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9、主张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10、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A.政治思想素养之一B.职业道德素养之一C.知识素养之一D.能力素养之一13.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教育目的B.确定教育内容C.确定教育方法D.确定教育形式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课堂教学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15.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6.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是()A.了解与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人类的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C.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社会人口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二、判断题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反映了占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的特点。

(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

( )4、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5、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了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

( )8.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 )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

( )10.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的特点所决定的。

( )11.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品德评价法。

( )1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榜样法。

( )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 )14.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 )15.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个别教学。

( )16.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单一课,它适用于比较容易的课程。

( )17.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指导学生学习。

( )19.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 )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而遗传才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

(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 DBACBCDAAB 11-20 CBABAADBBA二.判断题 1-10 ×√××√√×√√× 11-20 √√×√××√×√√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答案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B、1877C、1878D、1879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B、社会对心理制约C、心理现象产生机制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8、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A、知觉B、感觉C、对比D、后像9、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11、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12、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的特性被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13、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忆1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16、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组块A、5-9B、7-9C、5-7D、9-1117、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理解的思维过程称之为()A、概念B、问题解决C、具体思维D、抽象思维18、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像B、表象C、想象D、复述19、()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思维的形式A、概括B、概念C、推理D、抽象20、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8、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9、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0、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1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1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14、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15、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6、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17、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18、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19、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20、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一、选择题1-10 DBCDBBDDAD 11-20 DBDABADBBD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错 10、错11、对 12、错 13、错 14、错 15、错 16、错 17、错18、对 19、对20、错。

相关主题