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断口分析(前言、第一章)

材料断口分析(前言、第一章)


27
第一章 金属的断裂
§1 断裂分类
§2 断口三要素 §3 断裂过程 §4 断裂强度
28
§1
断裂分类
1、断裂性质 塑性断裂: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呈暗灰色纤维状
脆性断裂: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为光亮的结晶状,
较平整 一般地:断面收缩率<2-5%称之为脆断,这种材料称为脆性材
料,反之成为韧性材料。
( 3)
52
当晶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很小的变形,原子面就发生分
离,这时分离过程所作的功,应等于形成两个新表面所需要的
能量。形成单位裂纹表面外力所做的功应为σ-x曲线下所包围 的面积。根据能量守恒:
2 dx
2 0


2
0
2 x m sin dx m cos 2
超高强钢等,也就是只适用于那些裂纹尖端塑性变
形功可以忽略的情况。
② 对于一些断裂前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金属,为
了采用Griffith判据,需修正
2 E ( u p ) c a
1/ 2
up为塑性变形功
60
③ Griffith判据只是个必要条件,但它不是个 充分条件,因为当裂纹满足能量条件时,裂 纹尖端应力并不一定等于σm;
同号位错聚集
48
裂纹扩展两阶段:
亚稳扩展:裂纹自形成而扩展至临界长度的过程
特点:扩展速度慢,停止加载,裂纹停止扩展
裂纹总是沿需要消耗扩展功最小的路径,条 件不同,亚稳扩展方式、路径、速度也各不相同 失稳扩展:裂纹自临界长度扩展至断裂 特点:速度快,最大可达声速;
扩展功小,消耗的能量小;
危害性大,总是脆断
注意:通常解理断裂总是脆性断裂,但脆性断裂不一定是解理断裂
33
剪切断裂: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而造成的滑
移面分离的断裂。它包括:
滑断(纯剪切型断裂)——纯金属、单晶体金属。断口呈锋利楔形或刀尖形 微孔聚集型断裂——大多数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
34
5、其它
应力状态:静载断裂(拉伸、剪切、扭转) 动载断裂(冲击、疲劳) 裂纹扩展速度:快速断裂(拉伸、冲击) 缓慢断裂(疲劳)
57
讨论:
c
1. 在脆性材料中,裂纹扩展所需的 应力与裂纹半长的平方根成反比,
裂纹越长,越容易失稳。
2. 如外加应力不变, 而裂纹在物 体服役时不断长大,则当裂纹长大

a
ac
2 E s
2
也达到失稳扩展的临界状态。
58
3. 比较σm和σc
E 1/ 2 m ( ) a0
m a c a0
41
裂纹扩展方向的确定: ①纤维区指向剪切唇
②放射条纹的发散方向
③板状样呈现人字纹(chevron pattern) 其反方向为 源扩展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
§3、断裂过程
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亚稳扩展(亚临界扩展阶段) 失稳扩展
43
裂纹形成的位错理论 (裂纹形成模型或机制) 1、位错塞积理论—stroh理论 2、位错反应理论—cottrel理论 3、位错墙侧移理论 4、位错交滑移成核理论
材料断口分析
潘清林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1
断 裂 现 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断裂:材料在特定条件(σ、T、介质)下分成两个或 几个部分的现象。 或具有有限面积的几何表面发生 分离的过程。 断口:断裂后的自由表面或横截面。 断裂与断口的关系:
2、韧性断裂(滑移分离)
3、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 4、沿晶断裂
5、环境断裂(SCC、氢脆、蠕变等)
6、疲劳断裂 7、工程实际断裂分析(材料加工、P/M)
8、断口分析技术
26
四、教学方法、教材与参考书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教材:崔约贤编著:《金属断口分析》,哈工大出版社,1998
参考书:上交大,《 金属断口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哈宽富著, 《 断裂物理基础》,科学出版社,2000 金属损伤图谱(An Atlas of Metals Damage)
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界处发生的过程 穿晶断裂:裂纹萌生和发展是在晶粒内部处发生的过程
穿晶断裂可以是韧性的(微孔聚集型断裂),也可以是脆性的(解理 断裂、穿晶应力腐蚀断裂)
沿晶断裂多为脆断(氢脆断裂),少数为韧性断裂(高温蠕变断裂)
31
3、断裂方式 正断:断裂的宏观表面垂直于σmax方向,断口较平 整。电子图象可能出现韧窝花样、河流花样 切断:断裂宏观表面平行于τmax方向。 断口宏观形貌为抛物线状的韧窝花样
m sin
其中:
2 x


