幅竹画妙就妙在全部竹叶组成了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表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由仪门到大殿之间这条长35米、宽4米由石栏板夹筑的甬道,是我国关庙中惟一的一条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关林有三个最绝妙的景观,这是第一绝。

据碑文记载,现在的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这是在洛商客捐资,依帝王宫殿式样修建的。

36根望柱上雕刻了大小104个石狮,它们分立在甬道两旁,像两列卫士夹道护卫。

这些石狮没有凶猛威严之感,个个活泼生动,逗人喜爱。

这些可爱的石狮,给关林的庄严殿宇、苍郁古柏、如林石碑平添了无限生机和温馨氛围。

洛阳景区导游词(三)今天我们云拜谒一位圣人参人,参观一处圣地,那是令世界华人崇敬向往的地方,它就是武圣人关羽的葬首处关林。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市)人。

关羽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骁勇善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五十九岁,生前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溢他为壮缪侯。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

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何其多,关羽之所以脱颖而出扬名天下,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儒学立国的国度,几千年的道德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关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撼天地泣鬼神的忠义仁勇壮歌,他的品德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契合,所以受到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的无比敬仰,成为封建社会的人伦楷模,以至于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根据礼制,皇帝的墓称陵,王侯的墓称冢,百姓的墓称坟,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

清雍正八年(1730年),关羽被封为武圣,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就有了埋葬文圣孔子的孔林和这处埋葬武圣关羽的关林了。

关林始建何时已无从稽考,现存的关林位于洛阳市南7.5公里的地方,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乾隆年间加以扩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

关林的建筑很有特色,它是按帝王宫殿式样建造的,它以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牌坊、墓家到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严谨有序,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院内800余株古柏遮天蔽日,蓊郁苍翠,掩映殿字楼阁,使关林别具林园特色。

历代碑刻100多通,成排成行,记载有关关林的沧桑岁月。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气魄宏大的关林广场。

广场中央的舞楼,是祭祀关羽时献戏的舞台。

舞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突出的部分为前台,不设山墙,从建筑形式看,它把前台的歇山式顶和后台的硬山式顶组合在一起,又在上面巧妙地加似歇山式顶,使整个建筑的外观宛如一座重榴楼阁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如此巧思设计,精妙构筑的舞楼,殊为罕见,是中国早期舞台的精华之作。

关林大门建于清代,两边的八字墙上篆书忠义仁勇4个大字,昭示着关羽精神不朽。

朱漆大门镶嵌九排九行八十一颗金黄色乳钉,标志关羽的至崇地位。

门外这对白色大理石石狮,雄健威武,是洛阳地区现存明代石狮中最大的一对。

请再往大门东西两侧60米处看,高高耸立的是对称的三门道石牌坊坊额上都是颂扬关羽的题字。

仪门为关林第二道门,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原为关林大门。

清代扩修大门后,改此门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

正门额上悬有慈禧太后所题威扬6合匾,意思是关羽的英各威震天下。

仪门檐后檐下访上绘有大幅反映关羽生平事迹的故事图等,再现了关羽当年激战沙场的生动场面。

大家注意看仪门上的乳钉只有49枚,为什么和大门不;样呢?噢,有些朋友已经猜对了,这是因明代修此门时关羽的封号还是侯爵的缘故。

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

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相传是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

西侧为关帝诗竹,宽54、高120.5厘米。

画面上有两竿竹子,一竿枝叶飘飞,宛如狂风袭竹,一竿枝叶低垂,又似骤雨落叶,所以又叫风雨竹。

这幅竹画妙就妙在全部竹叶组成了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表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由仪门到大殿之间这条长35米、宽4米由石栏板夹筑的甬道,是我国关庙中惟一的一条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关林有三个最绝妙的景观,这是第一绝。

据碑文记载,现在的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这是在洛商客捐资,依帝王宫殿式样修建的。

36根望柱上雕刻了大小104个石狮,它们分立在甬道两旁,像两列卫士夹道护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