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缺铁性贫血
中老年人的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发生率约达到17%。
Epidemiology(2)
上海地区年发病率(%)
铁缺乏症
IDA
6个月~2岁婴幼儿 75.0~82.5
10~17岁青少年
13.2
妊娠3个月以上妇
66.7
女
育龄妇女
43.3
33.8~45.7 9.8 19.3
11.4
Iron metabolism
过乳汁排出。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任何原因使体内铁缺乏,
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不良
铁需要量增 加和/或摄入
不足
铁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任何原因使体内铁缺乏,
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不良
铁需要量增 加和/或摄入
不足
铁丢失过多
Pathogenesis(3)
➢ 婴幼儿的喂养不当 ➢ 青少年的偏食和鼻出血 ➢ 月经期妇女的月经量过多 ➢ 多次妊娠、哺乳、宫内节育器 ➢ 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量特别是动物蛋白质不够 ➢ 反复献血 ➢ 某些病理因素: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
二、骨髓象
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 有 “老核幼浆”现象,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 内铁减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三、生化检查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FEP>0.9umol/L, FEP/Hb>4.5ug/gHb
铁粒幼细胞 <15%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8mg/L
含铁血黄素颗粒 0 血清铁蛋白(SF)<12ug/L
皮肤粘膜等各系统
红细胞内缺铁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linical manifestation
(1)贫血的一般表现 (2)原发病表现 (3)组织缺铁的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pica) 体力下降、疫力下降、易感染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皮肤粘膜组织病变: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 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征) 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 指(趾)甲变平、反甲、匙状甲
Definition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 内贮铁耗尽(ID),继之缺铁性红细胞生 成(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
IDA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 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 缺铁异常,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的 一种。
Epidemiology
最常见的贫血,全球约6-7亿患者,发展 中国家多见,发达国家也不少,婴幼儿 、育龄妇女发病率高。
2.IDE:(1)符合ID的诊断标准;(2)血清铁 <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 <15%;(3)FEP/Hb>4.5μg/gHb;
3.IDA:(1)IDE的(1)+(2)+(3);(2)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
ID
贮铁减少
IDE
贮铁减少 铁代谢指标异常
3.原发病的表现:胃肠道出血--黑便、
月经量增多等。
体征
•贫血貌:结膜、皮肤黏膜苍白 •口角炎 •反甲 •严重时,二尖瓣和肺动脉瓣区可 闻及收缩期杂音,出现贫血性心衰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
中度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
红细胞镜下形态
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 26pg,MCHC<320g/L)。
Diagnosis of IDA
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二、病因诊断
缺铁性贫血诊断原则
由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体征和相应的实 验室检查共同诊断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症状
1.贫血一般表现:早期可无症状,常见
有乏力、心悸、疲倦、头晕、头痛、耳 鸣、眼花等。
2.组织缺铁表现:异食癖、吞咽困难、
儿童神经系统异常或智力发育迟缓等。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IDA)
Contents
➢ Definition ➢ Epidemiology ➢ Iron metabolism ➢ Pathogenesis ➢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Laboratory examination ➢ Diagnosis ➢ Treatment ➢ Prevention ➢ Prognosis
血清铁 SI <8.95umol/L(500ug/L)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 <15% 总铁结合力(TIBC):>64.44umol/L(3600ug/L)
Diagnosis of deficiency disease
1.ID:(1)血清铁蛋白<12μ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 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
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 铁,正常人造 血所需的铁主要来自衰老的红细胞。
Iron metabolism(3)
维持体内铁平衡正常人需每天从食物中摄铁1 ~1.5mg,孕、乳妇2~4mg。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20%)高于植物食品(1~ 7%)。
铁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Iron metabolism(4)
人体内铁分为两部分: 一是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 (67%)、肌红
蛋白铁(15%) 、转铁蛋白铁、乳铁蛋白、酶和辅 因子结合的铁 二是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男性约 1000mg,女性约300~400mg)
Iron metabolism(2)
正常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3~5g: 男性约50~55mg/kg, 女性约35~40mg/kg。
胃酸
氧化(铜蓝蛋白)
食物铁
还原物质
Fe 2+
Fe 2+ Fe 3+ +转铁蛋白 [Fe 3+ 含铁血黄素)
铁代谢示意图
原卟啉
Iron metabolism(5)
人体每天排铁不超过1mg; 主要通过肠粘膜脱落细胞随粪便排出; 少量通过尿、汗液,哺乳期妇女还可通
IDA
贮铁减少 铁代谢指标异常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iagnosis of IDA(张之南第三版)
泻、萎缩性胃炎、钩虫感染等
Pathogenesy
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发病机制
负铁平衡
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缺铁
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总铁结合力增高
组织缺铁 (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过 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