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总结_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育总结_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我们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从而为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乐于去做、去探索、去发现、去钻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健康、不违法,就要让孩子大胆地去做,并积极地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我们应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那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发生在同事身边的真实事例,使我感触颇深:同事的外甥小的时侯是个能说会道、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可是由于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于孩子的要求、兴趣不能加以正确地引导、支持和鼓励,而是让孩子根据家长的意愿,沿着家长铺设的道路前进,否则就轻则呵斥,重则打骂。

致使孩子长大后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表达自己、凡事沉默以对的人,父母后悔莫及……
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正是因为父母漠视于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抹杀,长此以往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愿望说出来也没有用,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会换来父母的呵斥、责怪,因此拒绝和父母沟通。

错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致使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而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在教育中的欠缺与不足,不断充实自己,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孩子茁壮成长。

二、从一日生活的环节出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参与、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1、合理利用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自由创作、自由发挥、自由探索、自由发现的小天地,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又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各种区域活动材料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富于操作性而深受各年龄段孩子的喜爱。

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从幼儿实际出发,设定一些直观、新颖、安全、简便、又易于幼儿操作的区域活动项目。

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区域活动中养成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例如:通过积塑区的拼插活动,可培养孩子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图书区可培养孩子安静看书、认真专注的良好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