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与水文地质复习题80道

水文与水文地质复习题80道


B、照国家规范确定 D、有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21、某河段已经查明在 N 年中有 项特大洪水,其中 l 个发生在实测系列 n 年内,在特大洪水处
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的统计参数 Q 和 CV 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值的矩法公式。该公式 包括的假定是___A_____
A、 Q N Qn 1 ; N n 1 C、 Q N Qn 1 ; CVN CVn
B、系列是否连续 D、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8 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的资料的目的___A_____ A、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D、考虑安全 C、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19、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中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__D______ B、大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A、大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D、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C、小于该径流的频率来表现 20、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___D_____ A、根据适线法确定 C、按暴雨资料确定
B、 CVN CVn ; N n 1 D、 Q N Qn 1 ; C SVN C Sn
22、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___C______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23、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峰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___C_____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洪量 24、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___C_____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洪量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复习题 80 道
1、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B_____。 A、径流 B、水文循环 C、降水 D、蒸发 2、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B_____。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3、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例如建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 量,一般说来,上述这些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会使得___B_______。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4、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²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 10L/(s·km²),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___A______。 A、315mm B、587mm C、463mm D、408mm 5、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 mm, 则多年平均蒸发为 _B____ A、450 mm B、500 mm C、950 mm D、1400 mm 6、某流域面积为 1000 km²,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 mm,多年平均流量为 15m³/s,该流域的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___B______ A、0.55 B、0.45 C、0.65 D、0.68 7、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__B_____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8、我国年径流深分布总趋势基本上是___A_____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 9、某流域面积 F 为 500 km²,多年平均流量 Q 为 7.5 m³/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 R 为__C___ A、887 mm B、500 mm C、473 mm D、805 mm 10、水量平衡方程式 P-R-E=△S(其中 P、R、E 和△S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 蒸发量和蓄水变量) ,适合于___D______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11、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用皮尔逊 A、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Ⅲ型曲线,这是因为__D______
,所谓的“不利”是指___B____ 25、选择典型洪水的一个原则是对工程安全“不利” B、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后 A、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前 D、典型洪水历时长,洪量较大 C、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居中
26、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是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该选取__A______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A、灌溉需要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且枯水期经流比较苦的年份 27、设计洪水是指___A______ A、符合设计洪水标准要求的洪水 C、任意频率的洪水
A、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C、固定时段任意取值法
B、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D、固定时段最小值法
30、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___A____ B、仅推求设计洪量 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C、推求设计洪水量 31、对特大洪水的处理的内容主要是___C____ B、代表性分析 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D、选择设计标准 C、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 3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___C________。 A、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33、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__C______。 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 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 34、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___A_______。 B、年最大值法 A、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D、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C、年超定量法 35、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是____D______。 A、固定站雨量与其相应流域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B、流域出口站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C、流域中心点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D、流域各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36、保育动点动面关系是___D_______。 A、暴雨与其相应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C、任一雨量站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B、不同站暴雨之间的相关关系 D、暴雨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面雨量之间的关系
37、某一地区的暴雨点面关系,对于同一历时,点面折算系数__A________。 B、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A、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减少 D、不随流域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是一常数 C、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时大时小
,所谓不利情况是指___B_______。 38、选择典型暴雨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 B、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后 A、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前 D、典型暴雨的雨量较大 C、典型暴雨主雨峰居中
48、决定岩土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____D______。 B、空隙的数量、大小 A、空隙的数量、形状 D、空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和连通性 C、空隙的数量、大小和连通性 49、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____C______。 A、储存有水的岩层称含水层 B、区分隔水层与含水层的标志为岩层是否含水 C、含水层和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含水的数量很小的岩层为隔水层 50、含水层弹性释放出来的水是___D_______。 A、含水层空隙中的自由重力水 B、含水层空隙中水由于水压力降低而膨胀释放出来的重力水 D、是 B 和 C 共同作用的结果 C、含水层由于骨架变形空隙变小而被挤出来的重力水 51、以下哪项与潜水的特征不符____B______。 A、潜水是地表以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B、潜水在其全部范围内具有隔水顶板 C、潜水可以通过包气带空隙向大气蒸发排泄 D、潜水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凝结水的补给 52、以下哪项与潜水的特征不符___D_______。 A、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重力水 B、承压含水层能明显区分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 C、承压水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地表的补给区获得补给 D、承压水参与水循环较强 53、根据洪积扇组成物质的不同,可将洪积扇分为黏性细土带、粗粒沉积交错过渡带、沙砾石 带。其中,沙砾土带中的地下水有如下特点___A_______。 A、透水性好、水交替急剧、蒸发作用微弱、水质好 B、透水性好、水交替急剧、蒸发作用强、水质不好 C、透水性好、水交替不急剧、蒸发作用微弱、水质不好 D、透水性好、水交替不急剧、蒸发作用强、水质好 54、对冲积物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__D________。 (1)冲积物是洪水冲积而成的 (2)冲积物是经常性的河流水流冲积而成的 (3)冲积物的岩性和其中地下水的分布在上中下游没有差别 (4)冲积物中的地下水和河水可以相互补给 (1) (2) B、 (1) (3) C、 (2) (3) A、 55、以下哪几项描述裂隙水的运动特征是正确的___A_______。 A、水流呈明显的各向异性 B、水流均呈层流
b. 甲河变化小
13、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C_____ 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原则 A、抽样误差最小原则 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原则 14、 P 5% 的丰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_C________年。 B、50 C、20 D、95 A、5 15、 P 95% 的枯水年,其重现期等于__D________年。 B、50 C、5 D、20 A、95 16、年径流系列的“三性”分析是___A_____ A、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B、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代表和成果的合理性 C、资料的可靠性,系列的一致性和成果的合理性 D、成果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可观性 17、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D_______ A、是否有特大洪水 C、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