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 418003、418004学分: 3学分、3学分总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85;实验学时:11;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考试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
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考试目标和要求:《普通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关于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等主要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运用,指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三、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二、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三、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派别;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发展方向要求考生能: 1.简述心理学的渊源与发展; 2.阐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 4.辨析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
思考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5.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6.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7.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脑的进化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二、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第二节神经元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三、神经回路第三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四、神经系统的发育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一、定位说;二、整体说;三、机能系统学说;四、模块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一、什么是内分泌腺;二、内分泌腺的分类与机能;三、神经-体液调节要求考生能:1.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 3.了解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4.了解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对心理现象的影响。
思考题: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4.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6.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7.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三、感觉的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二节视觉一、视觉刺激;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三、视觉基本现象第三节听觉一、听觉刺激;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三、基本听觉现象第四节其他感觉一、皮肤感觉;二、嗅觉和味觉;三、内部感觉要求考生能:1.了解感觉的基本特性与种类;2.了解各种感觉现象及其生理机制;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思考题: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学说?如何评价?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5.什么叫现代对立色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9.简单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1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三、知觉的生理机制;四、知觉的种类第二节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四、知觉的恒常性第三节空间知觉一、形状知觉;二、大小知觉;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一、什么叫错觉;二、错觉的种类;三、错觉理论要求考生能:1.了解知觉的基本特性和生理机制;2.了解知觉的种类与现象;3.了解知觉加工的过程;4.掌握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并理解其影响因素。
思考题: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想一想知觉的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4、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5、什么叫双眼视差?怎样解释它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6、人的听觉定位有哪些规律与特点?7、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8、什么叫似动?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一、什么是意识;二、什么是无意识;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二、催眠;三.白日梦与幻想-意识的自发漂移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第四节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一、注意的生理机制;二、注意的认知理论要求考生能:1.区分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2.了解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3.理解注意的概念和生理机制; 4.理解注意的认知理论。
思考题:1、什么是意识和无意识?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和能动作用。
3、睡眠分为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5、注意有哪些分类?6、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注意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7、简要评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作用;三、记忆的分类;四、记忆的结构及其加工过程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机制;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第三节感觉记忆一、感觉记忆的编码;二、感觉记忆的保持;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化第四节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的编码;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第五节长时记忆一、什么是长时记忆;二、长时记忆的编码;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第六节内隐记忆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要求考生能:1.简述记忆的概念与作用; 2.阐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描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和编码方式; 4.分析遗忘现象及规律; 5.列举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思考题: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2、记忆包括哪些主要的过程?3、什么是记忆的整合论和定位论?4、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5、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6、为什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会发生遗忘?7、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是什么?8、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9、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义?10.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是什么?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二、思维的过程;三、思维的种类第二节表象与想象一、表象;二、想象第三节表象与思维的脑机制一、表象的脑机制;二、问题解决的脑机制;三、推理的脑机制第四节概念与推理一、概念的含义与种类;二、概念结构的理论;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四、推理第五节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二、问题解决的策略;三、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五、创造性要求考生能:1.描述思维的概念、过程与特征;2.论述表象、想象与思维的关系;3.了解概念形成的策略和途径; 4.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5.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思考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3、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4、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5、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哪两种?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6、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7、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8、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9、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二、语言的结构;三、语言的种类;四、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五、研究语言的意义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一、语言的发音机制;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与语言活动第三节语言的理解一、语音知觉;二、词汇的理解;三、句子的理解;四、课文的理解第三节语言的产生一、语言产生的性质;二、语言产生的单位;三、语言产生的阶段要求考生能:1.了解语言的一般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语言的生理机制;3.阐述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与语言活动的关系; 4.理解语言的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题:1、试述语言的含义及其特征。
2、语言可分为哪几种?3、各种语言有哪些特点?4、大脑皮层的语言区有哪些?损伤这些区域将引起哪种形式的失语症?5、什么叫音位?研究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什么意义?6、影响语言知觉的因素有哪些?7、什么是词汇识别?词汇识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句子识别的因素有哪些?9、试述图式在课文理解中的作用。
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念一、什么是动机;二、动机与需要;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论;二、驱力理论;三、唤醒理论;四、诱因理论;五、认知理论第三节动机的种类一、动机的一般分类;二、生理性动机;三、社会性动机第四节意志行动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为中的冲突;三、意志行为中的挫折;四、意志的品质要求考生能:1.了解动机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描述生理性动机;3.描述社会性动机; 8.阐述动机的基本理论; 9.理解动机与意志行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