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PPT
治疗
西医
(一)放射击治疗:钴60、电子加速器等。一般未分化癌及低分化癌对 放射线较敏感,放射量一般为4~6周内予以5.5~7.0Gy肿瘤量,鳞 状上皮癌,量可稍高。 (二)化学治疗:对晚期病例有远处转移灶,或放疗后复发者可用化学 药物治疗,主要有环磷酰胺,量为200毫克,静脉注射每天一次, 10~15天为一疗程。也可用氮芥、氯化氮芥、噻替呱、5-氟脲嘧啶 等。近年采取联合用药,一般选用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争光霉 素及环磷酰胺、长春新硷、强的松三联方案,6~7日为一疗程,近 年亦有采取体外血液加温(43°C)颈外动脉供血区灌注(热疗)以 及热疗联合化疗(热化疗)疗效颇佳,值得试用。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放疗后局限性鼻咽残留灶及复发病灶,分化高 而对放疗不敏感的鼻咽腺癌,鳞癌Ⅰ、Ⅱ级。一般认为上颌骨—鼻 内翻进路综合效应较优。对于放疗后残留的颈淋巴结或复发性颈淋 巴结灶,如范围局限且活动好或仅稍差,可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鼻咽癌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在我国 发病率较高,以广东、福建、台湾、广西、 湖南等地区更为多见。据国内统计,占全 身恶性肿瘤的12.4~27.9%,占耳鼻咽喉科恶 性肿瘤的60%。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 鼻咽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外,EB病毒感染可能是其病因。
临床表现
鼻咽癌多发于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因位 置深藏而隐蔽,检查比较困难,本病早期缺 乏特征,为一般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或误诊。 常见症状为: (一)鼻部症状:早期常于抽吸时有血性鼻涕 或痰内带血丝,一般出血量不多,晚期可有 大量出血及鼻阻。 (二)耳部症状:癌肿阻塞或压迫咽鼓管而出 现耳闷、耳耳,可引起化脓 性中耳炎改变,分泌物常带血。 (三)颈淋巴结转移: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症 状,占40%。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位于胸 锁乳肌后缘,乳突尖下方,下颌角后上颈上 深淋巴结,以后渐侵及颈后三角区颈部淋巴 结,质较硬,固定,边界不清
检查
(一)鼻咽镜检查:间接鼻咽镜检查必要时 可行纤维鼻咽镜检查,能早期发现癌肿原 发部位,可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状, 表现为粘膜充血、粗糙糜烂,鼻咽侧壁隆 起等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由鼻咽部作组织刮 片或负压吸引分泌物,涂片检查癌细胞, 阳性率可达70~90%。 (三)活组织检查:鼻咽部取活体组织病理 检查,如活检阴性,临床可疑者,应多次 活检。如原发灶不明,颈部有可疑之肿大 淋巴结,可行淋巴结穿刺或活检。 (四)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可见鼻咽部 软组织影增厚或骨质破坏。 (五)血清学检查: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度 增高或EB病毒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诊断 鼻咽癌阳性率达84%。 (六)鼻咽荧光素染色检查:以吖啶橙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中医病机
1.气血凝结 情志不遂,悲、怒、忧、思等七情的伤,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 气机不宣。肝郁气逆,则气血滞留,瘀阻脉络,日久形成肿块。 2.痰浊结聚 患者素有痰热,又长期受不洁空气、粉尘、化学气体的刺激,热毒蕴 肺,肺热煎炼津液而为痰,痰浊困结,阻塞经络而为癌肿;或因七情 所伤,肝郁气滞,肝气横逆伤脾,肝脾不和,脾胃升降失常,痰浊内 生,痰气互结而为癌肿。 3.火毒困结 长期饮食不节,或常食发霉腐败有毒食物,以致脾胃受伤,热毒蕴积 体内,结聚而为癌肿;或因肝郁化火,郁火相凝,痰火互结;或肝胆 火旺,火毒循经上逆颃颡,火毒困结而致癌肿。 4.正虚毒滞 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弱,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 各种刺激,不能防御六淫邪毒的侵袭,邪毒乘虚而入,客踞不去,滞 留而为癌肿。
中医
(1)气血凝结 主证:头痛较甚,跳痛或刺痛,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鼻涕带血,全身或可出现胸胁胀痛, 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或涩缓。鼻咽肿块暗红, 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和肝养阴。 方药:丹栀逍遥散选加三棱、莪术、穿山甲、昆布、牡蛎等。 (2)痰浊结聚 主证:头痛头重,鼻塞涕血,全身或耳内胀闷。或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 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厚腻,脉弦滑或细滑。 鼻咽肿块色淡红或有分泌物附着,一般颈部多有肿块,肿块较大。 治法:祛痰浊、散结聚、和脾胃。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鸡内金、党参、山慈菇等。 (3)火毒困结 主证:头痛剧烈,痰涕带血较多,污秽腥臭,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全身可出现咳嗽痰 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结,舌质红,脉弦滑或弦数。鼻咽癌肿溃 烂,或呈菜花状,或有颈部肿块硬实。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白术、沙参、白茅根、鸡内金等。 (4)正虚毒滞 主证: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瘦弱,全身或可出现盗汗,五心烦热,腰痠 膝软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鼻咽部肿块隆起,色红或淡红,或血丝缠饶,或污脓 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治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 鼻咽癌各型临床表现均为邪实正虚,但早期往往以邪实为主,晚期则以正虚为主,所以在 治疗过程中,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应根据病情灵活施治。
(四)头痛:常因肿瘤侵蚀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或累及颅神经而引起。 至晚期、疼痛往往顽固而剧烈。 (五)颅神经症状:肿瘤可循咽隐窝上方的破裂孔进入颅内侵犯Ⅲ、Ⅳ、 Ⅵ颅神经时,引起眼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突出、视力 下降。也可侵犯Ⅴ、Ⅳ、Ⅶ颅神经,引起神经性头痛,面部麻木,下 颌歪斜,咀嚼困难。如颈深淋巴结转移压迫第Ⅳ、Ⅴ、Ⅵ、Ⅶ颅神经 或交感神经受累,引起各种咽喉麻痹症状,出现吞咽和感觉障碍、声 嘶、伸舌偏斜、甚至发生颈交感神经瘫痪综合征(Horner综合症): 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额部皮肤无汗。 (六)远处转移症状:晚期可转移身体其他部位,如胃、肝、肺等而出 现相应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