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法

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法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
11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 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 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 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 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
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 比喻 ▪ 对比
.
3
广告修辞大擂台
▪ 10、××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 对比
(电冰箱)
▪ 11、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电讯)▪ 镶嵌
▪ 12、美好生活从头开始。(理发)
▪ 双关
▪ 13、亚洲皮鞋,足下生辉。(皮鞋) ▪ 双关 ▪ 14、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服▪装对)偶 ▪ 1电5)、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彩排比
成才”; .
13
二、借代
1、概念: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
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
14
(4)借部分代替全体。
③表达感情。(化平淡为生动)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
10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似的轻①快在。崎岖(的没道有路相上似最向点前)多猛的冲题,脚目步类像型踩—在棉—花仿上句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仿家造俱例一③句扫大,而水用光一“,来橡今,皮天可.,真我比们老已虎圆下还规定厉.决害直心,尺,庄”一稼定、各要房写和子这、 一只句老话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粉面笔把-大-水身比作躯比缩老短虎了更,厉生害命的其的他轨事迹物延,长后了面.又比
例1:樯橹灰飞烟灭。 例2: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5)结果代原因
例1: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1:我买了一台“康佳”。 例2:他一天一包中华。
.
15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 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
1
请大家猜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
2
广告修辞大擂台
▪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 夸张
(香皂) ▪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夸张
像丛飞、白芳礼等。
.
7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白酒)
▪ 引用
▪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 引用
▪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 比喻
▪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 比喻
▪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 比喻 一刻。(手表)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
6
比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 16、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
的价。(收音机)
▪ 排比
▪ 17、药材好,药才好。(药品)
▪ 同音
▪ 18、赤橙黄绿表蓝紫,.天上长虹落人间。▪ 摹绘4 (彩电)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
5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 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化深奥为浅显)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 的可以战胜大的。
.
1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答:① “刀法”喻“教育方
② 法“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③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
8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