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结构极限状态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结构极限状态计算


规定时间——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 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 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即设计基准期。我国公 路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基准期≠使用寿命,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 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的失效概率可能增大, 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度,但不等于结构丧失功 能甚至报废。通常使用寿命长,则设计基准期 就长,设计基准期小于寿命期。
R-抗力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抗力;
S-作用效应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效应。
2.
结构功能函数与可靠、失效、极限状态的对 应关系
Z=R–S>0:结构可靠 Z=R–S<0:结构失效
Z=R–S=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目的用功能函数表示,应满足
Z=g(X1,X2,…,Xn)≥0或Z=R-S ≥0
f
( )

-无量纲系数,称为结构可靠指标。 与
失效概率 Pf 有一一对应关系, 越大, Pf 越 小 ,结构越可靠。(表2-1)
2.1.5 目标可靠指标

定义:用作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依据的可靠 指标。 确定方法:采用“校准法”并结合工程经 验和经济优化原则加以确定。 校准法——根据各基本变量的统计参数和 概率分布类型,运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揭示以往规范隐含的可靠度,以此作为确 定目标可靠指标的依据。
采用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 计计算应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类 极限状态的各项要求。
2.2.1 三种设计状况

持久状况
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 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对应于桥梁 的使用阶段,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短暂状况
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 (或荷载)的状况。对应于桥梁的施工 阶段,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 算(以计算构件截面应力表达),必维护条件下,在规定 时间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如不出现 过大的裂缝宽度,钢筋不锈蚀。(耐久 性)

1. 2.
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度
可靠性: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 性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可靠度: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度量, 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 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结构可 靠性的定量描述。
强迫结构产
生变形。(
基础的不均 匀沉降,地
约束下间接产
生的变形。
震等)。
何为作用效应?
2.
作用效应S: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 (如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变形等)。
3.
结构抗力R: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 的能力(如构件的承载力、刚度等), 它是结构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等的函数。
1.
失效概率
失效概率 Pf -结构不满足其功能要求这一随 机事件的概率,即结构处于失效状态下的概 率。

结构极限状态的分类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 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 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 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 值的状态。 “破坏-安全”极限状态
2.
3.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表现形式: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 衡(如滑动、倾覆等); 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 而不能继续承载;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的压屈)。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史
I.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计算法
在规定的标准荷载作用下,按弹 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构件截面任一点的 应力≤规定的容许应力;(容许应力 是由材料强度除以安全系数得到), 安全系数则依据工程经验和主观判断 来确定。
II.
考虑材料塑性性能的破坏阶段计算法 以充分考虑材料塑性性能的结构 构件承载能力为基础,材料标准极限 强度计算的承载力≥计算的最大荷载 内力 ;计算的最大荷载是由规定的标 准荷载乘以单一的安全系数得出,安 全系数仍是依据工程经验和主观判断 来确定。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现形式:

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裂 缝等);
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3.
“破坏-安全”极限状态 超过这种极限状态发生的破坏,是 指允许结构物发生局部损坏,而该结构 的其余部分,应具有适当的可靠度,能 极限承受降低了的设计荷载。适用于桥 梁抗震和连拱推力墩的计算等。
桥涵分类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涵洞 多孔跨径总长L (m)单孔跨径Lk(m) L>1000 100≤L ≤1000 30<L<100 8 ≤L ≤30 Lk>150 40 ≤ Lk ≤150 20 ≤ Lk<40 5 ≤ Lk <20 Lk<5
注:桥梁设计时桥涵分类,按单孔跨径确定,对多跨不等跨梁以其中最大跨径为准。

偶然状况 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状况, 对应于桥梁可能遇到地震等作用的状况。 设计原则是主要承重结构不致因非主要承 重结构发生破坏而导致丧失承载能力;或 允许主要承重结构发生局部破坏而剩余部 分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连续倒塌,只进行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2.1.3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1.
作用效应S和结构抗力R
作用:
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和应 变的所有原因。
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两类作用
作 用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如 结构自重、汽车荷载等。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 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约束变形
结构材料发生
外加变形
收缩或膨胀等
变化,结构在 支座或节点的

结构概率设计法的三个水准
1.
水准Ⅰ-半概率设计法:未触及结构可 靠度的核心(结构的失效概率),且分 项系数主要依经验定。
水准Ⅱ-近似概率设计法:实用阶段的 概率设计法。 水准Ⅲ-全概率设计法:完全基于概率 理论的理想方法。
2. 3.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 基本概念
2.1.1 结构可靠性与可靠度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 计算的原则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2.2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计算原则 2.3 材料强度的取值 2.4 作用、作用的代表值和作用效应组合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 在预定的荷载及材料性能条件下, 确定构件按功能要求所需要的截面尺寸、 配筋和构造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公路桥规》规定桥梁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的 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设计原则是作用效应最不利 组合(基本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 的设计值。其基本表达式为
0Sd R R ( fd , ad )
式中: 0-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 S d -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 R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f d 材料强度设计值; a d -几何参数设计值。 数; 设计值;
公路桥涵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桥涵类型 特大桥、重要大桥
表2-3
结构重要 性系数ɣ0 1.1 1.0 0.9
大桥、中桥、重要小桥 小桥、涵洞
“重要”大小桥:系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 城市附近交通繁忙的城郊公路上的桥梁。
桥梁涵洞分类
2.2.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表达式
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理论为基 础,采用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 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 组合的影响,对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 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 过《公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为
S C1 式中: 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 C 1 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 如变形、裂缝宽度和截 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 要求所规定的限值,

公路桥涵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桥涵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按表2-3划分的三个安全等级进行设计,以体现 不同情况的桥涵的可靠度差异。在计算上,不同 的安全等级用结构重要性系数γ 0来体现。
一般,同一座桥梁只宜取一个设计安全等级, 但对个别构件,也允许在必要时作安全等级的调 整,但调整后的级差不应超过一个等级。
可靠概率Pr -结构满足其功能要求这一随机 事件的概率,即结构处于可靠状态下的概率。
Pr+ Pf=1
2.
失效概率Pf的计算方法
设构件的作用效应S及结构的抗力R 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S、R 的平均值分别为mS、 mR ,标准差分 别为σS、 σR 。因此结构的功能函数 Z=R–S也符合正态分布,如图:
面抗裂的应力限值。

注:《公路桥规》规定,对公路桥涵的设 计计算,除进行上述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 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外,按照公 路桥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习惯,还应 进行构件应力计算,并不应超过限值。构 件应力计算的实质是构件强度验算,是对 构件承载力计算的补充,是结构承载力极 限状态的表现之一,极限状态表达式为
S C2
式中: S为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效应(应力),当 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C2结构的功能限值(应力) 即:施工阶段制作、运输、安装阶段的应力计算
2.3 材料强度的取值
2.3.1 材料强度指标的取值原则
实际工程中,按同一标准生产的钢 筋或混凝土各批之间的强度是有差异的, 即使同一批按同一方法在同一试验机上 测得的强度值也不相同,这就是材料强 度的变异性。 为在设计中合理取用材料强度值, 《公路桥规》对材料强度的取值采用标 准值和设计值。


按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公路桥 梁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