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分层作业(解析版)一、夯基达标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A.庄园B.城堡C.侯国D.教会【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所以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显著特色,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本题体现在具体时空下客观分析历史事物,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2..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A.罚金B.劳役C.徭役D.兵役【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故A符合题意;BCD不属于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将历史事实并列,了解不同方式和不同领域的联系,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3.下图是西欧中世纪时期“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A.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B.耕种自己的份地C.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D.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答案】A【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由此可见,“劳动中的农奴”的“劳动”主要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故A符合题意;耕种自己的份地属于农奴的劳动,但不是主要的。
故B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是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了解具体的史实;考查“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4.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A.自留地B.公用地C.直领地D.份地【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时期,西欧庄园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的土地称“直领地”,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农业合作化以后,为照顾社员分配的长期使用的少量土地;B项是西欧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D项是西欧庄园佃户的土地。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里的佃户包括()A.农民和农奴B.农民和市民C.外邦人和奴隶D.市民和农奴【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佃户是庄园里的主要劳动者,故选A项;市民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不属于佃户,故排除B项;佃户外主要指的是农民和农奴,不包含外邦人,故排除C项;市民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不属于佃户,故排除D项。
6.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
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
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
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什么是“份地”。
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答案】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公用地”。
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答案】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包括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司法权。
领主或他的管家。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司法权。
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庄园法庭。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二、培优促能1.中古时期西欧的“Manor”有大块的土地,在土地上耕作的劳动者被称为“农奴”。
对英文单词“Manor”解释正确的是()A.郡县B.庄园C.诸侯国D.城市【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西欧中世纪乡村一种新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讲述了主角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幻想自己成为中世纪骑士而做出种种荒唐行为的故事。
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下骑士制度的产物,它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而繁荣,随着庄园经济的衰微而走向终结。
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r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
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是()A.政教合一的单位B.封闭的作坊C.两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独立的自给自足经济和政治单位【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r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经济和政治单位,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政教合一的单位、封闭的作坊、两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3.如图为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所有土地B.庄园通常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生产C.其生活用品基本全部需要市场购买D.人们常说“庄园的空气使人自由”【解析】依据“中世纪欧洲庄园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庄园是封建主的田产经营组织。
是西欧中世纪前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跟小农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封建主榨取农民的基本单位。
庄园内,包括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在内的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全部土地,通常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故正确答案为A。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
B不符合题意;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C不符合题意。
人们常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A。
4.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C.庄园法庭定期开庭,地点在庄园法庭内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现代法院那样随时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故C在庄园中的农奴最不可能遇到,符合题意;庄园中的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故A在庄园中的农奴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庄园中的佃户拥有份地的使用权,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故B在庄园中的农奴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故D在庄园中的农奴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成员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故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的处罚方式是罚金。
故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的法律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故C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故D 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欧洲中世纪简史》中写到:“中世纪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这反映了西欧庄园()A.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B.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C.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D.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组织形式【答案】C【解析】根据“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可得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较少与外界沟通交换,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是农村的基本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材料只涉及到庄园的经营形态,排除AB项;材料不能证明庄园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组织形式,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