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库基础施工方案

灰库基础施工方案

灰库基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国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330MW)扩建工程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约7km,库车至独山子的217国道与乌鲁木齐至喀什的314国道分别沿南北和东西方向交汇于厂区东北约1.5km 处。

南疆铁路平行于314国道从厂区南部3km处穿过。

灰库基础底标高-3.5米,基础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坐落在回填土及部分已拆除旧房屋砖基础之上,后由设计人员现场勘查变更,下挖至原始基底后现基础底标高-4.45m,挖深部分用C15混凝土浇筑至基底标高-3.5米。

灰库基础底板为矩形基础14.9×40.3m,基础由底板及环壁两部分组成,施工缝设在交接处(-2.3m)。

底板高度1.2m,混凝土标号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基础环壁高度1.6m,壁厚0.55m,环壁高度0.7m,壁厚0.35m,混凝土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靠北面有两个控制室条形基础与灰库基础相连,条形基础分三台,截面分别为(底部至上)0.93m,0.73m,0.53m。

隔墙条基截面分别为(底部至上)0.8m,0.6m,0.4m。

控制室条基采用C30混凝土。

2.0编制依据2.1灰库施工图纸《65-FA00693S-T0702(1)》。

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工建工程)(DL/T5210.1-2005)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3.0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组织管理机构名称姓名职务职称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钱旭项目经理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岳江鸿主任工程师工程师质量管理操荣质检员安全管理朱炳华安全员施工管理彭建国技术员技术资料员楚金荣资料员项目经理由具备丰富现场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国家一级资质项目经理担任。

由公司总经理任命授权,全权负责本工程施工中的人、财、物的管理和调动。

4.0主要工程量:灰库C15垫层540m3,C30底板混凝土675m3,C30环基混凝土118.2m3,控制室C15垫层9.4m3,C15条基39.5m3,C25条基13.8m3,钢筋共计115.3T。

5.0施工准备5.1机械准备: HPL1600拌和机1座,混凝土搅拌运输车HJC5256GJB(3台),装载机ZL-50A(1台),蛙式打夯机HW-60(2台),平板振动器一台,振动棒及电机10台,电焊机2台,气焊1套、弯曲机一台、切断机一台、钢筋直螺纹机一台、泵车一辆、罐车4辆。

5.2材料准备:钢筋,钢模板、胶合净面板,钢管、扣件, 42.5Mpa硅酸盐水泥,大石子、小石子、砂子已进场,报验送检合格。

5.3劳力准备:模板工:25人;混凝土工:10人;钢筋工:24人;普工:10人;电工:1人;电焊工:2人;防水工:3人;油漆工:2人;架子工:5名;挖掘机司机:2名;汽车司机:5名。

6.0作业施工方案:6.1基础施工工序:基础分两次绑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垫层模板采用P3012定型组合钢模,上下四道Ф22螺纹钢筋箍配合钢管支撑加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用罐车、泵车浇筑混凝土。

基础环壁采用胶合净面板,上下两层φ12对拉螺杆间距600mm配合钢管支撑加固,模板外侧用四道Ф22螺纹钢筋箍配合钢管、木方支撑加固,内外搭设支模钢管架体脚手架。

基础钢筋混凝土施工完后外壁焦油煤沥青防腐3道,基础防腐施工完,验收合格后再分层回填土方。

6.2基础钢筋6.2.1基础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特别是各种钢筋的型号、数量、布放位置和顺序等该做到胸有成竹。

6.2.2钢筋进场必须先抽样检验,有合格证或出厂质量证明。

成型钢筋要求按型号、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制作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控制成型尺寸误差。

6.2.3钢筋绑扎前应清点钢筋种类和数量,对尺寸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6.2.4绑扎顺序:底部网片钢筋——搭设钢管排架——中部钢筋——环壁暗梁及箍筋——支撑马镫筋——顶层网片筋——环壁竖向钢筋——筒身插筋及洞口钢筋——环壁环向钢筋——支撑马蹬钢筋固定网片筋——拆除钢管排架。

6.2.5底部钢筋绑扎前应在垫层上画出内外立模边线、人孔位置线,环壁与底板相交边线以及环壁内外钢筋的半径(5.946米、6.384米)线。

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

6.2.6各种钢筋应根据钢筋数量或间距在垫层上弹出位置线,确保绑扎正确,间距均匀。

底板钢筋呈网片状,中间层钢筋在底部绑扎成网片后整体提升至设计高度,然后与支撑筋焊接。

6.2.7底板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钢筋接头错头率50%,相邻接头的间距必须大于一米。

6.2.8钢筋网片每点都必须绑扎,钢筋绑扎应采用八字扣,且绑扎方向应左右交错。

6.2.9中间层钢筋应按图纸要求布置,各层之间应用钢筋φ25钢筋支撑连接,支撑与网片筋用电焊焊牢固,防止塌陷。

竖向钢筋要求保持竖直,且应竖直向心,环向钢筋与竖向钢筋连接应牢固稳定。

6.2.10环向钢筋绑扎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并铺设架板上人操作,严禁在钢筋上攀援和践踏。

竖向筋要求与环向筋相连,适当位置可用电焊焊牢,并与架杆连接,防止倾斜倒塌。

6.2.11灰库伐板基础混凝土工程量675m3,底板面积530 m2底板钢筋为115.3T,整体结构大,钢筋含量大,技术质量要求高,底板网片筋分为上中下三层,为了保证钢筋网片筋在灰库基础各位置的几何尺寸和钢筋骨架稳定牢固性,在基础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φ25钢筋马蹬筋间距1.2米见方布置,使基础底板和竖向钢筋用φ25钢筋马蹬焊接连接成支撑体系用来控制基础钢筋,支撑体系见附图,支撑体系所需材料φ25钢筋 270吨,φ14钢筋1吨。

