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基本面简介)A、供给因素:1、地面黄金存量,年供应量,金矿开采成本;2、主要黄金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3、央行的黄金抛售。
B:需求因素:1、各国黄金制品消费,工业的需求;2、避险保值需求;投机者,大型投资基金C:其它因素:1、外汇走势与各国货币政策;2、原油价格变动;3、国际政局动荡;4、重大突发事件:战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流行病害。
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1、地缘政治因素:战争和政局震荡时期,经济的发展会收到很大的限制。
任何当地的货币,都由于可能会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
这时,黄金的重要性就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
由于黄金具有公认的特性,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时刻,人们都会把目标投向黄金。
对黄金的抢购,也必然会造成金价的上升。
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共同的制约。
比如,在89至92年间,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动荡和零星战乱,但金价却没有因此而上升。
原因就是当时人人持有美金,舍弃黄金。
故投资者不可机械的套用战乱因素来预测金价,还要考虑美元等其它因素。
2、世界金融危机:当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时,世界资金便会投向黄金,黄金需求增加,金价即会上涨。
黄金在这时就发挥了资金避难所的功能。
唯有在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投资人士对黄金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将黄金沽出造成金价下跌。
3、通货膨胀:如果通涨剧烈,持有现金根本没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暴升。
人们就会采购黄金,因为此时黄金的理论价格会随通涨而上升。
西方主要国家的通涨越高,以黄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价亦会越高。
其中,美国的通涨率最容易左右黄金的变动。
而一些较小国家,如智力、乌拉圭等,每年的通涨最高能达到400倍,却对金价毫无影响。
4、石油价格:黄金本身是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美国通涨形影不离。
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涨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5、本地利率:投资黄金不会获得利息,其投资的获利全凭价格上升。
在利率偏低时,衡量之下,投资黄金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利率升高时,收取利息会更加吸引人,无利息黄金的投资价值就会下降,既然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那就不如放在银行收取利息更加稳定可靠。
特别是美国的利息升高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金价势必受挫。
6、投机性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像。
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COMEX 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
在1999 年7 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 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公布的资料显示在COMEX 投机性空头接近900 万盎司(近300 吨)。
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
7、央行储备: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各国央行一直是黄金最大投资者。
各国央行的大规模吸进和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增进或者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国际黄金市场金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8、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该交易基金作为全球最大黄金出入机构,其交易黄金流动性对黄金每日走势影响非常明显。
机构持仓量跟黄金走势呈正先关。
此外,地上黄金存量、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股市行情、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等对金价都会有相应的影响。
在交易中,精确掌握这些黄金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投资者和交易机构都是必须的。
美国国内的一些指数对黄金价格的影响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即国内生产总值,英文名称Gross Domestic Product,通常缩写为GDP。
该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通常GDP越高,意昧着经济发展越好,利率趋升,汇率趋强,金价趋弱。
投资者应考察该季度GDP与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的结果,增速提高,或高于预期,均可视为利好。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也就是说,日本公司在美国投资的工厂所创造的价值,也将计入美国的GDP。
它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
从经济学来讲,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当然,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探究GDP的经济学意义,我们所要关注的是GDP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GDP增长速度越快,表明该国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该国经济发展越慢,若GDP陷入负增长,则该国毫无疑问的陷入经济衰退。
一般的来讲,若GDP维持较快的增速,将对该国货币会带来支撑,反之对该国货币起利空作用。
这里的增长速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假设A、B两国GDP的增速分别为1.5%和0.5%,尽管增速都不够快,但若这种速度维持一段时间,A 国货币的走势将会好于B国货币。
这里仅考虑的是GDP因素,实际的外汇走势还要综合其他因素来看,但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数据之一,对外汇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GDP的公布通常分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数据最为重要,投资者应考察该季度GDP与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的结果,增速提高,或高于预期,均可视为利好。
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针。
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藉由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美元来说是利多,利空黄金。
反之指数下降,利空美元,利多黄金。
不过,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
许多经济学家为了分析的目的而将部分指标排斥在外,主要是将容易波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剔除出去。
这被称为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一国货币来说是利多。
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还要再结合其他数据才能通盘考察通货膨胀。
不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的时候,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并不被市场欢迎。
在美国,目前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以1982年至1984年的平均物价水准为基期,涵盖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医疗、成衣、娱乐、其它等七大类,364种项目的物价来决定各种支出的权数,通常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公布。
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利空黄金:下跌则为利空美元,利多黄金。
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最终产品PPI的月度变化情况。
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在美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由美国劳工局负责,他们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搜集的基准月是每个月包含13日在内该星期的230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态,为方便比较,基期定为1967年。
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4.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范围的状况。
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现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
利多美元,利空黄金。
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预期联邦准备局可能会调降利率以刺激景气。
利空美元,利多黄金。
5、ISM指数ISM指数是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重要数据,对反映美国经济繁荣度及美元走势均有重要影响。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
该组织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目前拥有会员45000多名、179个分会,是全美最受尊崇的专业团体之一。
ISM指数分为制造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两项。
ISM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由一系列分项指数组成,其中以采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
该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
ISM供应管理协会非制造业指数反映的是美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上水平时,表明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价格上升,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扩张状态;反之,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下水平时,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收缩状态6、非农业就业数字非农业就业数字(Non-Farm Payroll)为失业率数字其中的一个项目,这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业变化情况,其中包括教师,服务行业,消费性行业等等。
美国公布这项数据的时间和失业数字相同,同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发表。
当社会经济蓬勃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
导致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因此这些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蓬勃程度的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