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中介学复习资料

金融中介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金融中介:为从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

2.贷者逆向选择:贷款人极可能根据有限的信息,把贷款发放给那些借款特别积极但信用
风险很高的借款人的行为。

3.借者的道德风险:在交易过后,借款人不按申请是的承诺使用资金而从事高风险的投机
活动的行为。

4.交易成本:在交易过程中,双方为了达成有关协议或执行相关活动而花费的成本。

5.关系型银行业务:基于长期隐性契约关系上的银行业务,主要指基于长期隐性契约关系
的贷款业务。

6.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或者服务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平均成本下降的特征。

7.范围经济:指随着企业经营范围和产品组合的扩大,企业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特征。

8.全能银行制度:指一种金融机构可以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甚至可以经营商业业务,参股
或控股非金融机构。

9.分离银行制度:指一种金融机构不能同时经营银行、证劵或保险业务,也不能经营非金
融业务,或参股非金融企业。

10.信用风险:债务人不愿意或缺乏能力偿还债务,使债权人承受有关的损失的风险。

11.最惠国待遇:指一国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一个缔约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
策的待遇,则该国也必须无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国同样的待遇。

12.国民待遇:指外资金融机构在市场进入、金融服务产品的提供、金融服务的环境等方面,
要受到与国内金融机构一样的平等对待,否则,就认为是岐视。

13.负债业务:指商业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活动,形成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资金基
础,也是保证商业银行生存以及发展的关键业务。

14.资产业务:指对负债加以运用的业务,是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

15.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银
行资产负债总额,但可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各种业务经营活动。

16.侠义的表外业务: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与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业务和负
债业务联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简答题
1.金融中介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金融中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及其作用;金融中
介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及演进原理;金融中介与金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原理、业务运作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及发展规律;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化趋势下金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及金融稳定机制;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趋势等。

2.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不对称信息、
转移与管理风险。

3.关系型银行业务的成本:软预算约束和套牢。

软预算约束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银行和企业
之间的长期关系使得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需求约束缺乏刚性。

套牢问题产生于长期银企关系中银行对企业专门信息的垄断。

4.关系型银行业务的收益:1、有利于银行和借款人之间信息交换的PARETO改进。

2、能
进一步改善金融交易。

表现如下:1、长期关系下的贷款契约更具有灵活性。

2、关系型贷款契约可以包括更多的条款,而这些条款可以更好地控制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地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

3、关系型贷款契约往往包括抵押品要求。

4、长期隐性契约关系可以实现贷款契约中贷款条件的跨期平滑。

5.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劵业务整合的模式:分别是全能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

在全能银行模式中,银行有完全的自由度整合投资银行业务。

在银行控股公司模式下,证劵部门是银行的子公司,证劵部门的资本是银行资产的一部分,在有限责任制下,银行的最大损失是对证劵部门的投资。

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银行部门和证劵部门是金融控股公司下两个平行的子公司,证劵部门的资金是金融控股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在银行和证劵部门之间存在控股公司这个缓冲,银行部门与证劵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简介的。

6.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分类:以金融中介机构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的性质和在金融活动中所
起的具体作用,可分为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投资类金融机构、保障类金融中介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中介机构。

7.我国目前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划分:1、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

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
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金融资产管理管理公司等。

2、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

包括证劵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

3、保障类金融中介机构。

包括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等。

4、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中介机构。

主要有资信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8.金融中介机构区别于一般产业机构的特征:1、金融中介机构经营的师特殊的商品――
货币和信用业务。

2、金融中介机构的各种业务活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特殊的影响。

3、金融中介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较大。

(信用、市场、操作风险)
9.金融中介机构的部门设置: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其部门设置明显区别于一
般性产业组织机构的部门设置。

特色部门主要包括:资本管理部门、流动性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各类与业务、产品有关的业务部门。

10.金融控股公司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资金的集约化经营,实现资源共享;并且使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内部各个子公司的优势,实现资金的横向流动,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2、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资金实力与资本总量,并发挥资本的多重财务杠杆作用。

3、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4、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
高金融机构抗御风险的能力。

缺点:1、容易形成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垄断。

2、在业务决策以及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各个子公司或者部门之间有时难以协调。

3、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金融控股公司存在一些特定的金融风险。

11.金融中介机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1、银行法:是调整银行组织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2、货币法:是关于货币的种类、地位、发行、流通及其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证劵法:是调整一国证劵发行和流通中发生的资金融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票据法:是规定票据的种类、形式、内容、以及调整票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保险法:是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信托法:是调整金融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

7、金融租凭法:是调整融资租凭关系的法律规范。

12.金融中介机构基本的业务活动遵循的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3.金融中介机构的行为所遵循的四原则:诚信原则、保密原则、禁止性行为原则、资格认
定原则。

14.WTO基本原则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具体体现:1、市场准入原则。

2、最惠国待遇原则。

3、
国民待遇原则。

4、透明度原则。

5、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的原则。

6、逐步自由化的原则。

15.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承诺:1、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

2、证劵业对外开放的承诺。

3、保险业开放的承诺。

4、透明度方面的承诺。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表外业务)。

17.金融中介机构组织结构设置的基本模式:包括U型结构、H型机构、M型结构以及矩阵
机构。

论述题
1.我国银行业应如何应对银行并购?
2.在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的争论?
消亡论:1、吸收存款的竞争。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各种机构投资者逐渐兴起、发展和壮大,人们的资金投向有了更多的选择,投资渠道也更趋多元化。

由此,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资金来源开始相对减少。

2、发放贷款的竞争。

近年来,企业的融资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不再依赖银行、并讲其作为信用的主要来源,而是更多地通过发达的证劵市场来获得所需资金,从而相对减少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3、转账结算的竞争。

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在支付系统中的这种优势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

此外,金融体系的自由化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银行作为特殊行业和经营特殊产品的特殊地位受到挑战。

银行仍具生命力:1、根据货币金融学的理论,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转账结算体系创造了流通的信用货币。

2、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支付系统的核心。

3、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银行体系的资金,涵盖处于银行体系中的各种货币资金。

商业银行要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提供货币资金转账结算服务,因此,商业银行的资金试题始
终都是处于银行体系之中的。

4、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表现在:1、商业银行提供的是一种稳妥的、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资金融通方式。

2、商业银行能够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