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练习答案(上册)施建青
大学物理练习答案(上册)施建青
因为人从最高点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故人跳的水平距离增加量为
4-5解:(1)以炮弹与炮车为系统,以地面为参考系,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炮车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Vx,则有
即炮车向后退。
(2)以u(t)表示发炮过程中任一时刻炮弹相对于炮身的速度,则该瞬时炮车的速度应为
通过积分,可求炮车后退的距离
即向后退。
练习5 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氧气密度
kg/m3
(3)氧分子的质量
kg
(4)将分子视为刚性小球,则第一个分子所占体积为 ,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5)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12-5解:(1)由 , 得
kg/mol
(2) m/s
(3)
(4)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 ,
J/m3
(5)由于 ,气体的内能为
练习13 分布函数、气体分布定律
8-4解:(1)选择A、B两轮为系统,啮合过程中只有内力矩作用,故系统角动量守恒。
IAA+IBB=(IA+IB)
又B=0,可得
IAA/ (IA+IB) = 20.9 rad / s
转速
200 rev/min
(2)A轮受的冲量矩
=IA(IA+IB)=4.19×102N·m·s
负号表示与 方向相反。
B轮受的冲量矩
(2)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无外力矩作用,故系统的动量矩守恒。有
2(I0+ )n1= 2(I0+ )n2
(3)将I0代入W式,得
练习9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仑兹坐标和速度变换
9-1(1)C;(2)A
9-2(1)相对的,运动;(2)8.89×10-8;(3)c;(4)
9-3解:设K'相对于K运动的速度为v沿x(x)轴方向,则根据洛仑兹变换公式,有
s
则子的平均飞行距离
9.46 km。
子的飞行距离大于高度,所以有可能到达地面。
练习11 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11-1(1)C;(2)A;(3)A;(4)D
11-2(1)0.25mec2;(2) , , ;(3) , ;(4) ;(5) ,
11-3解:按题意,
,
,
动能
,即
11-4解:设实验室为K系,观察者在K′系中,电子为运动物体,则K′对K系的速度为u= 0.6c,电子对K系速度为vx= 0.8c。电子对K′系的速度
。
练习1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4-1(1)D;(2)C;(3)C;(4)B
设质量为m的砂子在t时间内平均受力为 ,则
由上式即可得到砂子所受平均力的方向,设力与x轴的夹角为 ,则
1(4/3)=53°
力方向斜向上。
4-4解:人到达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v=v0cos,此人于最高点向后抛出物体m。设抛出后人的速度为v1,取人和物体为一系统,则该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即
由于抛出物体而引起人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增量为
所以
(2)当有横向运动趋势时,轮胎与地面间有摩擦力,最大值为N′,这里N′为该时刻地面对车的支持力。由牛顿定律
所以
将 代入得
3-4解:(1)设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距地心的距离rR+h。由
①
又由 得 ,代入①式得
②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rad/s,解得
m, km
(2)由题设可知卫星角速度的误差限度为
a=rβ①
x2g-T2=x2a②
T1-x1g=x1a③
(T1-T2)r=( M+r)r2β④
解上述方程,利用l=r+x1+x2,并取x2-x1=S,可得
7-4解: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列方程
对物体:mg-T=ma①
对滑轮:TR=I②
又
a=R③
将①、②、③式联立得
a=mg/ (m+ M)
由于v0=0,所以
(2)
2-4解:质点的运动方程可写成S=bt,式中b为待定常量。由此可求得
,
由此可知,质点作匀速率曲线运动,加速度就等于法向加速度。又由于质点自外向内运动,越来越小,而b为常数,所以该质点加速度的大小是越来越大。
2-5解:设下标A指飞机,F指空气,E指地面,由题可知:
vFE=60 km/h正西方向
vAF=180 km/h方向未知
R=0.3 m分
6-5解:A对B所在点的角动量守恒.设粒子A到达距B最短距离为d时的速度为v。
,
A、B系统机械能守恒(A在很远处时,引力势能为零)
