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场面调度(mise-en-s cène),出自法语,原意就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本来用于戏剧,是指导演对演员的行动路线、位置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则是指导演对于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电影的场面调度,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感观银幕世界的手段。

它给观众规定了观看银幕世界的视点,而这种观看的视点,观众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场面调度的真正妙处在于,尽管视点多变,空间跳动大,时间流程会被切断、分割,却仍然可以让观众获得完整统一的印象。

这种印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故事情节层面,一是创作人员的情感倾向和评价层面。

电影电视创作中的场面调度主要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演员调度是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的变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变化,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调度是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摄像机机位、光轴方向、焦距的变化,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画面,来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及其变化。

镜头调度包括了距离(远、全、中、近、特)、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推、拉和急推、急拉)、角度(平、俯、仰)、方向(正、侧、背)等因素的运用和变化。

不过,在影视创作中,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常常是同时进行而且互相作用的。

场面调度不仅仅是单个镜头里的调度,还包含了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场景的调度。

2.场面调度的作用是什么?场面调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产生画面的构成作用,形成故事情节的连续进展,传递富于表现力的造型美。

此外,还有以下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

从整部作品来看,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是剧情。

但是从局部看,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便是演员的表演和镜头的运用。

演员表演的言谈举止之中可以反映性格,镜头的远近俯仰也可以表现性格。

(2)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演员的表演、走位、行动的力度和方式固然可以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镜头的调度同样也能间接地反映人物心理变化。

(3)渲染环境气氛。

善于调动观众情绪的导演,都会利用场面调度渲染环境气氛。

人物的行为动作,有了环境气氛的烘托,就有了更为强烈的表现力和更为合理的诠释。

(4)寄予哲理思想。

利用场面调度表达哲理思想。

3.场面调度有哪些优势?就是依据剧本(设计)的内容,依据生活真实的逻辑,通过演员和摄影机在空间里的调度,揭示生活的面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情感,完成叙事的一种艺术语言。

它具有以下这些优势:(1)多方位的视点。

既有主观视点,也有客观视点;并围绕着主要人物,从不同方向的视点,有序地叙述故事。

各种不同方向的视点,既介绍了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又介绍了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2)各种景别的合理组合。

各种景别有各自的叙事任务,它们经过有机的组合后,将事件叙述得详简得当,而且对人物的情绪解释特别有效,尤其在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精锐的时候,更能发挥其独特的叙事功能;(3)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的组合。

不仅介绍场景空间,而且也有利于揭示人物的情绪。

如一些近景、特写,凸现出矛盾精锐时的人物情绪;(4)人物调度的对比性:坐的/站的、走/定、对话等,较好地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传达出人物的不同情绪及戏剧气氛;4.影视的场面调度包含哪些?影视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一般有两种场面调度的倾向:一种是演员调度为决定性要素,摄影机调度为辅助性要素;另一种演员调度为辅,而摄影机的调度为主要要素。

5.何谓镜头调度?摄像机的镜头调度包括焦距变化或机位、镜头光轴的变化,分两个层面,一是对单个镜头的调度和组合镜头调度,另一个层面则是对整场戏的整体调度。

其中单镜头调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焦距的变化,二是改变拍摄距离。

调度内容包括:(1)确定拍摄机位:包括拍摄的角度,景别,视点等方面;(2)选择合适焦距:广角和长焦的表现力是明显不同的。

广角适合表现大环境大场景,介绍空间关系,而长焦则可借助它在景深上的特点而突出主体或者强化画面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6.演员调度指的是什么?导演对演员在剧中的行为、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变化,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相互交流时所产生的动作与位置的变化进行的安排。

7.一个非多讯道制作的场面调度中,摄影机的调度是如何确定的?(1)拍摄总的方向的确定;(2)划分表演区以及区内人物关系的确定;(3)场景中起始的动作与结束的动作的确定;(4)场景拍摄中的各种“连贯”(时间连贯、地点连贯、动作连贯、照明的连贯性、影像质感的连贯性);(5)有效覆盖(有效地安排机位或镜位)与整合摄影机的机位和运动;(6)考虑场景之间衔接。

8.电视的场面调度与戏剧的场面调度有何区别?(1)由于影视的视角和视距是丰富多变的,所以不受舞台边框的限制,从而在时空表现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2)影视画面表达叙事的时候时空虽然是连续的,但在拍摄影视画面的过程中,是空是可以分割的;(3)在影视拍摄中,除了现场调度的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镜头调度的方法进一步对表现内容进行控制。

9.场面调度对视听语言的影响是什么?(1)场面调度根据摄像师对场景环境的理解和安排,为电视画面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

(2)场面调度可以做到压缩和延伸时空通过一系列不同角度和景别大小调度镜头的方式,细致地多方位地展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细节,表现事件过程和人物活动。

(3)形成节奏感,影响和促进画面节奏变化。

(4)在实时节目制作中,发挥决定成败的作用。

(4)组织镜头语言,形成完整印象。

10.什么是轴线?所谓的轴线是指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所处位置的关系形成的一条假想的线。

