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学前教育史整理

外国学前教育史整理

外国学前教育史整理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1、恩物:是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对他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或数学用品的称谓,意为上帝的恩赐。

自然人:自然人是一个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并能自食其力。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幼儿游戏运动:P150鉴于二战后经济困难,幼儿教育设施不足、师资也缺乏、以及城市化使幼儿失去了集体游戏的机会,1961年家长自发组织了“幼儿游戏班运动”,以大城市和工业地区为中心,蓬勃发展起来。

5、比西量表:1905年,比奈和西蒙合作编制了第一份智力量表,通称“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这份量表以3-13岁儿童为对象,通过对被试者从易到难的各项测试的测定,判定他们的思维判断的敏捷性。

6、开端计划:1965年由经济会办公室发起的一项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为目标而实行的重要计划。

7、编织学校:P701770年,奥柏林由创设,招收2-6岁的儿童。

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讲童话故事、采集和观察植物、游戏、绘画、地理等。

教学方法,则重视直观教学和实物教学。

8、一般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课题研究中提出来的。

它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

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9、学习阶段:p1601989年《教育方针法》确定的,法国学前教育改革,三阶段:初步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深入学习阶段10、消极教育:P104即教育者或采取自己不教也不让别人教的方针,或只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体力,而尽可能让儿童的心闲着不用,所谓放任无为方可一切有为。

11、前运算阶段: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主要针对2—7岁的儿童。

12、需求层次论: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二、基本常识(填空、选择)1、原始社会初期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尚未出现,原始部落或公社内实行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教育尚未成为的独立的社会活动,主要附带在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进行。

幼儿教育的内容主要是:1、生产劳动教育,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每个由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2、社会知识及道德规范教育:认识各种亲属和血缘关系;接受部族的传统和恪守部族的惯例。

3、宗教、艺术、科学知识也是原始社会的重要教育内容。

原始社会中后期的教育教学方法:1、观察与模仿2、尊长的讲授及示范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特点:公有公育、教育无阶级性,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为社会关系的需要和生产劳动培养儿童,始终保持学用合一;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一般社会实践中附带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在简陋、粗率的形式中具有多方面性。

2、柏拉图P191.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主要作品《理想国》和《法律篇》;2.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3.他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对于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习惯;4.柏拉图主张优生,应“选择最优秀的加以繁殖”,实行计划结婚和计划生育;5.主张实行儿童公育的制度;6.提出“学习就是回忆”的学说。

3、斯巴达P14 1.斯巴达的幼儿教育,认为儿童属于国家所有,教育年青一代亦属国家的职责;2.实行严格的军事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以确保对奴隶与平民的统治;3.教育只面向斯巴达人;4.男女享有同等权利4、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阶段:0~2岁感觉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儿童心理特点:1.各种感觉运动的图示开始内化成表象。

2.语言开始出现并发展。

3.概念也迅速发展。

4.自我中心比较突出。

5.从4-7岁开始思维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度。

认知结构理论是一种动态,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

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2.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生理、安全、归宿、尊重、自我实现。

6、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教育作用论:1.重视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夸大教育的能动作用。

7、P258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意义:1.儿童的自身身心发展是教育的基础2.教学应超前儿童的发展。

8、蒙台梭利教学法:P217三要素:环境、教师、教具。

9、p173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解决处境不利群体幼儿教育计划(先行计划):美国联邦政府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早期儿童发展项目,对美国幼儿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开端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教育补偿,以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的一个早期儿童项目。

内容: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里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一年的保育。

目的: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消除差异。

10、P9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出现的有史记载最早的学校,年满5岁的儿童可进入11、P25古罗马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被抚养和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中妇女居于中心地位,承担教育子女的任务12、P29昆体良1.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主要作品《雄辩术原理》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2.首次提到了双语教育的问题;3.提出了德才兼备的教师标准;4.反对体罚儿童;5.教育与人的关系,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

