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科: 化学任课教师:林老师授课时间: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 :00 --- :00姓名霍梓柏年级:初三教学课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 1 )次课共( 1 )次课教学目标知识点:CO2的实验室制取考点:反应原理;药品、发生及收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验满及检验方法方法:讲练法、对比探究重点难点重点:发生及收集装置的选取;验满及检验方法。
难点: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对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1、对化学实验考察的两大趋势:(1)将经典反应原理与经典装置(发生、收集、除杂、尾气处理等装置)进行适当调整设计新的化学实验问题(2)探究型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2、解题思路:解题思路:“一个围绕、五个学会”围绕实验目的弄清化学原理找出实验装置把握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实验仪器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分析、预期现象解释结果得出结论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3、气体的发生装置结构顺序(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二、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一:CO 2的性质1、 CO 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 、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
2、 CO 2的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③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 ,使澄清的石灰水 ,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 2的存在。
知识点检验:例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例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例3、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 3属于 。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 , 。
H 2CO 3CaCO 3CCOX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例4、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硫、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中的一种。
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得更旺,生成无色无气味的气体C,C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
则A是,B是,C是,D是。
知识点二:CO2的实验室制取1、药品的选取: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注意: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不宜收集;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C O2气体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也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续续进行。
2、反应原理:。
3、装置的选取:(1)气体发生装置:①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
②常用发生装置:a.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此装置用于实验室制O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或高锰酸钾加热)。
在信息给予题中可能出现用该装置制取NH3、CH4等气体。
此装置也可用于Cu2(OH)2CO3的受热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b.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此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2(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CO2(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此装置还可能出现在信息给予题中用于制H2S等气体。
(2)气体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
常见的方法有:①排水法:凡是不易溶于水(难溶、微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此法。
操作时注意事项:a. 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b. 集气瓶中要预先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置于水槽中,注意不要留气泡;c. 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刚开始有气泡教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后再收集。
②排空气法可分为: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O 2、CO 2;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如:H 2、NH 3 等。
操作时注意事项:a. 用排空气收集时,导管要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倒置于桌上。
4、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鉴别CO 2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 2和CO )。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 2和N 2)。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 2和O 2)。
知识点检验:例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例6、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 、反应条件相同C 、气体的收集方法可能相同D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例7、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例8、现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 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 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 中出现气泡. (1)B 物质是_________ ;(2)用B 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写出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例9、现有氢氧化铜、硫酸铜、氯化铜三种物质,分别将它们依次加入到A 、B 、C 三种无色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均得到同一种溶质溶液,则A 是 溶液,B 是 溶液,C 是 溶液.例10、有两种混合气体A 、B ,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它们分别依次通过足量的下表所示物质,试完成下表:混合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浓硫酸 灼热的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澄清的石灰水 结论A 无现象黑色变红色 白色变蓝色 变浑浊B黑色变红色CO 2,H 2例1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3) 如果用D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_____端通入(填“a ”或“b ”)。
(4)若用B 、G 装置制取氧气,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取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接下来的操作是先_____,再____ 。
(5)实验室利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备氧气,其原理对环境较友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如果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 。
知识点三(拓展):一、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不大的1(图27) 、燃烧或袋装法2(图28、图29)图27图28图29气体:防倒吸。
、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3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二、气体的除杂(净化):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性质和要除去杂质的性质而定。
原则:(1)所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2)不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也不引入新的杂质。
常见气体杂质的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水可溶性气体,如氯化氢、氨气等 强碱溶液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等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二氧化碳、水蒸气、硫化氢等 灼热的氧化铜 氢气、一氧化碳 灼热的铜网氧气除去CO 2杂质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因为氢氧化钙是微溶物,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浓度太小,吸收不完全。
注意:当多种杂质共存时,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知识点检验:例12、下列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CO和HCl组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例13、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A B C D E(1)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2)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3)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5)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6)简述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例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A B C D E F G(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HCl;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不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学生在验证CuO与CO反应产物时,在装置E中加入了一种试剂.你认为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例15、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跟CO2、H2O、HCl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2Na2O2+4HCl4NaCl+2H2O+O2↑为了验证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O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1)设计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气体.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C装置的作用是,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如果将B、C两瓶内的溶液互换,其后果是.(2)E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O2,最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