11.何谓轴线规律?如果将跨越轴线拍摄的两个镜头直接接在一起,就会导致方向错乱,让观众迷惑不解,这就是轴线规律。

在同一场景里,如果摄像机越过轴线(那条假想的关系线)拍摄,即为越轴。

12.拍摄时,如何正确使用轴线规律?轴线规律是拍摄过程中设置摄像机机位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的正确位置和方向性的统一,摄像机角度的处理要遵循轴线规律,即在假想轴线180°之内设置摄像机机位,否则会产生“离轴”的现象,从而也就妨碍了观众对画面空间关系正确的理解。

假想轴线有两个顶端的位置,它和主镜头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摄像机的机位可以在三角形的范围内随意调动,但不能从一个三角形机位调至另一个三角形机位,因为使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机位拍摄同一场景的画面,便是离轴。

运用轴线规律的意义在于正确处理镜头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个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有完整的、统一的感觉,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场面都在拍摄前画上一条横穿布景平面图的直线。

轴线规律也可以破例。

13.如何合理越轴?(1)通过摄像机运动越轴;(2)通过场面调度越轴;(3)间隔一个正面和背面的正拍镜头可以越轴;(4)通过大动作的剪辑点可以越轴;(5)间隔一个景物或人物的特写可以越轴。

14.何谓总角度?其作用如何?传统上,大多数场面都从一个确定方位的大全景镜头开始,我们把这个镜头叫做主角度镜头。

其作用有:(1)确定方位;(2)确保素材完整,为后期剪辑提供保障;(3)为分切镜头的光线效果、情调、气氛、角色的形体动作和人物的位置关系提供依据。

15.长镜头在场面调度中有何作用?(1)作为场面的主角度,逐渐展开空间环境;(2 ) 代替蒙太奇形成镜头内部的组合;(3)保持演员的连贯与流畅。

16.场面调度在电视制作中有何意义?(1) 记录表演,摄像机的镜头再现演员调度,表现正在发生的故事。

(2)突出重点,弱化和消除无关紧要的元素,为重要元素创造更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3)营造情调和气氛,帮助形成观众的情绪反应。

17.场面调度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创作应该是没有什么固定程式和定规的,但是影视创作却有其自身特点,由于依赖于观众的观影经验,影视创作中往往会遵循某些程式化的手段或技巧,尤其是类型影片就更是如此。

场面调度作为影视创作的基本手段,也有一些程式化的处理方法。

比较常见的有:(1)纵深调度;(2)重复性调度;(3)对比性调度;(4)象征性调度。

18.什么是纵深调度?导演通过演员或摄影机的运动,利用一个镜头内景别、构图、光影、场面、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阐释或加强导演赋予这个镜头的思想内涵。

这样的调度也被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

能够进行这种调度的,往往是大景深镜头。

最常见的处理就是利用人或物作前景,后景中的人物在纵深处由后面走到前面,即由全景走至近景;或由前景人物走向纵深,扩大环境,变为全景,从而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景别。

纵深调度,常常要考虑在不同景次安排剧情,即让演员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交流对象,更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生活感。

纵深调度常使用长镜头拍摄。

19.什么是重复性调度?一般是指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单纯的重复会造成单调、乏味、令人厌倦的感觉,但又可以起到突出、强调某种含义的特殊作用,不仅可以给观众造成情绪上的冲击力量,还能使得他们由感性向理性加深认识,进入思考,获得一种认识价值。

如国产影片《乡音》中,陶春给丈夫三次端洗脚水,陶春病了,女儿给爸爸端洗脚水,后来丈夫知道妻子的病情,反过来给妻子端洗脚水,五次相同的调度,使得最简单的生活场景,产生了内在联系,从而深深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也引发观众进行思考。

在喜剧片中,重复性场面调度还能引起喜剧效果,制造笑料。

20.什么是对比性调度?对比性调度就是把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或衬托,使得对比的双方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来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地显示各自的性格和特点。

比如将动与静、快与慢、明与暗、强与弱、冷色与暖色、前景与后景、开放与封闭等强烈的对比因素纳入到场面调度之中,以增强艺术的反差和对比度。

在电影《祝福》中,祥林嫂和富人们过年时不同的命运,就是通过对比性场面调度来表现的。

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怀着对米兰的恨意,想占有她,结果根本敌她不过落荒而逃,于是伤心地光着脚踩着自行车,前后的气氛、动作力度等对比非常强烈,也宣告了他所精心幻想和守护的初恋,就以这样一种无奈而可悲的方式最终破灭。

21.什么是象征性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是导演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含义。

往往是把深层次的思想隐藏在外显的形象之下,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让观众去感知、去思索、去意会,从而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我国过去电影中英雄人物牺牲之后,往往接大海咆哮、苍松挺拔、青山绵延的镜头,其实就是象征性调度的程式化运用。

高明的象征性调度,应该是将赋予含义的形象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运用。

就像电视连续剧《围城》里方鸿渐家的那只总是慢很多的老钟那样,贴切而有深意,尽管这是小说原著中出现的物品,并非出于编导的创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