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窒堂企对语文差异化教育的探索。
林光亮(福建省莆团第十中学,福建莆田351146)【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注重差异化教育。
但如何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之处,针对他们的差异分别进行教育以及怎样组织有差别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得到结论和过程,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学展开论述,分析研究,希望能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差异化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2)6一0103一0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认识水平是相差甚远的,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尽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成功和乐趣。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性、能动性,使每个学生的特色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体验到语文学习过程的乐趣,同时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教育。
差异化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并尽量通过教育使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均能在差异化教育中受益。
实施语文的差异化教育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让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幸福,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为此本文就差异化教育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探讨不同的教育策略,希望能对语文课改提供一些参考。
一、差异化分组在语文教学中,差异化分组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在某个方面呈现出的群体性特点进行分组编排,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记录他们的学习成绩,逐个讲解等。
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质进行分组,例如有的学生理性分析能力较强,对理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突出,但对于语文的理解和学习存在不足;有的学生感性思维发达,情感领悟能力比较突出,语文学习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以此为据作为差异化分组的依据。
也可以按照他们对语文的喜爱程度进行分组,比如对待语文课兴趣特别浓的,课堂表现非常积极的可划为一组,兴趣一般,课堂表现并不明显的划为一组,各种表现均不令人满意的划为一组等。
也可按照语文成绩进行分组等等,总之,分组是为了找到学生的特点,[作者简介]林光亮,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教师。
按特点开展教学是差异化教育的第一步,在差异化教育中只有分好组,才能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二、差异化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育,不但要体现在学习方面、纪律方面、时间方面、措施方面以及思想方面,还应该将学生的要求差异化。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要求,例如对待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提出比一般学生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保证要求的合理性,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固定下来。
对待成绩和课堂表现一般的学生,应以对比的方式找到他们比优秀生差的原因和比后进生好的原因,积极因素应提出表扬,并充分发挥;消极的方面,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对待比较差的学生,应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和习惯为主要突破口,在管理时重点予以关注。
4具体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靠他们现有的知识,提出区别差异化的要求,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差异化,课堂提问也要分别进行,并且在作业批改中突出对后进生的关注,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提出预设。
例如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优等生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完整表述,在作答规范和条理化上要求比较高,后进生的要求要视情况而定,完整复述就可以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改变传统的所有学生做同一份作业的模式,可以有必做题和选做题。
例如在作文训练方面,可给男生布置短小的观察周记,记下感知的事物,训练其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而对于女生可写容量广,综合性强的周记,更多训练她们归纳自己的思想,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三、差异化辅导根据新课改要求,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应具有的识记能力、认识能力、阅读能力、筛能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下转第119页)心。
心小万方数据堕窒堂叠阶段所做的准备活动。
四、进行多样的口语练习活动要上好日语口语课,除了需要合理利用口语教材以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日语口语练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会话练习,学生在看图说话过程中将自己看到、听到和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新结构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掌握了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课堂提问也是口语教学的常用模式。
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的巧妙提问,可以使学生有所发现和领悟,换句话说教学提问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同时还可以将讨论式教学引进口语课堂教学。
讨论活动形式多样,如个人发言、分组讨论、集体讨论以及主题辩论活动。
这些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锻炼个人日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努力提高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个人发言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发言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很多的语法及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这时候教师不应当立即指出,这样做会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打断学生的发言思路。
教师应当从语言及表情各个方面给予鼓励与肯定。
发言话题也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发言的话题。
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喜好以及了解的知识面范围不同,所以在发言时会有各自擅长的方面。
在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想法之后,可以进一步开展分组讨论以及集体讨论,与个人发言相比,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能使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语言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相互交换学习方法。
话题讨论相对于普通的口语练习来说更具有针对性,通常效率也更高,对口语水平的提高也更快。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方面的指导,要合理利用口语教材,除此以外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1]郭萍.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下口语教学方法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2]张彦萍.浅谈日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3]张金艳.以多样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12,(01)(上接第103页)括能力等等方面的能力会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既然存在差异,对学习的需求自然也就会层次不齐。
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学”和“想学”的心,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差异化的辅导,通常使用的是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幸福。
差异化辅导重点要在后进生身上下足够大的力气,提供各种机会培养后进生的成就感。
要求教师布置能与后进生学习相适应的差异化的课前预习,在作业批改时,要求老师对差异化的分组做到心中有数,每天按照名单亲自细致检查作业,并写下简短的鼓励性批语,给予后进生多一点鼓励,并告诉后进生:“我相信明天你还能做得更好”。
在问题的设置中,后进生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回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心系后进生”的理念,这是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回答,老师应给予后进生优先的权利,因为他们回答的难度系数较高。
特别强调的是后进生的答问中,教师应重点提示(这是眼中有后进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让非常清晰、完整的答案呈现出来,然后再加以重复,使后进生在原有的语言描述上,建立自己的知识。
久而久之,落后的学生将同优秀的学生一样可以达到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
当然差异化辅导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活动。
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
四、差异化评价差异性评价是学生评价中一种基本的方法,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水平,又要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立足于学生的动态发展,以激发个体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调动积极性。
同时差异化教育应避免急功近利,否则容易使评价对象丧失信心。
作为评价者的教师不仅要看到评价对象的过去,诊断现在,而且应预测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评价对象的巨大潜能。
例如有的学生对声音感觉天生比较迟钝,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只要敢站起来朗读或回答,就应该大加鼓励,不要作过多的要求。
针对学生的差异化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全班学生只当做一个个体,只备一次课,所有学生都要面对相同的问题,做相同的作业。
因此,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一颗善良的心,不断完善差异化教学方法,注意观察平时差异化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分析,科学总结,不但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且要大胆提出对以往教育方式的革新,同时加强与差异化教育对象的沟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这种做法的益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1]任东升.谈如何对语文教育人格培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2]尤延生.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0,(03)[3]史爱荣,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H].山东教育出版社.119||孱万方数据对语文差异化教育的探索作者:林光亮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福建莆田,351146刊名:语文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12(12)1.任东升谈如何对语文教育人格培养 2010(04)2.尤延生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林区教学 2010(03)3.史爱荣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本文链接:/Periodical_ywxk20121205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