6.2.12底板钢筋保护层50㎜,采用C35砂浆垫块间距800mm支垫,侧面钢筋保护层用50㎜厚C35砂浆垫块挂设在钢筋外侧。

6.3基础模板6.3.1垫层厚度950mm,面积562.4m2。

6.3.2垫层外侧用P3012钢模,底板外侧用P3012模板,钢模竖向立筑。

模板环向采用四道φ22钢筋箍,竖向靠钢管,间距小于800mm。

侧面用钢管支撑于基坑四周双排架,上、中、下三道。

6.3.3内外环壁采用胶合净面板模拼装,100×50mm木方做背杆,模板外侧采用四道φ22钢筋箍紧模板,钢筋接头处焊接牢固。

环壁内侧让出上层各梁位置搭设满堂架支撑模板,环壁外侧搭设双排架支撑模板,内外环壁模板校半径无误后与其架体固定牢靠,模板高度1200mm。

6.3.4环壁内外侧模板竖向背杆采用双木方或双钢管,后上φ12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每节模板两道,距每节模板上、下口各15㎝,环向间距小于700mm。

6.3.5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拼缝严密,模板底部有缝隙采用高标号砂浆封堵。

6.3.6模板拼装要求接槎平顺,用锤球检查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在5mm以内。

6.3.7环壁内部搭设满膛脚手架,用作支撑加固的支撑体系。

支撑杆成水平放射形布置,每节模板两道,与中间脚手架形成一个整体。

支撑杆与夹对拉螺杆竖杆用转动扣相连。

6.3.8待支模加固校正完毕后,钢筋抱箍接头用电焊焊牢固。

防止断裂松驰。

6.4基础混凝土浇筑6.4.1底板采用C30混凝土,共计675m³,属大体积混凝土,计划一天一夜浇灌完毕,混凝土采用42.5MPa硅酸盐水泥,砂石料含泥量小于2%。

6.4.2现场拌合站采用HPL1600拌和机拌制混凝土,3辆(HJC5256GJB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浆,45m泵车下料。

6.4.3浇灌时从一点出发,采用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灌,不留施工缝。

底板共分两层阶梯式向前推进。

层与层之间要求结合良好,每层混凝土在初凝前应进行第二段的浇灌。

6.4.4混凝土浇灌采用Ф50插入式振动捧振捣,要求垂直插入,且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振捣充分,直至表面泛浆为止。

当浇灌上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左右。

6.4.5底板与环壁相接处留设施工缝,相接处要求作拉毛处理,其它部位应抹平收光2~3遍。

严格控制底板混凝土顶标高。

6.4.6环壁扣模前应把接槎部位浮浆块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仓内接槎部位洒水湿润,并铺3㎝左右的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

6.4.7环壁浇灌时从一点同时向相反方向进行,振捣到位,不得漏振。

6.4.8混凝土浇灌要求速度快,底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上层的混凝土浇灌。

夜间浇筑混凝土要有足够照明。

6.4.9混凝土浇灌时应保护好钢筋,防止污染和移位,应设专人负责看守模板、钢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每浇灌一定高度应用小铁锤检查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

6.4.10混凝土浇灌前应有底板四周模板及环壁模板上口抄出高程控制点,浇灌时用尺量控制混凝土高度。

6.4.11混凝土完后上部覆盖塑料薄膜、湿薄毡,并洒水养护14天以上,用水管洒水,使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6.5基础防腐:±0.00m以下与土壤接触部分刷焦油煤沥青三道,涂刷前清干净混凝土表面浮尘,以使防腐层与混凝土结良好。

涂刷均匀,无透底现象。

6.6基础回填:基础回填采用外用戈壁料分层回填,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5㎝,打夯遍数为4—6遍,试验检测符合要求为止,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回填时含水率应适当,土壤太干时应分层洒水湿润,太湿时应晾干后再夯实。

7、安全技术措施:7.1施工前由安全员组织安全常识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全体施工人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7.2上岗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或临边危险地段应系好安全带,严禁穿拖鞋上班。

7.3基坑周围应搭设防护栏杆并挂好安全网。

四周有安全标志和警示牌。

7.4小型零件材料应袋装运输,不许随意向下抛掷,施工现场禁止喧哗和大声喧哗。

7.5钢筋搬运应注意前后、左右人员,防止钢筋撞人,严禁踩踏钢筋和在钢筋上攀援。

钢筋骨架或网片应支撑牢固,并用电焊点固牢靠,防止变形倒塌。

基坑上下运输材料应用绳索绑扎牢固后吊运,不许往下抛掷。

7.6保证现场运输道路平坦、无障碍,夜间照明亮度应满足施工要求,但不许用高压灯具。

7.7用电设备派专业电工,其它人员不得随便动用各种用电设备和控制开关,电气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电源线应埋地布置,不许随意乱放或置于地上。

7.8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应有专人指挥,防止撞人或跑离道路而发生安全事故。

7.9泵管下料应有专人负责指挥,移泵管时注意下方施工人员,防止漏浆伤人。

7.10马道走道板铺设平整,两侧加设φ12压筋并用铁丝绑扎在钢管架上。

临时操作架上无探头板,架板与架子之间应用铁丝绑扎牢固。

7.11使用振动棒、电焊机、打夯机等用电设备时应带好绝缘手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