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内科学
精选课件
3
流行病学:IDA是最常见的贫血
年龄
铁缺乏症
6个月~2岁
75.0~82.5%
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 66.7%
育龄妇女
43.3%
10~17青少年
13.2%
IDA 33.8~45.7%
19.3% 11.4% 9.8%
精选课件
4
铁代谢
血红蛋白铁67%
一、人体内铁分布
男
女
50~55mg/kg
35~40 mg/kg
三组织缺铁表现:
烦躁、易怒
1、精神行为异常
2、体力耐力下降 3、易感染
注意力不集中 异嗜癖
4、儿童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
5、口角皲裂、吞咽困难、口角眼、舌炎
6、毛发干枯、皮肤干燥、 指(趾)脆薄、反甲
精选课件
13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MCV<80fl, MCH<27pg,MCHC<32%,Ret 正 常 或 轻 度 升 高 , WBC、PLT正常或减少。
10
二、发病机制
◆ Hb合成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缺氧。 ◆ 含铁酶(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等)或含铁蛋白(肌红蛋白)的活性降低。 ◆ RBC内含铁酶活性降低,寿命缩短。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1、贮铁减低、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
2、血清铁(血浆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减低;
精选课件
8
肠粘膜细胞
胃酸
食物铁 (Fe3+)
Fe2+
还原物质
Fe2+
氧化
运铁蛋白+Fe3+
铁蛋白
Fe2+
氧化
Fe3+ + β1 球蛋白 运铁蛋白
制造血红蛋白
贮存(铁 蛋白、含铁 血黄素)
铁代谢示意图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 因 摄入不足: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不良偏食习惯 吸收障碍:胃肠道手术,胃肠道疾病。 慢性失血:引起失血常见原因
胃肠道失血:消化性溃疡、痔疮、胃肠道肿瘤
月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月经失调
咳血及肺泡出血:肺结核、支扩、肺癌等
尿中丢失 :血红蛋白PNH、人工心脏瓣膜、行军性血红蛋
白尿
其它:献血多次、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男性:胃肠道溃疡、胃炎、肿瘤、钩虫感染; 女性: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癌、痔疮等。
精选课件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
精选课件
1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精选课件
2
定义: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是指机体内贮存铁耗尽( iron depletion ID),继之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IDE ) ,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IDA是铁缺乏症(ID IDE IDA )的最终阶段, 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四、影响铁吸收因素
(1)动物食品中铁较植物中铁易吸收
(2)食物中铁状态(2价、3价铁):二价铁易 吸收
(3)胃肠功能
(4)维生素C促进铁铁吸收
(5)茶、咖啡等鞣酸蛋白影响铁吸收
(6)体内铁储存量:成反比
(7)骨髓造血状态
精选课件
6
五、转运过程
口 服 Fe3+ 变 成 Fe2+
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Fe3+运铁蛋白
2. 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红系存 在核老浆幼现象,细胞外铁消失,内铁减少,铁粒幼 细胞<15%。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直接和可靠的方
法之一。
3.铁动力学检查 血清铁↓(<8. 95umol/L),总铁结合力 ↑(>64.44u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sTfR ↑ (>8mg/L),血清铁蛋白↓(<12ug/L)。
细胞的运铁蛋白受体 胞饮及溶酶
体、线粒体作用
RBC中与原卟啉结合
血红素 Hb
珠蛋白
与一些酶结合,参与生化代谢 肠黏膜脱落
六、铁排出:
尿液 汗液
排出量约1mg
乳汁
精选课件
7
铁的排泄
人体每日排除铁≤1mg 月经失血40-80ml,失铁约20-40mg 哺乳每日从母乳中排除1mg铁。 当缺铁时,铁的排除量比正常约减少50%。
2、红细胞内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红细胞内 游离原卟啉升高,锌原卟啉升高。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1、组织缺铁导致含铁酶及铁依赖酶活性下降,可致 精神行为异常,体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 2、粘膜组织营养障碍。
精选课件
12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如消化性溃疡
二贫血表现: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腹胀、食欲不振、 皮肤粘膜苍白
功能状态铁
肌红蛋白铁15% 转铁蛋白3~4mg 酶和辅因子结合铁
储存铁
男
女
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1000mg 300~400mg
精选课件
5
二、铁来源:人体每天造血需铁20~25mg,主要来 自衰老的红细胞。 人维持铁平衡每天从食物中摄 1~1.5mg,孕、哺乳期妇女约2~4mg。
三、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二)IDE(1)符合ID (2)血清铁↓(<8. 95umol/L),总铁
结合力↑(>64.44u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 ↓(<15%)
(3)FEP/Hb>4.5ug/gHb (4)Hb正常
精选课件
15
(三)IDA(1)IDE中的1+2+3 (2)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
MCH<27pg MCHC<32% (四)病因诊断:诊断IDA,必须进一步明
4. 红细胞原卟啉:游离原卟啉(FEP)↑(>0.9umol/L),锌 原卟啉(ZPP)↑ (>0.96umol/L ),FEP/Hb>4.5ug/gHb。
精选课件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ID(1)血清铁蛋白<12ug/L (2)BM骨髓小粒中可染铁消失,铁粒 幼细胞少于15% (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正常
确病因,IDA才有可能根治。
精选课件
16
二、鉴别诊断: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利用铁障碍所致贫 血,血清铁蛋白↑,骨髓中外铁↑,铁粒幼细胞↑ 并出现环型铁粒幼细胞,血清铁↑,铁饱和度↑
3、总铁结合力(血浆中全部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的能力) 升高;
4、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下降;
5、组织缺铁:幼红细胞内缺铁;
6、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红系造血细胞表面转铁蛋 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sTfR)升高
精选课件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发病机制 (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血红蛋白不能形成,红细胞胞浆少,红细 胞体积小,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