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1.困难气道评估
评估指标
方法&定义
困难标准
病史
困难气道史、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史、气道手术史、头颈部放疗史等
面罩通气困难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55岁、蓄络腮胡、无牙、小下颌、肥胖(BMI>26kg/m2)等
Mallampati分级
病人坐在麻醉科医师的面前,用力张口伸舌至最大限度,根据看到的咽部结构进行分级
3.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紧急气道处理流程
紧急气道是指“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的情况。处理紧急气道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处理,诊断的关键在于对面罩通气分级的准确判断 。
Ⅲ~Ⅳ级
张口度
(Interincisor Distance)
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距
小于3cm或两横指
甲颏距离
(Thyromental Distance)
头伸展位时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颚尖端的距离
小于6cm或三横指
颞颌关节活动度
病人把下切牙前伸至超出上切牙
无法完成者胸骨,然后向上扬起脸测试颈伸展范围
下巴不能接触胸骨或不能伸颈
喉镜显露分级(Cormack-Lehane分级)
根据显露声门的程度分级
Ⅲ~Ⅳ级
2.处理困难气道的常用工具
工具
特点
口/鼻咽通气道
困难喉镜
比普通喉镜提供更容易显露声门。
可视喉镜
可提供宽广的视角,有效改善声门显露
纤维支气管镜
适合多种困难气道。
喉罩
置入成功率高,可以引流胃内液体。既可改善通气,必要时也可代替气管插管维持气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