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文明单位测评体系
测评单位(全称):
测评总分:
测评组负责人签名:
和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说明
一、地区级文明单位的定义
地区级文明单位是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单位。
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各种荣誉称号中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
二、具备以下条件可申报地区级文明单位
1、近年来,业务工作在本系统(行业)处在前列,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获得地区级文明单位或连续保持两年以上县(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
2、申报单位应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
3、创建工作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内涵,持续有效地开展“五个一”(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道德建设。
4、建立创建文明单位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做到组织领导、人员机构、管理协调、资金投入、检查监督和奖惩激励“六到位”。
三、申报前三年,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文明单位
1、领导班子成员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2、干部职工违法犯罪;
3、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不达标;
4、发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等“三非”、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影响民族团结的案(事)件;
5、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等;
6、违反计划生育法;
7、在绩效考评(业绩考核)中排名靠后。
四、地区级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的内容及测评方法
测评体系由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组成,其中基本指标包括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族团结和创建活动,共设置21个测评标准;特色指标包括获得荣誉和创建工作创新。
测评方法如下:
1、听取工作介绍:主要领导脱稿介绍工作情况,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2、问卷调查:发放问卷,了解民意;
3、实地察看:“道德讲堂”开办情况和本测评体系中涉及实地察看的内容;
4、网上材料审核:通过网上审阅的方式,查看申报前一年的电子版档案。
不需制作纸质档案以及专题片、画册、相册等。
在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单位绩效考核(业绩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等方面,需提供是否合格的证明材料。
五、分值构成:总分为100分,其中基本指标90分,特色指标10分,测评结果85分以上(含80分)为测评合格。
一、基本指标
测评内容测评标准测评方法单项分值测评得分
Ⅰ-1 道德建设︵28 分︶Ⅱ-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道德建设,培育新疆精
神,发扬和田优良传统。
每年开展“和田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月”活
动,以月促年,不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
范,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查看以“建设月”为载体,开展道
德宣传和实践活动的文字、图片材
料。
5分
Ⅱ-2、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选树、学
习、宣传活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激励干部职工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查看先进典型评选安排、表彰决定
及学习、宣传活动的文字材料。
5分
Ⅱ-3、突出“四德”主题,开展以道德讲堂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
活动(简称“一堂”),且要长期抓、常态化。
实地察看道德讲堂的开办情况(主
题突出;流程规范;道德文化氛围
浓厚)。
5分
Ⅱ-4、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简称“一队”),本单位志愿者人
数占总人数比例≥30%,坚持开展以“三关爱”为主题的志愿服务
活动。
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关爱他人、关爱
社会的公益活动。
1、查看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活
动、加强管理等文字、图片材料;
2、问卷调查。
5分
Ⅱ-5、运用网络、手机等形式,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简称“一
传播”),在本单位内外设有“遵德守礼”提示牌和“讲文明树新
风”公益广告宣传牌(简称“一牌”)。
1、查看开展传播活动的文字材料;
2、实地察看本单位“一牌”的布
置情况。
4分
Ⅱ-6、倡导“节俭、卫生、安全、健康”的生活理念,开展以“不
剩饭、不剩菜”为主要内容的文明餐桌行动(简称“一桌”)。
1、查看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的文
字、图片材料。
2、单位有食堂的,要实地察看。
4分
测评内容测评标准测评方法单项分值测评得分
Ⅰ-2 文化建设︵18 分︶Ⅱ-7、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机关、企业、校园等文化建设,努
力提高干部职工文化素养,凝聚干部职工精神力量。
查看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成效等文
字、图片材料。
4分Ⅱ-8、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制订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的方案,有必
读书目,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查看读书学习方案、必读书目和开展
学习交流活动等文字、图片材料。
3分Ⅱ-9、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古尔邦节、
诺鲁孜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查看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和节日民俗活
动及节日环境布置的文字、图片材料。
3分Ⅱ-10、加大投入,建有图书、报刊(电子)阅览室、健身娱乐室等
文体活动场所,配有设备、器材,且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实地察看阅览室、健身娱乐室及阅读、
使用情况。
4分Ⅱ-11、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全民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全员参与的文体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
1、查看文体活动实施方案及文体活动
的文字、图片材料;2、问卷调查。
4分
Ⅰ-3
民族团结︵21 分︶Ⅱ-12、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中国梦、新疆“三史”和“四个
认同”的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
动,促进各族干部职工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推动各民
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查看宣传教育活动的措施及成效的文
字、图片材料。
5分
Ⅱ-13、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广泛开展“爱国守法”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文
字、图片材料。
5分
Ⅱ-14、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健全长效机制,并坚持以月
促年,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
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查看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安排及总结
等文字材料。
5分
Ⅱ-15、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积极开展民族
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选树、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干
部职工平等、团结、友爱、互助蔚然成风。
查看本单位获得县(市)以上民族团
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的命名文件
(或由本单位提供开展创建活动、评
选表彰等方面的文字材料)。
6分
测评内容测评标准测评方法单项分值测评得分
Ⅰ-4
创建活动︵23 分︶Ⅱ-16、实施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的方针,领导班子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作用。
在测评前一
年,上级主管部门对领导班子的年终考核合格。
提供上级主管部门对领导班子考核
结果的文字材料。
4分
Ⅱ-17、制定创建文明单位年度计划,将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考核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表彰。
查看本单位创建工作年度计划及
“四同”情况的文字材料。
3分
Ⅱ-18、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并
实行约谈和末位退出制,加强单位内部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
查看本单位内部创建评选办法、命
名表彰决定及约谈、末位退出情况
的文字材料。
4分
Ⅱ-19、落实卫生、绿化责任制,办公楼院、宿舍庭院内外环境清
洁整齐,实现绿化、净化、亮化、美化。
1、实地察看室内外卫生和“四化”
情况;
2、问卷调查。
4分
Ⅱ-20、强化属地管理意识,发挥本单位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当地
创建文明城市(县、县城)、文明乡镇(村)和城乡共建、社区共
建、军民共建等活动。
查看县(市)文明办提供的参与当
地各类创建活动的认定材料。
4分
Ⅱ-21、建立测评前一年的创建工作档案,依照本《测评体系》四
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电子版体现。
网上审阅档案材料。
4分
二、特色指标
序号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测评得分
1 获自治区或地区级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每获一人,地区级加0.5分,自治区级加1分,
共6分。
2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民族团结、文化
建设和单位内部创建等方面创造性开展工作运用新载体、新形式,内容丰富,且成效显著,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