13、P53夸美纽斯:1.第一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充满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2.撰写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及与其配套的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3.首次研究了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规定了它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4.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5.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6.幼儿教育阶段教育的媒介是感官的知觉,视觉是感觉里最重要的一种。

14、P215杜威:1.教育教学方法应以儿童为中心。

2.教育目的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推崇从做中学4.幼童教学法:要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利用它们使儿童理解力和判断力提到更高水平,使之养成更有效率的习惯;使他的自觉性得意扩大和加深,对行动能力的控制得以增长。

5.特别推崇建造性的工作。

15、P253马卡连柯: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如何组织家庭生活。

16、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特点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的领先之处1.初等教育的内容下放到幼儿学校2.有了家庭后到社会学前机构前,家庭一直是教育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

[基本事实(填空)2.原始社会的初期,尚无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因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同时,学校也尚未产生,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

3.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

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

4.具体而言,诸如氏族部落的成训礼法、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禁忌、图腾崇拜等均构成教育内容。

总是,适应着密密层层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乃是儿童应接受的第一课。

5.幼儿教育方法:观察和模仿尊长的讲授和示范其他6.据考古学者的考证,最早的文字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公元前4000~前3500),地点是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

最早的学校亦产生在这一地区。

7.约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出现了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学校。

年满5岁的儿童可入。

8.在斯巴达人中,儿童属于国家所有,教育年轻一代亦属国家的职责。

斯巴达妇女以善于抚养、调教孩子而著称。

9.雅典儿童在7岁以前,由家庭负责教养。

与斯巴达的儿童完全属于国家所有不同,雅典的儿童属于家庭及父母所有。

10.儿童被抚养和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

古代罗马以其父权的家长制著称。

在罗马的家庭中,母亲亦须顺从父亲的意志,并承担抚育子女的义务。

11.昆体良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

昆体良提出了德才兼备的教师标准。

昆体良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在教学法上的成就。

12.“预成论”:儿童(或曰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和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

故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

13.夸美纽斯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

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都可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父母(特别是母亲)便是教师。

他已意识到,在幼儿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应是感官的知觉。

14.将初等教育的内容提早到幼儿阶段成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内容基本特征15.从1835年开始,法国政府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把托儿所视为公共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16.巴乌利勒托儿所是德国最早出现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

17.1860年,在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18.福禄贝尔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9.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袖,主张对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重新进行全面地研究,强调教育方法应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通过在活动中积累亲身经验来学习,教育的目的则应以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重点。

20.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开端计划”21.皮亚杰创立的认知结构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理论。

22.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教育的真正本质不在于父母跟儿童的谈话,而在于如何组织家庭生活23.维果斯基指出,教学不仅要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更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24.前运算阶段:相当于学前期。

此时期,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语言开始出现并发展,概念也迅速发展,这个时期儿童的重要心理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主义”突出。

思维从4~7岁开始以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依赖直觉活动的帮助,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

25.皮亚杰毕生致力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他所创立的认知结构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理论。

]三、基本事实(判断)1、P5具体而言,诸如氏族部落的成训礼法,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禁忌,图腾崇拜均等构成教育内容。

总之,适应这密密层层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乃是儿童应接受的第一课。

2、p8由于群婚和不可能掌握避孕手段,在生产水平仅能维系氏族生存的情况下,弃婴乃至杀婴不仅成为控制人口的唯一方法,也导致了人们对后代的第一次选择。

弃婴的另一结果是对留下来的子女倍加爱护,对儿童教育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了、3、p8据考古学者的考证,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公元前4000---前3500年)的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亦产生在这一地区。

学校产生后,才有了学前教育这一概念。

4、p9古代埃及,在学校中,惯用灌输与惩戒,教师施行体罚被视为正当合理行为5、p10希伯来人一般以家庭为子女受教育的场所,父亲既是家庭的祭司,又是孩子的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