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灰库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干灰库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2. 编制依据和相关文件 (1)3.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2)4. 作业的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5)4.1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 (5)4.2 作业步骤 (5)4.2.1 测量放线 (5)4.2.2 脚手架和支撑系统 (6)4.2.3 钢筋工程 (7)4.2.4 模板工程 (8)4.2.5埋件的制作与安装 (9)4.2.6混凝土工程 (10)4.2.7成品保护 (12)5. 作业质量要求 (12)6. 作业技术安全措施 (13)7. 作业环境管理 (15)8.安全应急预案 (16)附件:附件一:相关强制性条文附件二:危险源辨别清单附件三: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一、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4原灰库、#5粗灰库、#6细灰库上部结构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0.00m标高相当于黄海基面高程5.100m.本期工程共建储灰库3座,承台底标高-3.200m,筒壁外径15m,建筑高度28.470m,灰库上部结构0.00m~12.00m筒壁为500mm厚,12.00m~28.470m筒壁为350mm厚钢筋混凝土圆筒壁结构,筒壁、环梁、井字梁、楼面板一起现浇。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保护层:梁、墙、板及楼面设备基础 C30,(±0.00m)设备基础及沟道C35。

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 (板、墙壁),25mm(梁)。

1.2、主要工程量(单个量)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1广西钦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1.2干灰库结构图 (F3681S-T0321-02*F1312S-T0321);1.3本公司有关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手册》、《安全保证手册》、《程序文件》;1.4国家和部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技术要求:1.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4.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1.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4.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4.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2;1.4.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10;1.4.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4.8《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1.4.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4.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1.4.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4.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1.4.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4.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1.4.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1.4.1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4.18《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1.4.19国家、地方及行业其它有关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及质量验评标准。

三、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3.1技术准备3.1.1完成干灰库图纸会审,经设计交底后,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上报审批。

3.1.2所有特殊工种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3.2作业前应做的准备3.2.1 施工前必须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交底工作。

3.2.2 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用仪器、仪表,并经计量部门检测合格,有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3.2.3施工材料购买齐全,钢筋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2.4 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报监理审查。

混凝土浇灌通知单报监理确认。

3.2.5 施工用电源及水源接至施工作业区。

3.2.6 施工机械、机具进行检修,保证运转良好,易损易坏备件齐全。

3.2.7 将施工场地进行平整,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3.2.8 职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增强操作技能。

3.3作业人员配置、人员资格各专业工种人员要求熟悉本工种的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电工、架子工、焊工、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4 所需工机具和仪器仪表的规格及精度3.4.1 仪器规格及数量①全站仪 GTS-700 1台②经纬仪 T2 1台③水准仪 DS-23 1台④塔尺 5m 2把⑤钢盘尺 50m 2把⑥盒尺 5m 6把⑦线坠 0.25kg 30个3.4.2 工机具名称及数量电焊机 4台羊角锤 25把无齿锯 2台四磅手锤 6把钢筋调直机 1台泵车 1辆钢筋切断机 1台混凝土罐车 2辆钢筋弯曲机 1台梅花扳子 30把钢筋扳子(自制) 20把活口扳子 10把钢筋钩(自制) 30把振动器 3台电锯 1台振动棒(8m) 4条电刨 1台木抹子(自制) 10把手锯 6把铁抹子 10把手提刨 4台线轴 4个混凝土坍落度桶 1个施工机械、机具进行检修,保证运转良好;做好易损、易坏件的备品工作;机械、机具有关的负荷实验,有计量检定证书、使用证,能力鉴定等资料备案、备查。

四.作业的程序步骤和方法4.1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4.1.1施工方法:4.1.1.1灰库主体混凝土浇筑共分19次浇筑,从结构标高±0.00m每次浇筑高度为1.5m 至28.47m。

4.1.1.2灰库筒壁环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长度为35d,同一截面的接头至少相隔三排。

