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B.乡、镇统计站C.独立的统计机构D.乡镇统计网络【答案】A【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2.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来承担。

A.国家统计机构B.部门统计机构C.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D.民间调查机构【答案】B【解析】各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统计工作,只能由部门统计机构来承担,及时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同时完成好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3.《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人员。

A.行政领导B.行政管理C.统计责任D.专业技术【答案】B【解析】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

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或单位,一般应由具备统计专业职务条件的人担任统计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要由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指定,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4.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区别于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A.无根据地凭空捏造B.主观上故意C.加码多报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答案】A【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5.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

A.国家主权B.社会公共利益C.国家的安全和利益D.公民的合法利益【答案】C【解析】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是指统计调查者违反国家保密法规和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统计调查的名义窃取、刺探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破坏的行为。

这种行为,其表现形式是利用统计调查,其行为的目的是窃取国家秘密,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其本质是窃取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6.根据《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调查活动属于经营性并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相当于其违法所得一至三倍但不超过()万元的罚款。

A.1B.2C.3D.4【答案】C统计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统计机构备案。

7.必须发表属于()统计资料时,应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D.非秘密级【答案】B【解析】绝密、机密、秘密统计资料,非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发表。

必须发表时,①属于绝密级的,先征得管理该资料部门的同意,送统计部门审核,全国性数字报国务院审批,地方性数字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②属于机密级的,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批准;③属于秘密级的,一般由确定该资料密级单位批准,综合性统计数字要送统计部8.《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C.各地政府D.最新【答案】A9.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B.上一级统计机构C.当地人民政府D.本单位【答案】B【解析】l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正副局长任免、调动、奖惩,必须征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

并在其他有关统计法规中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调动,应征得上一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10.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答案】C【解析】为保持一般统计人员的稳定,在有关的统计法规中明确规定,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接管,并须办理交接手续;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相关资讯:| |>>> |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面的括号内)1.统计人员所担负的技术职务,可分为()。

A.统计员B.助理统计师C.统计师D.统计调研员E.高级统计师【答案】ABCE【解析】《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主要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统计机构的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以及一般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按各种标志进行分类,但具有法律意义的分类主要有下列两种:①专职统计员和兼职统计员;②按其担任的专业职务来分,可分为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及统计员。

2.下列关于统计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B.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C.统计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在其他统计调查中可以不出示工作证件D.统计人员应当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答案】ABCDE【解析】C项,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3.根据《统计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无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B.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要求调查对象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C.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D.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E。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答案】BCDE【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十条规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

A.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B.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C.迟报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E.遗报统计资料【答案】ABCD5.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对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没有要求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答案】ABCE【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②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③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④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6.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答案】BCDE【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7.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答案】AE【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

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

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8.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答案】ACD【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

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

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

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如果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则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