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教案DD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 • (一)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 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 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 确认和时间确认。确认标准和时间选择 是会计确认的核心。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 • 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 容; •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 目。 • 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 • 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 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 时间确认。
• • • • 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 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 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 ①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 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② 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 监督; ③ 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
•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这些 方法有: • 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③ 复式记账; • ④ 登记会计账簿; • ⑤ 成本计算; • ⑥ 财产清查。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报告: • 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 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 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 告。 • (见11页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表)
第五节
会计含义
•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 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 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 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 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 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 统。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基础会计学》导学
• 六、教学环节 • 1.自学:就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字教材和收 听收看音像教材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强调自学是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 2.辅导: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 引导和答疑解难,包括集中面授辅导和采用VBI 技术、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的个别辅导。 集中面授辅导要注意运用启发式,采用讲解、 讨论、答疑和作业讲评等方式。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资本主义社会 •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天主教修道 士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o),发表 《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 的第三篇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帐原 理及其运用。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二、会计目标: • 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 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有两种 主要观点:一种观点称为“决策有用观” 及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决策者提供有用 的信息。另一种观点为“受托责任观”, 即把会计目标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 情况的信息。
• 学习目标 •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 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及其关 系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资金和企业报告
• 一、企业类型及其经营活动 • 按照经济分工,企业有多种类型,主要 生产性企业 、流通性企业和服务性企业 • 按照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 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其中个人独资企业 和合伙企业不具备企业法人地位。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一、会计方法 •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
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 会计分析的方法。狭义地来说,会计的方法通 常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 •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 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 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形式 • 重点掌握: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和 意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 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 • 本章不作重点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会计目标、内 容、特点、职能、方法和 会计的含义。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 主要内容。 • 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是事业单 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 企业所筹措到的资本金和借人资金及其 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 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 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 是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
• (二)会计的作用 • 第一,会计通过及时、完善、准确地提供经 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及外部的各方关系人对 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管 理。 • 第二,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 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市场生产经营 活动正常运转,也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三、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 • (一)会计记录 • 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 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 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 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 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 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 机记录。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从微观角度讲:会计对象——是指企业 的资金运动。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 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收回。 • 二、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 性 •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 循会计规范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一、会计的职能 •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 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 督职能。 • (一)反映职能 •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 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 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 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① 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 • ②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 • ③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 ④ 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 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 化的反映过程。
•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 (二)监督职能
第四节 会计方法
• (二)会计计量: • 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 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 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 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 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 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计 划成本等属性。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宋朝: •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 “诏置三司会计司”。宋高宗(公元 1127-1162年)在太府寺中专设“审计司”。 • “四柱公式” •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明朝末年,商界有人把“官厅会计”的 帐簿格式及登记方法改为适应商界的 “龙门帐”。 • 清朝,在较大的工场手工业中,已专设 “帐房”,设置帐簿,考核费用、成本 和利润。
•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原始社会: • 剩余-----管理-----计算、记录和分析-----生 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会计萌芽阶段 • 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宋、完善于 明清 • 奴隶社会: • 西周---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司会
第一节 会计的目标
• 封建社会: • 唐朝: • 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吉甫撰写 《元和国计簿》十卷,大和元年(公元 827年)韦处厚作《大和国计》二十卷, 是我国最早的会计专著。
《基础会计学》导学
• 七、教学内容 • 第一章 总论 • 重点掌握: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 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含义。 •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重点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 义及其内容。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三章 帐户与复式记账 • 重点掌握:帐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 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及其简 单应用,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 第四章 帐户分类 • 重点掌握: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帐 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一、会计的内容 • 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 督和会计分析(也称会计报表分析)。但会 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 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 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第二节 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
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 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 程。 • 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行政 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三 类。
《基础会计学》导学
• 第九章 会计循环(上) • 重点掌握:会计循环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会计 计量的基本原则,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事 项的会计分录、过账和试算平衡。 • 第十章 会计循环(下) • 重点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与方 法,以及对账、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 具体方法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学》导学
•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 《基础会计学》是开放教育金融、财会专业的一门专 业基础课程,是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统开、统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 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学习后续 的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由 于《基础会计学》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一定 的实践操作性,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同学来讲,要抓 住该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好这门课 程。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资金和企业报告
• 二、企业的经营资金 • 企业的经营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和 取得,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 集和取得资金。 • 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一般筹集渠道有: ① 国家投资,即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 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