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教学课件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 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 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 殖隔离。
例:马与驴的生殖隔离



例:虎狮兽
• 在自然界,同一物种的个体并不都是生活在一 起的。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因素 障碍使每一个物种都是被分隔成一个个或大或 小的群体,这些群体就是不同的种群。
SS Ss
10% 20%
ss
S s
70%
20% 80%
65.6%
23% 77%
60.9%
26.1% 73.9%
56.1%
29.3% 70.7% 升高 降低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种群产生 变异(不定向)
生物朝一定 方向进化
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淘汰 有利变异积累
种群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1、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没有科学的解释。
二、自然选择学说
1、学说的核心内容 (1)过度繁殖 (2)生存竞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喜爱的 科学,这位19世纪伟大的博 物学家、生物学家逝世时73 岁
1、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但是自然界中 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有人计算过,如 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 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2、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第二节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 : 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繁殖并产生
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 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地理隔离: 东北虎和华南虎 生殖隔离: 马和驴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推论3: 有利变 异逐代 积累, 生物不 断进化 出新类 型
总结: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①过度繁殖---选择的条件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基础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物进化有什么规律?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拉马克(marck)
1744 — 1829
拉马克: 法国博物学家,最先提 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 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他一生勤奋好学,坚持真 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物 种不变论者进行了激烈的斗 争,受到了他们的打击和迫 害。一生是在贫穷与冷漠中 度过,晚年双目失明,病痛 折磨着他,但他仍顽强地工 作,借助幼女笔录,坚持写 作,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生物 科学的研究上。
夏天的雷鸟
你能找出我在哪儿?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 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 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箭 毒 蛙
拟态: 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 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 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 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
竹节虫
枯叶蝶
我像树叶吗?
这是花吗?
我在哪儿?
是枯叶吗?
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
归纳: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变异是不定向的
种群中出现大量 可遗传的变异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美丽的曼彻斯特
工业革命中的英国
尺蠖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3、遗传和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具 有不定向性 有遗传物种才能稳定存在;有变 异生物界才会绚丽多彩,即世界上 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这种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而非按需 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如生物变异 产生的后代,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 境,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生物进化理论
原因:适应不同的食物(如大小不同的种子、仙人掌和昆虫)。 区别:喙的形状和大小
若亲代昆虫中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种群数量足够大,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 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自然选 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⑤也没有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 则亲代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A、a两种
亲代 基因型 频率 基因频 率 AA Aa aa A a 30% 60% 10% 60% 40% 且A、a两种配子的比例为60%、40%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36% 36% 36%
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 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 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 理隔离。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
地理隔离 无生殖隔离
两个鱼塘中的鲤鱼
例:不同“人种”
世界各 地的人虽然 各有不同, 但他们之间 可以彼此通 婚,并且产 生可育的后 代。因此, 全世界的人 在生物学上 属于同一个 物种——智 人。
以个体为单位
性状水平
以种群为单位 分子水平(基因)
物种渐变形成
意义: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共同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一对家蝇繁殖一年,若每代1000个卵, 如果后代不死亡,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 覆盖2.54cm之厚。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一对夫妻 最多的能产生十几个子女。若以每对夫妻 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 每隔50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只需数百年 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 这是不可能的!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 很多很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 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4、适者生存 生物体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其 中有利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的变 异遭受淘汰,出现适者生存。
由此可见,变异是随机的,是没有方 向的只有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才能保存 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
即:不定向变异→定向自然选择→适应环境
多彩的生物适应现象
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
冬天的雷鸟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内容: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 生物进化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 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核心要点: ①是“用进废退”; ②是“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 用进废退是指一种动物由于若干世代中经 常使用某器官,就会使该器官得到发展; 或者历代少用甚至不用某器官,就会使该 器官退化以致完全丧失。
生物进化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 的原因: 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怎样解释长颈鹿 为什么脖子长?
实例
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
生物进化过程
变异是不定向 个体差异 生存斗争
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 有短颈短前肢的
缺乏青草的环境下
长颈长前肢生存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逐代遗传积累 适应环境新类型
自 然 选 择
逐代选择
现代长颈鹿
2、局限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自学第二节,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发展 完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局限:没有阐明遗传和变 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的作 用机理
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
2、种群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 3、基因频率: 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 100%
4、基因型频率: 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数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
× 100%
亲代 基因型 频率 基因频 率 AA Aa aa A a 30% 60% 10% 60% 40% 子一代 36% 48% 16% 60% 40% 子二代 36% 48% 16% 60% 40% 子三代 36% 48% 16%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 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 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 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 108 = 2 ×107 个体 种群
2、生物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斗争,以及
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 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 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
(食物、水、空间、配偶、阳光等)
★生存斗争产生的结果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对生物个 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生存斗争范畴 ①种内斗争 ②种间斗争 ③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斗争
实例解说:
环境变化→鹿的祖先需要变化→ 因此习性改变→ 颈的形态构造、机能发生改变→由此长颈鹿进化 形成(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定向变异)
2、历史贡献与局限性:
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人 们信奉神创论的时代是有进步意义的。
生物进化的原因--①用进废退和②获得性遗传 (缺乏事实依据,主观推测)
某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 因位a,随机捕捉其中的100个个体,调查发现 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 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