筒壁竖向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4.1.1.3灰库筒壁选用钢模板,梁、板部位用木模板;4.1.2施工顺序地基处理,脚手架及排架→筒壁钢筋绑扎(±0.00m~1.5m)→支设筒壁模板→浇筑混凝土→绑扎筒壁钢筋(1.5m~2.97m)→2.97m层梁底模板及板底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安装铁件及套管→支设筒壁、梁模板→浇筑混凝土→绑扎筒壁钢筋(2.97m~5.97m)→梁底模板→梁钢筋绑扎→安装铁件及套管→支设筒壁、梁、板底模板→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绑扎筒壁钢筋(5.97m~12.00m)→梁底模板支设→梁钢筋绑扎→安装铁件及套管→筒壁模板、梁侧模板、板底模板支设→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绑扎筒壁钢筋(12.00m~28.47m)→梁底模板支设→梁钢筋绑扎→安装铁件及套管→支设筒壁模板、梁侧、板底模板→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附属可根据工程施工情况穿插进行施工。

在筒壁施工时铁件和预留孔洞、套管要及时安装,切记不要遗漏。

标高一定准确,注意不要搞错。

4.2作业步骤4.2.1测量放线4.2.1.1利用厂区控制网,放出基础中心线和图纸中所需要的角度、尺寸线。

4.2.1.2高程控制点必须由专业测量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指定的高程点引入,注意设计绝对标高。

4.2.2脚手架和支撑系统4.2.2.1脚手架搭设杆件均采用φ48×3.5钢管,直角、旋转、对接扣件连接。

4.2.2.2首先将地面进行夯实处理,下垫木跳板,搭设立、横杆、斜拉组成整体脚手架,再在其上铺设木跳板围栏安全立网、兜网完成脚手架施工。

4.2.2.3支撑系统采用Φ48×3.5钢管扣件做排架,立杆纵、横间距为1200mm、步距1200mm。

在整个脚手架底端之上1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支撑系统必须生根于夯实的地基上。

4.2.2.4脚手架:灰库外围采用双排脚手架且在筒壁设置连墙件,脚手架宽为1200mm,立杆纵距为1200mm、横距1200mm ,步距1200mm,整个脚手架在底端之上1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立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上下横杆的接头也必须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步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一根或两根。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的小横杆。

在脚手架的四周还必须设置排水沟,以便及时排水,排水沟尺寸为宽、深300X300mm(在一角做一个集水池),离脚手架距离不小于1.5m。

灰库内5.95m层井字梁、板采用Φ48×3.0钢管扣件式加密承重满堂脚手架,梁底立杆纵、横间距均为800mm、步距1200mm。

在整个脚手架底端之上100-3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在梁底架子两边设整排剪刀撑。

支撑系统生根于地面300厚卵石灌浆层上,且下垫200*200*15厚复合板块,增大其受力面积。

灰库12.0m层现浇板采用Φ48×3.0钢管扣件式加密承重满堂脚手架,梁底立杆纵、横间距均为600mm、步距1200mm。

在整个脚手架底端之上100-2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并设剪刀撑。

支撑系统生根于5.95m层井字梁、板上。

灰库28.47m层梁、板采用Φ48×3.0钢管扣件式加密承重满堂脚手架,梁底立杆纵、横间距均为800mm、步距1200mm。

在整个脚手架底端之上100-2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并设剪刀撑。

支撑系统生根于12.0m层现浇板上。

4.2.2.5灰库外架根据施工需要各搭设一之字形斜坡通道,坡度为1:2.5,宽度为1.5m。

步道满铺脚手板,在脚手板上每隔300mm设一道木防滑条,防滑条长度为1.4m,截面尺寸为15mm×30mm,并用铁钉钉牢固,在步道的出入口搭设防护棚。

步道两侧搭设扶手栏杆,栏杆距步道高度为1.2m,间距2m设一道立杆。

步道两侧用250mm宽脚手板作为踢脚板,并用8#铁丝和立杆绑扎牢固。

步道两侧满挂密目网,只在操作平台上留出入口。

4.2.2.6施工脚手架和支撑系统应注意的事项:①严禁使用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的脚手管;②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及断裂、有疤节的脚手板③扣件的开口方向应相反于杆件受力的不利方向,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大于5mm;④随时检查校正杆件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5mm ,搭设时应及时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以保证其正常的承载能力;⑤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为100mm;⑥剪刀撑的斜杆与基本构件之间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接头部位至少有一道连接;⑦对接平板脚手板时,对接处的两端头均必须设置小横杆;⑧外围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模板、钢筋等重物,且不许超过270Kg/m2;⑨脚手管上安装临时电源线时,必须有绝缘设施,采用50mm×50mm的模板条做成U形槽穿电源线;⑩脚手架必须设接地且接地良好;○11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由施工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监察员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并签订“脚手架搭设验收签证书”后方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