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的描述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A.某航班于14时30分从北京起飞B.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一球E.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家步行到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东走过4个街区,又向北走过3个街区,接着又向东走过4个街区到达学校。
则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与他走过的路程相比()A.位移较小;B.位移较大;C.位移与路程一样大;D.无法比较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C.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D.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可视为质点4.短路运动员在100m的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是9m/s,10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B.9.6m/sC.10m/sD.10.2m/s5.某人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不可能的是()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D、甲、乙两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7.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8.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t=2s时,回到出发点D.t=4s时,回到出发点9.7103m/s,这个速度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运动速度()A、人造卫星B、火车C、飞机D、自行车10.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l00S的时间行驶了400m,接着又用100s的时间行驶了600m,下列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平均速度是4m/sB、他的平均速度是5m/sC、他的平均速度是6m/sD、他在后6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m/s11.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下列说法中正确()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B、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C、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12.如图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13.右下图中龟的加速度是。
14.时间和时刻是不同的概念。
在第3s 初、第3s 末、第3s 内、3s 内、前3s 、后3s 中,属于时刻概念的是____,属于时间概念的____15.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
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 ,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的长度大约为___km 。
16.一辆汽车在通过十字路口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此图象描述这辆汽车在图示的100s 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17.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1)用描点法在x-t 坐标平面上作出各个时刻的位置.(用点表示,各点间不连线)(2)回答问题:哪个时刻质点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第几秒内位移最大?有多大?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18.由于爆炸引起地表震动,设产生的纵波的传播速率v p =9.1km/s,横波的传播速率v s =3.1km/s ,设在某处的地震勘测中心记录到两种不同震感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0=5s,那么观测记录者与震源之间的距离s 为多少千米?19.右边是在北京西与长沙区间运行的T1/T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
假设,列车准点到达和准点开出,且做直线运动。
求:(1)列车由长沙开出到达武昌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列车由郑州开出到达岳阳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T1次列车在5:05的速度是多少?全程的速度又是多少?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那么在任意1S 内( ) A 、此质点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B 、此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C 、此质点的速度变化为0.5m/sD 、此质点在这1s 内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速度增加0.5m/s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末速度必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少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与末速和的一半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正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在相等时间里速度的变化相同D.在相邻两段相等的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的差为2gT 2北京西 ↓ 长沙 T1次 自 北京西起里程(km ) 站名 北京西 ↑ 长沙 T2次 17:00 0 北京西 8:14 23:29 23:35 690 郑州 1:45 1:39 5:01 5:09 1226 武昌 20:12 20:04 7:12 7:18 1441 岳阳 17:58 17:56 8:38 1588 长沙 16:36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为V=5+2t,式中V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秒与秒。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0与2m/s2;B.5m/s与0;C.5m/s与2m/s2D.5m/s与4m/s2。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8.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A.H/2B.H/4C.3H/4D.9.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路程比为()A.1:2B.3:1C.3:4D.4:310.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A.1mB.5mC.10mD.不能确定11.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起动,则第5s末汽车的速度是m/s,第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第5s内汽车的位移是m.1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13.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14.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恒为,则该汽车从刹车开始后5s的位移为多少?15.下图(a)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下图(b)是另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请把两个图象分别赋于实际的情景,定性说明这两个图象所描述的运动。
16.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试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
第四章相互作用1.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重直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2.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D.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3.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4.关于弹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有弹力作用B.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C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弹力作用D.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5.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随F的增大而增大B.随F的减小而减小C.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D.可能大于物体重力的大小7.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不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C.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D. 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8.图1,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9.如图2,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D.A和B的重力10.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A.与压力成正比B.等于水平拉力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11.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12.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B.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C.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13.下列各种力中(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