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建筑异同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建筑异同


萨艮王宫 亚述文明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 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从地面通过 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 200余。 王宫正面的一对塔楼突出了中央的券形入口。宫墙满贴彩色琉璃面砖, 上部有雉堞,下部有高3米余的石板贴面,雕刻着人首翼牛像。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建筑:神权与权利的不同体现
古埃及建筑 埃及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它的石头 建筑,早期也像我们国家一样采用
两河流域建筑 而两河流域建筑走的是另外的世 俗路线。它的饰面技术相当发达。 两河流域的建筑是土坯墙围成的, 但是当地暴雨频繁,墙面容易被 腐蚀,于是当地人嵌进陶钉以增 加墙的强度,如同镶嵌,当时底 部陶钉的位置涂着红白黑三种颜 色,后来这种形式渐渐也有了装 饰作用。
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 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 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 为最高大,它高43.5米,宽113 米。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 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 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 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 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到西 方国家。
峻峭,自然环境改变了。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从原始拜物
教的巉岩崇拜汲取灵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墓葬形式——崖墓。 中王国时期, 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主体, 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 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整个悬崖被巧妙地 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A B
C D E
b. 空间上:塞满柱子的 大殿。 神秘,压抑的气氛 神秘 光线, 高 侧窗 压抑 柱子, 巨大的尺度,密集的布局 从金字塔到太阳神庙, 都表达崇拜,手法不同效 果不同。从外部形象向内 部空间,从纪念性向宗教 性转化。
卡纳克 阿蒙神庙
卡纳克一卢克索的阿蒙 (Amon)神庙多柱厅
多柱厅神殿,面阔103m,进深52m ,面积达5356m2;内有纵16列,横9 排共134根大柱。中间两排12根大 柱高21m,直径3.6m,支撑着中部 带有高侧窗的屋顶;两旁122根柱 子高13m,直径2.7m。
太阳神庙的型制 来自于古埃及的地方神庙的布局,是在一纵轴线上依次排列着 大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密室。当太阳神成为主神之后,神 庙也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太阳神庙的艺术特色:强调崇拜,恩与威
a.实体部分:采用雕像(法老),方 尖碑(献给日神,象征太阳的一束光 芒),圣羊像(或狮身人首像),大 门(墙体)之间对比(方尖碑的尖与 墙体)。主从(实墙为主)的构图处 理,突出重点,形成完整统一的艺术 特色。实墙上的浮雕和门前长达一公 里的圣羊像,突出一种气氛——宗教 气氛。 方尖碑,圣羊像,宗教的。 大门,世俗的:彩色浮雕,象形文 字,程式化的人物,彩旗猎猎。 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门的统帅作用。 大门的尺度:观赏尺度与使用尺度 的巨大反差 富丽,喧嚣,热烈的宗教气氛。强 调恩的一面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
筑类型。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纳克一卢克索的阿蒙 (Amon)神庙。神庙的建筑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 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 性与压抑感。
阿蒙神庙
新王国时期,皇帝们经常把大量财富和奴隶送给神庙,祭 司们成了最富有,最有势力的奴隶主贵族。神庙遍及全国,底 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karnak和 鲁克索(luxor)两处的阿蒙神庙。
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 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 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 面为浮雕。正面有两条腿, 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 共用,一共五条腿。因为它 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 以并不显得荒诞。人首翼牛 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 象征健壮,大门处的一对人 首翼牛像高约3.8米,它们象 征着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 殿。
这也属于雷吉德夫的宣传手段之一
,为了恢复人们对这个王朝的敬畏 。此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面 部长约五米.
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它们既是不
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结合,又体现了 建筑雕塑要考虑具体观赏条件这一 重要原则。
01 狮身人面像
02 人首翼牛像
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健壮, 可能和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联系,通过喜特人 和腓尼基人传来。
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这就必须把他
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
金字塔的演变
吉 萨 金 字 塔 群 昭 赛 尔 金 字 塔
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崖墓
.首都底比斯,B.C2060~1588 .中王国时期,埃及首都由孟菲斯迁至底比斯,这里自然环境 有所不同,不再是平原和沙漠,尼罗河两岸是峡谷深窄、悬崖
地理位置
1
两河流域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 间的区域-苏美尔地区,其主要部分在今伊拉 克境内。
两河流域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 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以夯土墙到 土坯砖、烧砖,又创造出用来保护和装饰墙 面的面砖,和彩色玻璃砖。代表作:新巴比 伦城墙。
2
建筑特征

主要的建筑类型 土坯建筑:住宅、宫殿土坯砌墙,墙体厚重 住宅---内院式的,主要卧室朝北,房间从四面以长边 对着院子 宫殿---有串联的或并联的三个院子。一是行政部分、 一是居住部分,另一是服役部分 山岳台:山岳台是古代人观察天象用的一种天文台, 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 筑物。 它是从金字塔发展来的,外形上与金字塔很相似, 但建造的材料不同。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 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神堂。
01
代表建筑
乌尔观象台是夯土 的,外贴一层砖,砌 着薄薄的凸出体。第 一层基底面积65×45 米,高9.75米,有三 条坡道,一条垂直于 正面,两条贴着正面。 第二层基底面积为 3723㎡,高2.50米, 以上残毁,据估算, 总高约21米。
•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起源于演变,当地多暴雨, 为保护土坯墙,打陶钉,后用沥青 • 琉璃砖饰面
棕榈木、芦苇、纸草、黏土和土坯
等造房子,但尼罗河两岸缺木材, 石头倒是不缺,埃及的柱子样式很
丰富多彩,上面栩栩如生地刻画出
了木材或纸草的样子,发展出了石 头建筑独有的特点。
01 狮身人面像
02 人首翼牛像
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据他父亲 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狮身人面像这座 纪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阳神拉。
像正面为圆雕,可看到牛两条前 腿和人头的正面;像侧面为浮雕, 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从两
``````
1 :宗教:相信灵魂不死,人死后
保护尸体,能使灵魂复活。
2:社会:最高统治者是Pharaoh, 主掌神权,司法,军队,政府。 其次是僧侣,军官,农民,奴隶。 3:文字:象形文字。
古王国时期
首都:孟菲斯 建筑的代表作:金字塔 金字塔的发展演变: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复生,所以特别重视建造陵墓。 后来,皇帝的陵墓渐渐改变了型制。因为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
``````
设计143414 李文静
LOREM
A
Bபைடு நூலகம்
LOREM
LOREM
C
D
LOREM
古埃及建筑(B.C5000~A.D100)
自然状况:
埃及是世界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 的纪念性建筑物。
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部 分。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 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人民主 要从事农业。尼罗河深刻的影 响着古埃及的文化和建筑。河 流提供的芦苇,纸草和泥土作 为主要建筑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