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本的归集与结转
在实务工作中,建筑企业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结转产品成本。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由于建筑工程与普通工业生产不同,工期通常较长,耗费较高,需要设置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科目;
1.工程施工:科目类似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它属于成本类科目,用于归集各项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摘要建筑业工业企业
归集成本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借:生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2.工程结算:科目是由于施工企业的工程工期一般都比较长,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时一般还不具备收入确认的条件,因此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直接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而是把“工程结算”科目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过渡替代科目进行核算。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
1.直接费用(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2.间接费用(成本)
借:工程施工——间接费用
贷:相关会计科目
月末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工程施工——间接费用
(三)成本的结转
会计处理: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四、建筑业收入确认、成本结转
(一)建造合同分类
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1.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2.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二)建筑业收入确认、成本结转概述
1.合同收入和成本结转的原则:
(1)确认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实现配比;
(2)合同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3)合同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应当直接结转已经发生的成本。
2.建造合同收入
(1)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
(2)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有时,建造合同在执行中,客户可能会提出追加建造资产的要求。
从而与建造承包商协商变更原合同内容或者另行签订建造追加资产的合同。
根据不同情况,建造追加资产的合同可能与原合同合并为一项合同进行会计核算,可能作为单项合同单独核算。
3.建造合同成本
建造合同成本是指为建造某项合同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三)建筑业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的具体核算
1.确认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
第一步: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第二步:已完工程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第三步:已完合同工作的测量。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1)累计完工百分比=累计实际费用÷(累计实际费用+预计还要发生费用)
(2)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累计实际费用+预计还要发生费用)×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费用
(3)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4)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当期确认合同收入-当期确认合同费用。
2.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
建造合同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因为建造合同收入与一般企业收入的会计处理不同,合同尚未完工,暂不结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账户。
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成本、毛利。
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建筑业核算流程及账务处理
比较:建筑业和工业收入、成本的确认
摘要建筑业工业企业
确认收入
在权责发生制下按“完工百分比”法按权责发生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