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2)幸.尚宽,何为不可()
(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
..()(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

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
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

②郡:城。

③相视:看望。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军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2)贼既至()
(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fǒu;同“否”(2)zhé;当即(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2)幸而,恰巧(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5)请托,请求(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

“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

“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9.(1)离开(2)已经(3)于是(4)一起
10.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

11.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12.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