σm理论断裂强度 x为原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a-a0
当 x很小时, sinx=x, 则:
2 x m
(1)
51
当 x很小时,ε和σ之间仍符合虎克定律,则:
x E E a0
由(1)、(2)式可得:
( 2)
E m 2 a0
38
二、断口三要素的分布类型
①F、R、S ②F、S——160℃光滑园柱拉伸试样断口 ③R、S——低合金钢在-160℃条件拉伸或冲击断口
④S——纯剪切型断口或薄板拉伸断口
39
三、影响因素
1、试验温度 T ↓, 2、试样尺寸 t↑, 3、试样形状 F↓ S↓ R↑ F↓ S↓ R↑
试 样形 状
40
四、断口三要素的应用
脆断是一种突发性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没有明显的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29
脆断的特点:
1、断裂时承受的工作应力很低,一般低于σ0.2 2、裂纹源总是从内部的宏观缺陷处开始 3、T↓,脆断倾向↑ 4、断口平齐、光亮,且与正应力垂直,断口上常 呈人字纹或放射性花样
30
2、断裂路径
2 x

2 0

代入(3)式得:
2
m
m
1/ 2
E m a0
理论断裂强度 (4)
53
对于 α-Fe
γ=2000erg/cm2 E=2×1012达因/cm2
a0=2.5×10-8cm
代入(4)式: σm=4×1011达因/cm2≈1/5E
1 1 一般固体材料 m ( ~ ) E 5 10
根据断口三要素可以判断裂纹源的位置及宏观裂纹扩展方向 裂纹源的确定:
①利用纤维区,通常情况裂源位于纤维区的中心部位,因此找到纤维
区的位置就找到了裂源的位置; ②利用放射区形貌特征,一般情况下,放射条纹的收敛处为裂源位
置;
③根据剪切唇形貌特征来判断,通常情况下裂纹处无剪切唇形貌特 征, 而裂源在材料表面上萌生。
49
第四节 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σf : 指原子面发生分离时所需要的真应力
大小。 T , f
一、理论断裂强度σm
1、定义:如果一个完整的晶体,在拉应力作用下, 使材料沿某原子面发生分离,这时的σf就是理论断 裂强度。
50
2、断裂强度计算

a0
假设原子间结合力随原子间距按正弦曲线变化, 周期为λ, 则:
5、同号刃位错聚集成核理论
44
位错塞积理论—stroh理论
问题:①裂纹形成只与外加切应力有关,而与应力 状态无关,与实际不符; ②未考虑第二相粒子的影响。
45
位错反应理论—cottrel理论
问题:未考虑材料中的第二相粒子,因它们 的形状和分布影响断裂性质
46
位错墙侧移理论
47




位错交滑移
延迟断裂(SCC、氢脆)
断裂能量:低能断裂(结晶学断裂) 中能断裂 高能断裂(非结晶学断裂)
35
§2 断口三要素
一、断口三要素的内容与特点 光滑园柱形试样的拉伸变形过程: 均匀变形——缩颈——断裂(杯锥状断口)
cup and cone
36
断口三要素
37
三要素:
纤维状区(fibrous zone);放射状区(radial zone);剪切唇区(shear lip)
阻力:
裂纹形成时新增的表面能 W 2 2 a 2 U e a E
W 22a 1 4a
此时物体中的总能量变化为
u W U
e
4a
2 a 2
E
由图可知: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ac时,总能量变化达到极大值。
根据求极值的方法,可求出带裂纹的断裂强度σc
④ 对于一些不存在原始裂纹的金属,Griffith 公式无法解释实际σf低的原因。
61
而实际材料的 f (
1 1 ~ ) m 小2~3个数量级 10 100
f m
材料中存在原始裂纹、缺口、夹杂物等缺陷, 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达到σm 而断裂
54
二、Griffith 缺口强度理论
A.A.Griffith为了解决 σm比σf 值大2~3个数量级的问题,早在
1920年就提出了缺口强度理论。
24
二、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①寻找断裂原因; ②分析研究断裂机理;
③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意义: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损失;
提出改进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25
三、主要内容
1、金属断裂(类型、过程、机理、形貌特征、实例) 2、断口分析方法和技术 3、断裂失效分析 具体分八章: 1、金属的断裂(类型、断口三要素、过程、断裂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