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融资概论

第5章 融资概论

第2篇 融资
第5章 融资概论
学习目标

认识融资的含义和特点 明确融资的基本方式 掌握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内容纲要融资概述√ Nhomakorabea.1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3 融资决策
5.1 融资概论
5.1 融资概述
一、什么是融资?
5.1 融资概论
5.1 融资概述

融资是以信用方式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 济活动,包括资金的融入或融出,其基本 特征是具有偿还性。 本书所研究的融资是指资金的融入规律, 即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筹措其投资所必须 的资金。
融资杠杆的作用体现在:当公司采用负债经营 后,净利润越高,普通股股东收益越大。净利 润越低,普通股股东损失越大。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 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示财务杠杆 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 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 风险也就越小。
资金 筹集费
资金 占用费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资本成本,通常不用绝对金额来表示,而是用相对数即资本成 本率表示。 资本成本率是企业资金占用费与实际筹集的资金的比率 。
K D P f
—— (5-1)
或 式中:
K
D P(1 F )
——(5-2)
K——资本成本率; D——资金占用费; P——筹集费用; f——资金筹集费; F——筹集费率,即资金占用费占筹集金额的比率。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作为两种不同形式 的融资方式交替使用,在各个国家采用情 况略有不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

直接融资活动从时间上早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基础。

17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依靠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融 通。17世纪中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诞生了第一 家股票市场: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
债权人可以得到固定利息,按照约定的票面股息 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
使用融资杠杆,希望可以增加普通股股东权益。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 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 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 更大幅度的提高。

英美法系:案例法
大陆法系(法德)法系:条文法

内容纲要
融资概述
5.1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3 融资决策
5.3 融资决策
5.3.1 融资决策的意义
一、什么是融资决策:
融资决策是在融资前,对融资活动确定目标 和方向,合理选择一个能够实现融资预期目 标的最优方案的活动过程。
5.3.1 融资决策的意义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究竟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取决 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环境和经 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比 例的形成,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选择。



信用主体 运动形式 产权关系 经营决策 是否可逆性 收益稳定性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金需求方、资金供给 资金需求方、金融中介 方 机构、金融资金供给方 资金需求方→资金供给 资金需求方→金融中介 方 机构→金融资金供给方 所有权与控制权 参与生产经营决策 不可逆性 不确定 债权债务 无权参与或干涉 可逆性 固定利息收入

12 % 12 .37 % 2、 1 3%

5% 5.15 % 3、 1 3%
有比较可知筹集相同的资金,发行股票的 价格资本成本率最低,应选择发行股票。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以负债方式融资后, 给普通股股东带来的额外风险。 在公司的投资者中,只有普通股股东承担全部经 营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的发展往往与高科技或战略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我国的融资选择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随 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呈现上升趋势。 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额从 1994 年的 1 亿元发展到 2012 年 3.62 万亿元;而股票市场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从1990年的2.11亿 元发展到 2012 年的 4488 亿元,其中 2010 年曾经达到 9594 亿 元;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规模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但 间接融资依然是我国目前融资的主要方式。2012年我国新增 人民币贷款规模 8.2万亿元,约是当年企业债和股票融资金 额的两倍。 根据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平衡发展 的多层次融资市场有助于提升市场融资效率,有助于促进我 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商业信用: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和商业汇票 发行股票和债券:
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通过存 款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 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金 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 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资金需求单位发行的 有价证券,将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使用, 从而实现资金融通。
5.3.1 融资决策的意义
正确的融资,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通过资金的借入,补充原有资金的不足, 满足投资的需要。 (2)把社会暂时闲置的资金转化为产业资金, 投入到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加速资金周转,提 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资金的效益还可检验融资决策是否正确。 资金顺利运转→经济效益→投资决策




某公司需扩建一条生产线,需要资金500 万,需从外部筹资,经各方面考虑提出以 下方案:) 1、向银行借款500万,年利率15%,筹资 费率2%。 2、发行长期债券10000张,每张500元。 票面利率12%,筹资费率3%。 3、发行股票筹资500万,每年股息5%, 筹资费率3%,

1、
15% 15 .306 % 1 2%
5.3 融资决策
5.3 融资决策
5.3 融资决策
5.3.2 正确融资决策的标志
融资规模确定的方法
实际 核算法
• 在融资者的投资需求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投 资需求,核算融入资金数额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比较 简单、精确但需有详尽、可靠的基础资料。
财务报表 分析法
•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管理状况,从而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这种方法比较 复杂,需要较强的分析技能,一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 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情况下选用。
(a)传统融资
(b)项目融资

内容纲要
融资概述
5.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3 融资决策
5.2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一)按照融资时互相接触和联系进行划分, 可把融资分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 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 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签订协 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 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使用
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 融资杠杆系数DFL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5.3 融资决策

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大生产的出 现,大规模集合资金并分散风险的需求使得更多 的企业走向股票市场,通过股票向广大投资者直 接募集资金。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5.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 20世纪70 年代前主要依靠直接融资。当时,英 美企业通过有价证券进行的直接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总额的 55% ~ 60%,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占 40%~45%。此后,英 美企业逐渐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 美国在历史上比较倚重股票融资,但近30年来也发生了变化。 日本从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公司筹措资金主要以有价证券的直接融 资为主,贷款处于次要地位,到了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融资的结构 发生变化,贷款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 韩国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20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 来直接融资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转为由直接融资为主。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银行贷款:
票据贴现:
5.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 对企业而言,贷款融入的资金是外部债务,体现债权债务关系;而企业通过 有价证券进行股权融资,所融入的资金是企业的股本金,体现的是财产所有 权关系。 银行充当企业债权人,有权要求企业按期偿还本息却无权参与或干涉企业日 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股票购买者或持有人是企业股东,作为所有者, 原则上可以参与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 银行贷款是企业债务,企业有义务在贷款到期时或到期前偿清本息;但企业 发行的股票有不可退还的特性,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或由企业回购 股票。 银行贷款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信用,两者是一种契约关系,银行获得固定的 利息收入,与企业的经营好坏关系不大;而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与企业 业绩和股利分配政策有直接关系。企业破产时,银行贷款比企业股票具有优 先偿还权。

融资的资金来源
内源融资 传统融资 直接融资 融资方式 项目融资 外源融资 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什么是项目融资? 概括来说,项目融资是一项贷款协议。 通过以项目未来经营的现金流来还本付息 和以项目的资产作为担保抵押。
开采石油
开发天然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