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公开课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4课时分香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
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教学反思:
前面大量的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
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

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