6-6解:(1)爆炸过程中,以及爆炸前后,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始终守恒,故应有
①
其中r'是新轨道最低点或最高点处距地心的距离, 则是在相应位置的速度,此时 。
=IIB(-0)=4.19×102N·m·s
方向与 相同。
8-5解:碰撞前瞬时,杆对O点的角动量为
式中为杆的线密度。碰撞后瞬时,杆对O点的角动量为
因碰撞前后角动量守恒,所以
= 6v0/ (7L)
8-5解:(1)将转台、砝码、人看作一个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人作的功W等于系统动能之增量
W=Ek=
这里的I0是没有砝码时系统的转动惯量。
则B中观察者测得A中米尺的长度是
上式中令l0= 1 m可得米尺长度(以米为单位)。
10-5解:按地球的钟,导弹发射的时间是在火箭发射后
s
这段时间火箭在地面上飞行距离
则导弹飞到地球的时间是
s
那么从火箭发射后到导弹到达地面的时间是
t=t1+t2=12.5+25 =37.5 s
10-6解:考虑相对论效应,以地球为参照系,子的平均寿命为
a=R④
由①、②、③、④四式联立解得
a=2g / 7
练习8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8-1(1)C;(2)D;(3)B
8-2
8-3解:由动量定理,对木块M:-ft=M(v2-v1)
对于圆柱体:ftR=I(-0)
所以
-M(v2-v1)=I(-0) /R
因为 ,有
-M(v2-v1)=I/R=Iv2/R2
①
②
联立解出
,
由于二球同时落地,所以 , 。且 。故
,
所以
6-4解:物体因受合外力矩为零,故角动量守恒。
设开始时和绳被拉断时物体的切向速度、转动惯量、角速度分别为v0、I0、0和v、I、.则
①
整理后得
②
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绳的张力提供
由②式可得
当F= 600 N时,绳刚好被拉断,此时物体的转动半径为
分
两火箭的相对接近速率为0.96c
9-6解:已知 , , ,按狭义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
分
在K系中光讯号的速度大小
光讯号传播方向与x轴的夹角
练习10 相对论时空观
10-1(1)B;(2)A;(3)B
10-2(1)4.33×10-8;(2)2.60×108;(3)0.075 m3;(4)x/v, ;(5) ,
13-1(1)D;(2)B;(3)C
13-2(1)氧、氢、T1;(2)N;(3)速率区间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13-3解(1)设使用前质量为m,则使用后为m/2,则
(2)由 ,得
m/s
13-4解:
与vp相差不超过1%的分子是速率在 到 区间的分子,故v= 0.02 ,并将v= 代入上式,可得
N/N=1.66%。
rad/s
由②式得
取微分并令dr =r,d,且取绝对值,有
3r/r =2
r=2r/(3=213 m
3-5解:
练习4 质心系和动量守恒定律
4-1(1)C;(2)C;(3)C
4-2(1)0.003 s,0.6 N·s,2 g;(2) , ;(3) , ;(4) ;(5)18 N·s
4-3解:设沙子落到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随传送带一起运动的速度为 ,则取直角坐标系,x轴水平向右,y轴向上。
观察者测得电子动能为
动量
=1.14×10-22kg·m/s
11-5解:
v≈2.996×108m·s-1
≈1.798×104m
11-6答:这个解答不对,理由如下:
由A、B的静止质量、运动速率都相同,故mA=mB,又因两者相向运动,由动量守恒定律,合成粒子是静止的。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练习12 理想气体统计模型、压强公式、温度公式
v=at=mgt/ (m+ M)
7-6解:如图所示,设重物的对地加速度为a,向上.则绳的A端对地有加速度a向下,人相对于绳虽为匀速向上,但相对于地其加速度仍为a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人:Mg-T2=Ma①
对重物:T1- Mg= Ma②
由转动定律,对滑轮有
(T2-T1)R=I=MR2/ 4③
因绳与滑轮无相对滑动
12-1(1)A;(2)A;(3)B;(4)A;(5)B
12-2(1)0, ;(2) , ;(3)7729K;(4)1:1,2:1,2:1,5:3,10:3
12-3解:对刚性双原子分子,氮气的内能
内能增量
由题意有
K
其中M= kg,由
得压强增量
Pa
12-4解:(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m-3
(2)由状态方程
已知 y0, v0则
1-6证:
dv/v=-Kdx
,
v=v0e-Kx
练习2 在自然坐标系中描述质点的运动、相对运动
2-1(1)C;(2)A;(3)B;(4)D;(5)E
2-2(1)gsin,gcos;(2) ;(3)-c,(b-ct)2/R;(4)69.8 m/s;(5) ,2ct,c2t4/R
2-3解:(1)物体的总加速度 为
大学物理
1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描述质点的运动
1-1(1)D;(2)D;(3)B;(4)C
1-2(1)8 m;10 m;(2)x= (y3)2;(3)10 m/s2,-15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