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场面调度
②2号、3号镜头: 它们与1号镜头属于平行镜头。 1号镜头是双人全景镜头,那么2号或3号镜头则是单人分 切的镜头(分别拍摄A角和B角)。 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 与1号镜头相比,仅仅景深、景别发生了变化。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③4号、5号镜头: 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它们属于外反拍镜头;以中近景系 列镜头为主。 在镜头的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画面比较灵 动、活泼。因为机位与轴线存在小于90°角的活动幅度, 所以镜头中的影像具有参差感。而且,人物交流的视线 彼此对应。 4号和5号镜头承担着具体刻画人物或事件关系、动作、 细节、特征、过程等任务,因此,它们是动作镜头的重 要构成部分。
摄像机的机位在轴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这 三个顶端如果用线条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相互关 联的三角形的机位布局。这便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 理。又称为三角形布局。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三种基本机位可以组合成一个大三角形的布局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镜头的调度主要体现在9种不同的基本镜头形式之中。 这9种镜头形式分别代表了9种不同的基本含义: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⑷间隔一个在轴线上所拍的正面镜头或背面镜头来实现 越轴。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⑸间隔一个景物的特写镜头实现越轴。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三、场面调度的方法 调度方法常用的有: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 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等等。 1.纵深场面调度 纵深场面调度就是利用人或物做前景,后景人物 在纵深处由后面走向前面,即由全景走向近景, 或者由前景走向纵深,扩大环境,变为全景。 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 纵深场面调度还经常用在长镜头中。
(2)内反拍 或称“正打”镜头。 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背的拍摄角度. 分别拍入两个人物,其效果是表现了画面外的那个人的 视点。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3)平行机位 在关系线一侧,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各自拍下每 个人物的侧面像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4.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5.越轴的处理
越轴是指摄像机越过原先轴线一侧,到轴线另 一区域进行拍摄。 ⑴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实现越轴。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⑵通过被摄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实现越轴。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⑶当关系线和运动轴线同时存在时,可以运动轴线为准 选择拍摄机位,而越过关系轴线。也可以关系轴线为准 选择拍摄机位,而实现越过运动轴线拍摄。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3.依“轴”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根据轴线规则,摄像机机位布局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外反拍 俗称“反打”,或过肩镜头。 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拍摄角度。 把两个人物拍入画面,画面可以形成前景和后景,具有明 显的透视效果。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 二、演员调度与镜头场面调度 • (一)演员调度 • 演员场面调度时起码要做到一点:人物的配置 要使观众时刻都注视他所应该注视的人。
• (二)镜头场面调度 • 镜头调度包括机位的变化、镜头的角度、拍摄 距离、 镜头的运动方法等。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1.机位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①1号镜头: 1号机位通常称为主机位,1号机位的这个镜头也就被称为 主镜头。 从镜头形式方面看,它是全景系列镜头。 从叙事功能看,它是关系镜头,是背景镜头、整体镜头。 从性质分析,1号镜头是定位镜头。它确定人物在空间的位 置,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的关系。
机位是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某一时间(段)所处的位置。 机位确定了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方位、角度和距离。 不同机位可产生正面、斜侧面、侧面及背面的构图变化。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1)正拍:对着 被摄物的正面拍摄, 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 特征。 (2)斜侧拍:对 着被摄物的斜侧面拍 摄,立体感和纵深感 较强。 (3)侧拍:侧拍 是对着被摄物的侧面 拍摄,善于表现景物 的轮廓线。 (4)反拍:反拍 是对着被摄物背面拍 摄,突出了陪体与环 境。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1.定义
轴线是拍摄中依据被表现人物的视线方向、运动对象 运动方向和人物之间的交流而假想的一条虚拟的线,可 以简单理解成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两个人对坐着进行交流, 在两人之间画一条假想的直线, 形成了关系轴线;
汽车向前行驶,沿前进方向 画一条虚线,称为方向轴线;
两组球队进行比赛,由向对 方进攻的点连成一条虚线,就是 运动轴线。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2. 轴线规则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 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应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 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 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2.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改变摄像机与被摄物水平线的高 低所选择的拍摄角度。不同拍摄角度可产生平视、 俯视、仰视的构图变化。
(1)平拍:与被摄物体在同 一水平线上拍摄,具有真实感 的拍摄角度。 (2)俯拍:高于被摄物水平 线向下拍摄,天少地多,前景 大,后景小,纵深感强。被摄 物顶部增大,下部变小,给人 以压抑、低沉的气氛 (3)仰拍:低于被摄物水平 线向上拍摄,天多地少。突出 前景,简化后景,下部增大、 上部变小,善于表达高大雄伟 的气势 。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2.重复性场面调度 一般指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 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可以起到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涵义的特殊作用。 可以给观众造成情绪的冲击力量,还能使之由情 向理的方向转化,使观众进入思考,获得新的认 识价值。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3.对比性场面调度 把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或衬托,使对比的双方 互相辉映,相得益彰,能够更生动,更鲜明地显示出 各自的性格和特点。 如将动与静、快与慢、明与暗、强与弱、冷色与暖色、 前景与后景、开放与封闭等强烈的对比因素纳入到场 面调度之中,以增强艺术的反差和对比度。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④6、7号镜头: “内反拍 ”镜头。 与4、5号镜头性质相似,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 为主体,同样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内容; 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 因为是近景系列的内反拍镜头,人物脸部表情是表现的 重点,镜头内容富有戏剧性。 ⑥8、9号镜头: 属于骑轴镜头。 人物居中,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 直接暴露人物内心世界。
第七节 场面调度
• 一、场面调度的概念 •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 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 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 演员调度是指在一个给定的场景中对演员的位 置和活动的安排,是场面调度的本来涵义。 • 镜头调度是指以演员调度为基础的摄影机位置 与运动的安排。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4.象征性场面调度 导演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 物的内在涵义。 把深层次的思想隐藏在浮露的形象之下,将一 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为婉转含蓄的形象,让观 众去感知、去思索、去意会,从而产生耐人寻味 的艺术魅力。
潍坊学院文闻传播学院 何涛
3.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到被摄物的距离。 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构图变化。
4.镜头的运动 推、拉、摇、移、升、降等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
(三)轴线和机位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